幼儿生活习惯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Sky_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天生就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教他们什么他们必然会按照所教的去做,所以要想幼儿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共同去完成。

关键词:良好习惯  文明礼貌  讲卫生  


  2-3岁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儿从成人呵护中逐步走向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小班幼儿的许多行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更重要得意义。
  一、从以下环节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特别宠爱,经常喂孩子吃饭,有的愿意带着孩子边玩边吃。两、三年下来,孩子已养成了饭来张口,甚至养成不愿吃饭的习惯。但是,用餐是一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孩子们在用餐的时候,有的桌子上撒满了米粒和菜,有时侯地板上到处都是,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于小班的幼儿如果采取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肯定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耐心。
  开始时,我们要求孩子能尽量吃完自己的饭菜,接着我们再要求他们不把饭菜洒落在桌上、地上,遇到有不小心洒落饭菜的,提醒孩子用完餐后把它拾起来。对于个别用餐能力差的孩子,我们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指导。一有进步及时表扬,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掉落的饭菜越来越少了,安静、独立用餐的习惯也逐渐养成。
  (二)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
  清洁卫生直接关系到幼儿的生心健康.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会收到事办功倍的效果。2-3的幼儿好奇心强,常常摸摸这个动动那个,似乎对什么都感兴趣,尤其喜欢捡地上的小石头小木棍小纸片玩沙玩土,这样一来,小手时常弄得脏兮兮的。如果用小脏手揉眼睛,易引起眼睛感染,用小脏手拿东西吃易造成腹泻或肠道寄生虫病。因此要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从外面玩了回来要洗手,弄脏手后随时洗的习惯,不用手或衣袖檫鼻涕,教会幼儿用手绢檫鼻涕和眼泪。通过多次学习和反复的练习,许多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并养成了好习惯。
  另外,班级中也有部分孩子遇到感冒时,常常带餐巾纸,餐巾纸的使用虽说方便又清洁,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孩子间出现了随地乱扔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组织孩子进行谈话活动“帮餐巾纸找家”,在互动式的谈话活动中,孩子们懂得了不能乱扔餐巾纸的道理。在老师一次次的提醒和较规范的练习中,孩子们改变了乱扔餐巾纸的习惯,还有的孩子看到地上有纸屑也会随手拾起放进垃圾筒里。
  (三)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礼仪体现着一个人的素养,一个人的精神风貌。礼貌待人是孩子获得良好人际关系交往的通行证,孩子与他人交往更有尊重他人和友善的态度,礼貌待人的言谈举止承载着“尊重”和“友善”的信息,一个没有礼貌的孩子,是不受欢迎的,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其实是给自己堵上与他人进步交往合作的大门。尤其是人与人交往的時候,礼貌待人更重要。可见,孩子有了礼貌待人的教养行为,是他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基础,对他将来为人处事有很大的好处。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从小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习惯是良好礼仪的基础。现在大多数独生子女无偿地享受着长辈的爱,由于缺乏与兄弟姐妹间的争抢、谦让,礼仪方面的教育就更为重要了。开学初,我们三位老师就统一目标,从早上入园的问早、问好开始培养孩子有礼貌的习惯。刚开始时,有的孩子声音很轻,有的孩子不愿向老师问早,有的只是笑笑了之。但我们仍不厌其烦,每天一遍又一遍地向孩子们问好。在我们不断地努力下,孩子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了,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响亮地向老师问早了,还有一些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提醒下也能主动回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向老师、同伴问好。
  二、儿歌贯穿一日生活
  1.进餐环节:小胸脯贴着边,小嘴巴靠碗边,小脚丫贴地面,小眼睛看着碗,一手拿勺,一手扶碗,一口菜,一口饭,干干净净人人爱。
  2.漱口环节:小水杯接点水,吃过饭后要漱嘴,咕噜咕噜漱漱口,残渣细菌都赶走。
  3.擦嘴环节:小纸巾四方方,吃过饭才它帮忙。一下两下擦三下,干干净净真漂亮。
  4.喝水:端水杯,两只手,一手握把一手搂。两手端住手不抖,看看没人往前走。
  5.擦手:小小毛巾四方方,平平整整放手上。擦完手心擦手背,千万别把手腕忘。
  6.洗手:打开水龙头,冲湿两只手,关上水龙头,按滴洗手液,搓出白泡泡,搓手心、搓手背、搓手心、搓指缝、搓手腕,打开水龙头,清水冲干净,关上水龙头,轻轻甩三下。
  7.自己穿衣:大洞进,小洞出,两列火车出洞了。
  8.有礼貌:早上来到幼儿园,问声老师好,老师对我微微笑夸我有礼貌。 晚上离开幼儿园,我要说再见,老师对我摆摆手夸我有礼貌。
其他文献
教育要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再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所长的时代人才。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走路。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稳步推进,寄宿制学校数量逐年增多,加之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理生意或务工,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小学寄宿生由于受家庭教育、社会不良风气等多方面的影响,德育方面比较薄弱。现将几年来在工作中了解到的寄宿生德育现状和对策简单谈谈。  一、现状与问题。  1、养尊处优、意志力薄弱。  这类寄宿生的父母多数常年在外打工,一般是用金钱来作为教育孩
期刊
摘要:新课改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动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赋予学生必要的自由活动时间和自我发挥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善于发问,勤于思考,学会学习,受益终身。关键词:观念关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应该是互动的合体。学生作为学习的独立的个体,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决定他们应该是老师的朋友。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施动者,应该赋予学生必要的自由活动
期刊
摘要:作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学生最不愿意学,教师难教的内容之一,作文一直是困扰初中语文教师的主要问题。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新的网络技术与设备给语文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网络环境下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进行分析和研究。关键词:网络环境下
期刊
引言:有效的教学课堂到底什么样?许多名师都曾形象地描述过它:“教学”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口常开……”课堂“有生气,有发展,有创新……”美好的愿景犹如春花“树树枝枝尽可迷“。而在衡量课堂有效性的标尺上,指标内容多维,却也有迹可循——课堂的活动度、参与度、合作度、兴趣度、生活度、开放度、生成度、掌握度、整合度、亲和度。我们称之为“十度”。虽如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积极开展了活动课教学方式的研究,突出实践与体验,强调由内到外的内化与生成,通过道德践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活动课教学是在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由学生主动参与的,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形成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课,是推进新课程
期刊
在培训过程中发现,小学音乐教师,常常为不会给孩子们编舞而发愁,在一些重大的节日和赛事时,她们往往拿不出令自己和大家满意的原创作品,所以结合培训实际,就儿童舞编舞技法的学习体会作如下几点分析:  一、要选择一个适于编舞的题材。  儿童舞蹈可以涉及的题材包罗万象,但不是什么样的題材都适合编舞,究竟什么样的题材适于编舞,不好划一个明显的界限,不过当编舞者将要选择某种题材编舞的时候,如果她头脑里边同时已经
期刊
高三数学复习备考之教学回眸——求递推數列通项公式的几种类型
期刊
摘要: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教育是职高会计专业的高考科目,又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同时是从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广大师生和会计人员对此非常重视。但是一则法律条文多而杂,难理解。二是不结合实际业务操作,更是空洞无物。这一切给学习会计专业的职高同学,甚至从事会计行业的人继续教育带来困扰。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建设集结会计法律、支付结算、税收等相关法律法规,它不仅能够给我們带来业务技能的提高,还
期刊
摘要:伴随我国新课改脚步的不断的加快,我国的中学生的古典诗歌教学工作也取得而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虽说其取得的不斐成绩是不容人所忽视的,但其仍具有众多的问题是亟需人民去解决的。本文主要对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了相关性的解决对策。关键词:中学古典诗歌现状对策  我国的儒学大师孔子曾经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学、可以观、可以群、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