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索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b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在新课程体系中,新课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经验,更注重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自主学习,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的适用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是要为学生提供“问”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表现在:
  (1)、师生平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权利,让他们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有争议权。
  (2)、注重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发展空间。要让学生敢于提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让学生意识到教师“不怕被他们问倒,就怕他们不问”的心态,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价值。毕竟,“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薪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力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过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迮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
  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小数时,我带着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学习百分率时,我带着学生深入面粉厂、榨油厂和某些其他的工厂去了解出粉率、出油率及产品合格率等。
  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例如:在上完《分类》一课后,布置学生到商店进行调查,看看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再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东西,把教室布置成商店,让学生扮演售货员,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也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回家后把自己的小书包、小房间整理好,这样,既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情数学,运用数学,这样使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这是一道学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解应用题,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四、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诸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等。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某家、某厂或某队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对于一些后进生,我还带着他们去学校商店,通过买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过程中,我就借此东风,让学生把家里的零钱凑起来,计算出总金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英语教育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小学英语的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优化是有效实施基础教育的重要保证,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怎样创设和谐,发展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自始至终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小学英语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教学 方法 素质教育     一、激趣    小学生学习英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机体免疫功能和IM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40例IM患者(IM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
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必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小学广泛开展的有关心理教育的实践,是社会和教育进步的标志。  在学校心理教育蓬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由成功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力,使得学习不断得到丰富,不断地成功,这一巧妙的方法蕴含着许多兴趣的因素,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使其融于语文学习之中。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以此为学习的动力呢?我觉得应从以
目的 分析男性尖锐湿疣影响复发的因素,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0例男性尖锐湿疣复发患者的文化背景、年龄、生活习惯、心理素质、患病部位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患者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2例,其中观察组(合并IR)38例,对照组(无IR)
小学数学虽说是数学最基础的部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虽说是数学最简单、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小学数学同样具有数学的高度抽象性、续密推理性和应用广泛性的特征。因此,小学数学不仅仅是教学生掌握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还应该教学生去探索数学、去创造数学。  在现代和未来的社会里,教育的真正意义已不在于教给学生一堆知识,而在于教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