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合格家长为构建和谐家庭奠基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谐,社会就更趋稳定。搞好和谐家庭的建设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从禾,从口。禾:庄稼,粮食。和代表吃饭,物质文明,即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解决的是经济问题。谐:从皆,从言。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代表民主,是精神文明的标志,解决的是政治问题。所以,“和谐”的释义应是:发展生产,发展科技,满足人们对物质文明的需求;言论自由,发扬民主,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需求。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然要求家庭的和谐。
  一、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家庭的稳定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只有家庭和睦,才能促进社会和谐。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消除家庭中的不和谐因素,使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和谐。
  (一)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细胞组织,联结着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作为社会规范、道德教育、文化传承、情感满足的基本载体,家庭对社会成员的健康成长具有直接、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作为社会保护的重要机制,家庭在养老、疾病、社会扶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社会化保障机制一起,构成社会成员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安全屏障;三是作为社会安定团结、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家庭将个人联结成一个整体,提高了社会的整合程度,增进了社会的和睦稳定,促进了国家的安定与文明。因此,建设和谐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1.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肌体的健康、活力、稳定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家庭细胞维持和决定的。就家庭风气而言,家庭成员是否进取向上,家庭习惯是否健康文明,家庭氛围是否温馨和睦,不仅关系个人小家的幸福与否,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进步与稳定。家庭作为人生之路的起点,对家庭中的未成年人的影响很大,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息息相关,只有家庭的和谐,才有社会的和谐。
  2.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正如俗话所说,“家和万事兴”。可见,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的基本职能具有社会的大部分职能,尤其是家庭的生育职能和教育职能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更为紧密。因此,如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那么建设和谐家庭则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工程,是基础性建设,两者具有目标指向的一致性。构建和谐家庭必须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家庭的性质、特点,以及各种类型家庭的不同情况进行设计,并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3.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因素
  在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的和谐是构成社会和谐的基本因素。所谓和谐的家庭,就是家人之间的思想、性格、志趣、学识、文化修养、价值观都应趋于一致。诸如,家人之间应有大致相同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夫妻双方忠诚相待,爱情专一并持之以恒地为增进婚姻的质量而努力: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并能相互理解,遇事配合默契;对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应分担的责任看法一致并能付之于行动;在教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问题上观点一致,各尽其力;在钱财的使用安排上没有大的分歧等等都是家庭和谐的重要体现。家庭与社会的和谐是家庭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二)构建和谐家庭中的不和谐现状
  就家庭现状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家庭经济生活如收入、住房、教育等物质条件也相应得到改善,但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有的在基本的家庭道德价值判断上出现混乱,表现为价值观念扭曲、道德行为失范、子女教育有误、婚姻稳定性下降、家庭解体导致单亲家庭贫困化、家庭暴力加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家庭的幸福生活、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1.离婚率攀升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婚恋观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离婚率的居高不下成为了影响家庭和谐的一大因素。离婚虽然是追求婚姻质量的一种体现,但因离婚给家庭带来的影响,往往弊大于利。如离异家庭容易造成子女性格孤僻,情绪反常,心理压力增大,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失足走向犯罪等。近年来,因为婚姻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也越来越多,不但影响了家庭的和谐,而且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2.家庭暴力多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以暴力或胁迫、侮辱等手段,侵害其他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包括身体上、精神上和性方面的权利,并造成一定损害后果的行为。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家庭暴力的施暴者90%是男性,施暴对象多为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且在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8100万个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导致家庭破裂,家庭成员伤残、自杀或他杀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不但造成了家庭的危机,而且严重侵害了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
  3.夫妻地位不平等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根本,夫妻地位不平等是影响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过去夫唱妇随是一种和谐,现在和谐家庭的要求是夫妻平等、相互尊重。但在几千年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调查显示,在夫妻双方因事业等利益发生冲突时,82.7%的男性要求女方放弃自己的利益,65.3%的女性也会选择放弃自己利益来换取家庭表面的和谐。此外下岗女工增加,就业严峻,部分妇女由于经济收入低或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导致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不能与丈夫平等。   4.生活方式不健康
  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侈浪费等腐朽思想在一部分家庭成员中逐渐滋长,侵蚀了部分家庭。如有的家庭过分追求金钱、名誉等;有的家庭沉迷于麻将等赌博活动:有的家庭缺少交流,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淡化,有的家庭缺乏家庭责任感,虐待、遗弃老、弱、病、残等家庭成员;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有的家庭对子女过于溺爱,造成子女性格自私、生活挥霍;有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无遐关心子女的生活;有的家庭只重视孩子的学习,忽视了孩子的道德教育等等。
  5.未成年人犯罪多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二是受不良的家庭教育及不健康的家庭生活影响。三是未成年人生理上的早熟与心理上的晚熟形成的反差。未成年人尚处于心理的不成熟阶段,年龄小、抵制能力差,受社会上和家庭中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也成为了影响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
  (三)构建和谐家庭的途径
  建设和谐家庭,就是要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协商的家庭氛围为主要内容,构建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文明家庭新模式,从而提高文明家庭创建水平,以家庭的和谐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1.充分发挥女性在构建和谐家庭中的优势和作用
  社会如大海,家庭像港湾,女性是港湾的守护者。老人要在此安度晚年,孩子要在此培育成长,事业之舟要在此补充给养、维护修整。女性是“和谐家庭”的核心,对她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有巨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她直接影响三代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家庭的和谐程度。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良好家风的形成以及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和无可取代的作用。发挥女性在构建和谐家庭中的作用,关键是要提高女性的素质。一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女性文化素质越高,其协调家庭各种关系的能力、抚养教育子女的能力、管理家庭事务的能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就越强,这样家庭的文化氛围就越融洽、温馨、和谐。二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这对于和谐家庭的创建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女性要从自己做起,不断加强品性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家庭成员自强自立、积极进取、互敬互爱、团结邻里,实现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协调发展。
  2.加强家风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
  家风,又称“门风”,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罗国杰把“家风”总结为:“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所提供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的、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是一个家庭所长期培育和形成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家风”就像保持高度警惕的哨兵,随时监督、抑制和约束家庭成员的不良欲望和行为,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发展。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努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团结奋斗、荣辱与共的家庭关系,引导每个家庭成员在经济上、生活上互相关心、提供方便,情感上加强交流,社会事务上相互支持,正确处理相互间的矛盾,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共同营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道德高尚、身心健康、团结和谐、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在家庭的熏陶下,家庭成员的思想时时得到净化,处处得到升华。
  3.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家庭是人格塑造的加工厂,是事业成功的加油站和大后方。然而,在我国的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陋习,严重影响着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因此生活在充满科学文明社会里的现代人,应该有科学文化的观念,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要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科学理财,理性消费;要讲究生活卫生,环保意识强,自觉净化、绿化、美化生活环境;要调整心态,保持平和的情绪。“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社会。
  4.大力推进家庭文化建设
  高尚的家庭文化是方向,是理想,是家庭为之努力的目标。为此,要以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为契机,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家庭成员围绕“重家教、以德立家;学法律、以法护家;用电脑、信息富家;读好书、文化兴家”的内容,发挥学习的灵活性、互动性,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踊跃参与“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活动,切实承担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重任,逐步形成以民主平等为基础的新型亲子关系,这种亲子关系也成为家庭和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和谐家庭标准的探讨(供参考)
  参照《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明确规范的家庭美德建设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初步拟定为:
  1.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和消费观:
  2.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
  3.爱岗敬业、不断学习进取,精益求精,勤劳致富:
  4.尊敬长辈、赡养老人,满足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5.夫妻之间要互敬互爱、互谅互让,营造稳定和睦的夫妻关系:
  6.邻里团结友善、和平共处、互相帮助;
  7.重视家庭文化氛围,创学习型家庭,合理安排双休日生活:
  8.设立明确的家规,形成良好的“家风”;
  9.加强家长教育参与家庭教育,教育态度应民主、平等、和谐;
  10.提倡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
  二、家长教育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关键
  如何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呢?古人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社会就是由数亿个家庭细胞组合而成的国家有机体,从总体而言,每个细胞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有机体的健康与生命。然而欲构建和谐的家庭必须有赖于广大家长先修其身和正其心,心正身修才能以身作则去教育子女及家人。而正心、修身之本又在于教育,由此可见欲构建和谐家庭必须把研究和改善家长教育放在首位。
  (一)家长是一种“职业”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在家庭,构建和谐家庭关键在家长。
  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他的《怎样做父母》一文中,曾经说过:“父母,不是容易做的,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能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蜂才能养得好;育蚕的人,先要懂得育蚕的方法,蚕才能育得好;甚至养牛、养猪、养羊、养马、养鸟、养鱼,都要先懂得专门的方法,才可以养得好。难道养小孩,不懂得方法,可以养得好吗?可是一般人对于自己的孩子,反不如养蜂、养蚕、养牛、养猪看得重要。对于养孩子的方法,事先既毫无准备,事后又不加研究,好像孩子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这种情形,在我国目前,到处可以看见,真是一件奇怪的事。”他主张,人们在做父母之前,就要学习抚养、教育子女的知识。他说:“做父母的,要想把孩子养得好,在未做父母之前,应该问问自己:是否懂得养孩子的方法?有什么资格做好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怎样教育孩子,使得孩子身心两方面都充分而又正常地发育?这些,都该弄明白,才配做孩子的父亲或母亲。”
  其实,教育子女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行业、专业、工作,有数十种,上百种,许许多多:有的是修建铁路,有的是盖房子,有的是种庄稼,给人治病,缝衣服等。但有一种包罗万象的、最复杂和最高尚的工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而同时在每个家庭中又各自是独特的、不会重复的工作,那就是对人的教育和造就。”在三百六十行中,当家长,教育孩子,是最为复杂的一件事。家庭教育工作既然是如此的复杂,那么,担当这项工作的各位家长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根本无法适应子女教育工作的,必须加强教育。
  马克思曾经说过,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的确,我们应把做家长,看做是一种职业。既然是职业,那就要像从事其他任何职业一样,“上岗”前,就要进行职业培训、学习。掌握职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努力争取做合格的家长。如果不具备做家长的知识和道德,就不能“上岗”。只有这样,才是对子女的负责,对社会的负责。特别是独生子女家长,只有一个孩子,做家长是“一次性”的,不允许付出失败的代价。因此,必须努力学习教育子女的知识,具备做家长的道德。
  (二)失职的教训更重视家长教育
  诸如《黑龙江某市郊区一名15岁少年持刀怒砍补课老师》(《文萃报》2007.4.26报道);《北京两年一百一十四名在校大学生被批捕》(2007.5.18《北京日报》报道);13岁网迷跳楼身亡(2007.6.11《文萃报》)等等报道。仅就本人家庭教育工作多年,通过与家长打交道所了解到的一些家长素质低劣导致家庭不和谐而教育失误。去年本人对包头铁路五中300名初三年级学生做过一次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文明、民主和谐的家庭教育仅占20%;其余各种不和谐家庭教育类型占到80%,其现状堪忧。目前有些家长素质太低,导致主观、放任、寄托、专制、离异等不同型的不和谐教育。其形成关键在于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二是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全推给学校,以为学校教育是万能的;三是不能以身作则去做子女的楷模,更有个别家长,污败烟酒俱齐,嫖赌不离,损人利己,漠视法纪。因为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子女最好的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通过上行下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都会传给子女,“善冶之子必学为裘,善弓之子必学为箕”:俗云“有其父必有其子”就是这个道理。
  (三)什么是家长教育
  1.什么是家长教育
  家长教育是指对以家长为研究对象,家长实施的有关家庭生活和教育孩子成长以及加强自身修养的专业知识与有效技能的教育。它是揭示家长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教育子女质量的一般规律的新兴学科。这里所谓的“家长”即包括孩子的父母、也包括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其它监护人,还包括“准父母”(即将为人父母者)在内。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在我国,抚育、教育孩子成长的并不仅仅限于父母。
  2.家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区别
  从广义上来说,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从狭义上说,家庭教育主要是家长对子女所实施的教育。因为,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发起者、主导者和责任的承担者。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是指狭义的家庭教育。既然如此,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发起者和主导者,他没有受到相应的教育或做相应的知识储备,又如何实施家庭教育呢?“没有好教练,难出优秀运动员”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是有规律的。因此提出,家长教育是区别于家庭教育的一门独立学科。其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的对象(家长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家长,家庭教育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孩子)、身份不同(家长在家长教育中的身份是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是老师)、所处状态(家长在家长教育中所处的状态是输入状态,在家庭教育当中主要是输出状态)、施教场所(家长教育一般在学校或社区中进行,家庭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还包括知识体系、施教主体、师生关系等等诸多方面的差别。所以,我们倡导的是家长教育,并开创以“家长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为内容的“四元闭环模式”国民终身教育体系。
  3.家长要持证上岗
  要求孩子进步,家长自身素质怎样?在平时和家长的谈话中我深深感觉到,不少家长对问题认识比较片面,教育孩子不讲究效果。一家长在咨询时曾非常得意地说:“我的孩子特别怕我。”但她也有点扫兴:“问题是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的兴趣是在得到肯定、承认、赞美中产生出来的,绝不是在打骂中培育出来的。”还有一家长提出问题说,她经常让儿子向班里的某某同学学习,可孩子特不爱听。试问:“如果你丈夫经常让你向别人的老婆学习,你爱听吗?”肯定说:“不爱听。”家长常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日常的交谈中也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重视的,但是观念、态度、方法有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在锅炉工、清洁工都需要持证上岗的今天,我们的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面前却得不到相关的培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娃娃素质从家长抓起”。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加入父母的行列,走上“家长”的岗位,步入漫长的教子育儿之路,引导孩子逐步成为一个独立、负责、善于与他人合作并有生存能力的人。这份工作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作,也是最需要岗前培训的工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关键在教育。学校的生源质量取决于家庭教育的质量,而家长对教育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效果,所以对家长的教育和指导就成为我们构建和谐家庭的当务之急。   4、家长教育的待解问题
  家长教育的最终目的旨在通过培训使更多家庭进入学习型家庭状态,将家长从自然型家长过渡到教练型家长,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近年来,家长教育在我国开始受到关注,相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仍然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问题是:一无专业师资;二无系统教材;三没有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空间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育服务体系;四是执行主体问条块分割,不能形成合力;五是没有建立准家长教育(婚前与育前教育)法律机制与服务体系:六是国家没有专项经费支持。
  三、学做合格家长实现家庭和谐
  内蒙古妇女儿童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兼)冯梅为本人编著的《学做合格家长》序中一开头就指出:“人的素质将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素质和民族的未来。人的性格、意志、品质、情操及生活习惯的形成,莫不与家庭有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因此,家长与孩子问关系的融洽又是家庭和谐至关重要的一环。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快乐,才能积极向上。
  (一)家长生活心态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的氛围,家长的心态虽看不见摸不着,但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有关专家认为:家长态度属支配型的,子女性格就是服从、温和、消极的;家长态度若是照管过甚的,子女性格即为幼稚、依赖、神经质;家长性格属保护型的,子女性格则缺乏社会性和深思、亲切以及情绪的安定;家长性格属溺爱型的,子女性格就是任性、幼稚和神经质的;家长态度若是顺应的,子女则往往不服从、攻击和无责任心;家长态度是忽视型的,子女性格为攻击性、情绪不安和创造力强的;家长态度属拒绝型,子女则多神经质、粗暴或冷淡的;家长态度若是残酷的,子女则多为执拗、冷酷、逃避的;家长态度是民主型的,子女性格则是独立的、爽直的、协作的、亲切的、社交的。
  (二)清除家庭精神垃圾
  一些家长将居室布置得漂亮干净,可却忽略了小家庭的精神环境。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精神垃圾,侵蚀、毒害孩子纯洁的心灵,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1.粗俗的语言
  一些父母在家里不讲究语言文明,夫妻间经常出言不逊,言语粗俗,对孩子骂不绝口。这些语言像病毒一样毒害着孩子纯洁的心灵。
  2.暴躁的脾气
  有些父母脾气暴躁,性格乖僻。开口便骂,举手便打。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常是父母坏脾气和坏性格的主要受害者,被父母的大发雷霆吓得胆颤心惊。父母这种反常的心理状态,对长期生活、成长在自己身边的子女,影响甚深。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坏脾气和坏性格与其说是从父母那里“传”来的,不如说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3.夫妻关系不融洽
  如果夫妻间感情不融洽,关系紧张,势必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因为,在恶劣的家庭气氛中生活,孩子纯真活泼的天性会受到压制,饮食、睡眠、学习、游戏都会收到不同程度影响,身心受到摧残。
  4.不良习惯
  不可将坏习惯看成是小事,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深远。父母懒散、贪睡、不讲卫生,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到身上。有位小学教师发现一个有趣又发人深思的现象:那些个人卫生差的学生,其家庭卫生往往也较差。可以说,孩子的不良习惯主要来自家庭。
  5.不良嗜好
  根据对少年吸烟者的调查,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吸烟者比父母不吸烟者多3—5倍;“酒鬼”的子女一般也比同龄人更早地沾染上酗酒的恶习;赌博的危害更甚,孩子不仅容易从父母那里学会赌博,而且在一个彻夜打牌或打麻将的家庭里,孩子也不可能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的学习、品德大多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另外,还有的父母喜欢吹牛、撒谎、自私、好占小便宜等,这些都躲不过孩子的眼睛和耳朵。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是美丑善恶、高尚卑俗,都会深深地在孩子的脑海里扎根,直接影响他身心的发育和成长。因此,要想孩子身心健康、成龙成凤,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杜绝或减少家庭精神垃圾的产生。
  (三)学做合格家长创建学习型家庭
  家长通过参加各类家长教育学习班的学习,端正现代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创建学习型家庭中:家长尽量多表扬,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乐于学习;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经常制定几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这可使孩子觉得能够做到,从而有利于发挥潜能,增加自信;刺激学习欲望,不只限于书面,还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例如,制定旅游计划时让孩子从书中或电脑里查找地名、路线、测量距离等;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鋪、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做好表率,父母能为一本新书、一个课题而激动不已,反复研讨,那么,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就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认真读书、解答课外练习题,汲取知识;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不要说“老师课讲得糟透了”、“老师太爱管闲事”等等;定下家庭学习规矩。例如,“不完成作业不许出去玩”、“做不好今天的事情不许看电视”等,并且自始至终地执行;多引导孩子提出问题,爱提问题的孩子比被动接受知识的孩子知识掌握得快而且觉得负担轻;重视上学,尽量避免因家庭问题导致孩子缺课,这有利于培养孩子将来的敬业精神。
  依据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颁发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合格家长条件初步拟定为(供参考):
  1.受教育持证上岗。接受各类家长教育学习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持证上岗;
  2.现代的教育观念。这是家长教育素质的核心,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
  3.科学的教育方法。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并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教育的效果:
  4.健康的人格。家长健康的人格才能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5.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6.和谐家庭的建设者。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必备条件。
  我认为这就是搞好家庭教育的六个要素。
  总之,社会的和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家庭关键是家长的教育,只有努力学做合格家长,家庭和谐了我们才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愿望。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关工委)
其他文献
现如今,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突飞猛进地发展,相对于城市,农村宠溺孩子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作为父母,宠溺孩子的心理当然可以理解,普天之下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有时候道理也懂,可人是感性的,涉及到自己的孩子,毕竟是亲骨肉怎能做到不宠不溺?不过人也得有理性的一面,为了孩子的将来,作父母的有时还真的必须狠下心来理性一点。当然,疼爱孩子是应该的,但不能过度,要把握其中的分寸,毫无原则的过度宠溺,对孩子有百
期刊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学生教育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只有学校(教师)、家庭(家长)明确分工、统一认识、协同步调、加强互动、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最佳的教育效果。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教师与家长的教育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分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家长、学生是一种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优秀的学生、优秀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依靠教师、家长与学生的相互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从家长委员会的产生办法及组织建设情况入手,对锦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在家长委员会建设中的主要做法进行了调研,从中看到了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民主管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教育体系,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创新育人机制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积累的许多成功的经验;发现了家长委员会工作存在着只是极少数人真正参与,具体开展工作困难多,选拔家长委员会成员盲目性大等问题;提出了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期刊
内容提要:教育、婚姻、职业是人生三大问题,而这三大问题都根基于家庭教育。调查显示。80%以上的家长不懂或完全不懂科学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带来的问题比学校教育带来的问题更加严重和深远。无数人呼吁教育要从父母抓起,本文从精神疾病总负担、青少年犯罪、啃老族、精英移民几方面向国家管理者和广大家长阐述,家庭教育培训不是耗资巨大的消费而是回报巨大的投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族文化基因的提升,呼吁国家办真正
期刊
爱玩既是孩子的天性,又是孩子的学习方式,玩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使孩子真正进入忘我快乐的自由空间。  一、让孩子在玩中发展创造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力的基本要求。孩子对未来世界、生活充满了探索欲,家长要带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大社会,帮助他们洞察自然和社会,使他们有所发现,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好途径。  春天的脚步刚刚走近,我就领着儿子去春游。我们边走边唱:“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儿子好奇
期刊
成为一个好爸爸并不是从知道怎么抱孩子、怎么拍奶嗝、怎么换尿布开始的,成为一个好爸爸的起点应该从成为一个好丈夫开始,因为你的宝宝最需要的是有一个稳定而又温暖的家庭。所以,首先让你的婚姻变得幸福美满,和你的妻子相处融洽,好丈夫才可能成长为好爸爸。  一、对孩子表达你的爱  孩子需要爱,但他们无法理解“爱”这个词,他们能理解的方式是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比如拥抱、亲吻,或者是宠爱地摸一摸孩子的头等,但有些爸
期刊
内容提要: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内心产生严重的自卑感,性格孤僻,行为懒散,我行我素,一些儿童因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我们应引导务工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教育者要讲究科学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留守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政府、学校或群众组织应建立起相应的机制,进行有效的干预,教育部门特别是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开设心理教育课
期刊
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让孩子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享受生命、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让生命教育走进家庭,是新世纪的召唤!  近年来,小学生,中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某知名医院曾对几千名中小学生做过调查,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则达到了1.71%。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而
期刊
内容提要:建立家庭教育系统理论,关键在于对“家庭”的解构,以往的视野,限制了我们对“家庭”的认识。如果对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认识有偏颇,整个学科也将随之偏颇。家庭教育受了目前教育观的影响,其实务过程仅被限制于学校教育的下位概念之下。只有打破“教育仅能被学校承载”的观念,家庭教育才能真正形成完整的学科及其相对独立的操作体系。  关键词:全人视野;家庭教育的泛化性操作;扩容性家庭教育模式  众所周知
期刊
今天,似乎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的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出问题了,所以这十几年来,涌现出了太多的以×××教育为模式的流行与推广。几乎另一个共识又在形成,那就是应试教育是有缺陷的,但是不应试又能怎么办?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被指责说,孩子的问题就是你家长的问题,家长们花费着金钱、牺牲着精力却都没有把孩子培养好,满腹的委屈却又无可奈何。  我坚信当今家庭教育的问题,源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到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