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以孩子为成长主体的家庭教育观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9816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似乎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的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出问题了,所以这十几年来,涌现出了太多的以×××教育为模式的流行与推广。几乎另一个共识又在形成,那就是应试教育是有缺陷的,但是不应试又能怎么办?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被指责说,孩子的问题就是你家长的问题,家长们花费着金钱、牺牲着精力却都没有把孩子培养好,满腹的委屈却又无可奈何。
  我坚信当今家庭教育的问题,源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物质的贫乏到极大丰富,流行文化的泛滥、信息技术和电子媒体的高度发达等)。这种巨变撕裂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系统,并且被合并到代际沟通障碍中了,这使得代沟更加明显、代际矛盾更加尖锐。当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系统被撕裂后,就牵扯到弥合、整合与重构,这个过程再合并了家庭中最幼小的生命成长,所有的力量最终都会以爱的名义来体现在孩子身上。这样,孩子就成了这个巨变时代价值观撕裂与重构的最终载体。
  我们可以设立一组家庭教育的图画:4个50年代的副家长(爷爷奶奶出身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清高又清贫;姥姥姥爷是农村人,但是靠劳动致富,家境殷实)、70/80年代的正家长(爸爸70后,高级金领、事业第一;妈妈80后,白领、享乐主义),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要承载多少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就以孩子为媒介和平台来进行。
  在如下情况里。你会发现孩子的素质现状会呈现不一样的特点:①孩子由父母带。副家长们远离孩子,对与孩子相处抱有无限渴望。②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父母经常见孩子,但对孩子的一切事物不管不问。③孩子由姥姥姥爷带,父母偶尔见见孩子。④孩子跟父母,大部分的事务由保姆打理,副家长们很少能见到孩子。⑤孩子上贵族学校,每两周回一次家。⑥孩子由4位副家长轮流带,父母固定时间见见孩子。⑦孩子白天由爷爷奶奶带。父母下班回来由父母带。
  如上任何一种方式,都还具有很多的变量,任何一种改变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所以同样一个孩子。同样的家长团队,仅仅是学习和生活的条件发生改变,其素质养成上就会呈现巨大的落差。而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所谓的教育模式,都不具有普适的特性。很难使家长团队发生根本性改变。有可能的状况是,家长们越来越乱,越来越没有方向,但是输不起的心态会导致不管什么东西、什么模式,先拿来一用,反正都是为了孩子好,反正都好像有道德的退路一样,做点什么总比不做要好吧。
  如果如上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家庭教育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还原孩子成长的基本规律,如何让孩子学会做人,如何让家长团队的角色逐渐弱化,这样,家庭教育的主体就是孩子,家长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而已了。
  近些年,国内家庭教育的成果与模式推广众多,国外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模式推广也越来越多,有些人就照搬国外的模式,岂不知巨大的文化落差、巨大的信仰差异会让这些照搬的人,以良好的愿望品尝(洋模式)不适的苦果。
  我认为,不论家长们接触和使用哪种模式,都要有自己的主心骨,那就是“以孩子的成长为主体”来吸收和使用,否则。很多家长就会成为不当教育模式的牺牲品。
  为了方便家长们理解这个方法,我们列举对减肥方法的甄别。虽然家庭教育与减肥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方法选择的逻辑上是相通的。就单纯性肥胖而言,减肥的基本方法就是“少吃多动”,那些有减肥意愿的人都是清楚的。但是每每有某种减肥方法推介,这些人仍然趋之若骛。当选择了某种方法后,刚开始时豪情万丈,很快就会被人性的懒惰与自我原谅所击垮。难道是模式不好吗?不是的,因为每一种模式都有成功范例,由不得你说不好。而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种方法是不是适合你,是不是能配合你挑战人性的弱点。一个少吃多动的逻辑就可以减肥,问题在于你是不是能少吃。是不是能多动,吃什么又动多少?你是自己做还是有人协同你做?你能坚持10天还是200天?你有没有给自己设立弹性机制来舒缓本性的需要?你有没有因为减肥失败而挫伤自尊?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你会发现你真正开始研究这样类似的问题时。思维就会打开。
  家庭教育也是这样的。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是孩子,就算是双胞胎,都有巨大差异。某种教育模式所导致的成功并不一定会适合你的孩子。在当今时代,如果存在一条亘古不变的家庭教育主线的话,那就是“以孩子的成长为主体”,以它来衡量所有的家庭教育模式。以它来检视家长群体之于孩子的教育影响,以它来要求自己贴合孩子的成长。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目的:对学困生父母在“表达”和“控制”两个维度上的内隐情绪态度进行初步探究。方法:筛选具有情绪表达和情绪控制倾向的词汇进行试验设计。结果:与语困生父母相比,数困生、双困生父母面对情绪问题更偏爱采用“控制”的各种具体方式解决。  关键词:学困生;父母;内隐情绪  一、问题提出  儿童一出生就生活于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待情绪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影响着孩子。孩子如何对待情绪,常常不是父母
期刊
现如今,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突飞猛进地发展,相对于城市,农村宠溺孩子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作为父母,宠溺孩子的心理当然可以理解,普天之下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有时候道理也懂,可人是感性的,涉及到自己的孩子,毕竟是亲骨肉怎能做到不宠不溺?不过人也得有理性的一面,为了孩子的将来,作父母的有时还真的必须狠下心来理性一点。当然,疼爱孩子是应该的,但不能过度,要把握其中的分寸,毫无原则的过度宠溺,对孩子有百
期刊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学生教育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只有学校(教师)、家庭(家长)明确分工、统一认识、协同步调、加强互动、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最佳的教育效果。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教师与家长的教育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分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家长、学生是一种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优秀的学生、优秀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依靠教师、家长与学生的相互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从家长委员会的产生办法及组织建设情况入手,对锦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在家长委员会建设中的主要做法进行了调研,从中看到了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民主管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教育体系,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创新育人机制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积累的许多成功的经验;发现了家长委员会工作存在着只是极少数人真正参与,具体开展工作困难多,选拔家长委员会成员盲目性大等问题;提出了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期刊
内容提要:教育、婚姻、职业是人生三大问题,而这三大问题都根基于家庭教育。调查显示。80%以上的家长不懂或完全不懂科学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带来的问题比学校教育带来的问题更加严重和深远。无数人呼吁教育要从父母抓起,本文从精神疾病总负担、青少年犯罪、啃老族、精英移民几方面向国家管理者和广大家长阐述,家庭教育培训不是耗资巨大的消费而是回报巨大的投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族文化基因的提升,呼吁国家办真正
期刊
爱玩既是孩子的天性,又是孩子的学习方式,玩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使孩子真正进入忘我快乐的自由空间。  一、让孩子在玩中发展创造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力的基本要求。孩子对未来世界、生活充满了探索欲,家长要带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大社会,帮助他们洞察自然和社会,使他们有所发现,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好途径。  春天的脚步刚刚走近,我就领着儿子去春游。我们边走边唱:“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儿子好奇
期刊
成为一个好爸爸并不是从知道怎么抱孩子、怎么拍奶嗝、怎么换尿布开始的,成为一个好爸爸的起点应该从成为一个好丈夫开始,因为你的宝宝最需要的是有一个稳定而又温暖的家庭。所以,首先让你的婚姻变得幸福美满,和你的妻子相处融洽,好丈夫才可能成长为好爸爸。  一、对孩子表达你的爱  孩子需要爱,但他们无法理解“爱”这个词,他们能理解的方式是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比如拥抱、亲吻,或者是宠爱地摸一摸孩子的头等,但有些爸
期刊
内容提要: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内心产生严重的自卑感,性格孤僻,行为懒散,我行我素,一些儿童因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我们应引导务工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教育者要讲究科学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留守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政府、学校或群众组织应建立起相应的机制,进行有效的干预,教育部门特别是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开设心理教育课
期刊
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让孩子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享受生命、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让生命教育走进家庭,是新世纪的召唤!  近年来,小学生,中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某知名医院曾对几千名中小学生做过调查,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则达到了1.71%。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而
期刊
内容提要:建立家庭教育系统理论,关键在于对“家庭”的解构,以往的视野,限制了我们对“家庭”的认识。如果对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认识有偏颇,整个学科也将随之偏颇。家庭教育受了目前教育观的影响,其实务过程仅被限制于学校教育的下位概念之下。只有打破“教育仅能被学校承载”的观念,家庭教育才能真正形成完整的学科及其相对独立的操作体系。  关键词:全人视野;家庭教育的泛化性操作;扩容性家庭教育模式  众所周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