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事件概率的类型及求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17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阶段,随机事件的概率主要有三种类型:统计概率、古典概率和简单的几何概率,它们的意义及求法各不相同。因此,求随机事件概率,应针对不同的类型灵活选用不同的方法求解。下面举例说明。
  
  一、统计概率
  
  在随机试验中,在一定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一个常数附近摆动,这个常数就是事件A发生的概率。这种由试验次数很大时的频率估计出的概率就是统计概率。
  例1.“六•一”儿童节,某玩具超市设立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开展有奖购买活动。顾客购买玩具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哪一区域就可以获得相应奖品。下表是该活动的一组统计数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n很大时,估计指针落在“铅笔”区域的频率大约是0.70
  B.假如你去转动转盘一次,获得铅笔的概率大约是0.70
  C.如果转动转盘2000次,指针落在“文具盒”区域的次数大约有600次
  D.转动转盘10次,一定有3次获得文具盒
  分析:由表格可以看出,指针落在“铅笔”区域的频率总在0.70附近波动,而且近似等于0.70,因此可估计,当n很大时,指针落在“铅笔”区域的频率大约是0.70,选项A正确。
  由表格可知,转动转盘次数最多的是1000次,此时落在“铅笔”区域的频率是0.69。因为0.69≈0.70,根据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可知,转动转盘一次,获得铅笔的概率大约是0.70,选项B正确。
  根据题意可知,指针落在“文具盒”区域的频率大约是1-0.7=0.3,所以转动转盘2000次,指针落在“文具盒”区域的次数大约有2000×0.3=600(次),选项C正确。
  因为转动转盘发生的结果具有随机性,所以转动转盘10次,并不一定有3次获得文具盒,选项D不正确。
  解:选D。
  总结:通过试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大小,如果得到了一组频率值,那么将试验次数最多的频率值的最后一个有效数字四舍五入,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二、古典概率
  
  古典概率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只有有限个;(2)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对于古典概率,如果一个试验有n个等可能的结果,当其中的m个结果之一出现时,事件A发生,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 ,其中表示事件A发生可能出现的结果数,n表示一次试验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例2.小华与小丽设计了A、B两种游戏:
  游戏A的规则:用3张数字分别是2,3,4的扑克牌,将牌洗匀后背面朝上放置在桌面上,第一次随机抽出一张牌记下数字后再原样放回,洗匀后再第二次随机抽出一张牌记下数字。若抽出的两张牌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则小华获胜;若两数字之和为奇数,则小丽获胜。
  游戏B的规则:用4张数字分别是5,6,8,8的扑克牌,将牌洗匀后背面朝上放置在桌面上,小华先随机抽出一张牌,抽出的牌不放回,小丽从剩下的牌中再随机抽出一张牌。若小华抽出的牌面上的数字比小丽抽出的牌面上的数字大,则小华获胜;否则小丽获胜。
  请你帮小丽选择其中一种游戏,使她获胜的可能性较大,并说明理由。
  分析:先分别求出游戏A、B中游戏双方获胜的概率,然后再从中选择。
  解:对游戏A,用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9种,其中两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有5种。
  ∴游戏A小华获胜的概率为 ,小丽获胜的概率为 。
  对游戏B:用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12种,其中小华抽出的牌面上的数字比小丽大的有5种。
  ∴游戏B小华获胜的概率为 ,小丽获胜的概率为 。
  综合知,选择游戏B对小丽有利,获胜的可能性大于小华。
  总结:在随机事件中,如果是有限等可能的二元事件,一般用列法求解。也就是说,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较多,可通过列表格,不重不漏地把各种结果列举出来利用公式求解,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但要注意“摸出后放回再摸”与“摸出后不放回再摸”的区别。前者每次摸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数与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都不发生变化;而后者每次摸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数与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都发生了变化(列表时一般将不能再摸到的表格划去)。
  
  三、简单的几何概率
  
  随机事件的发生具有无限等可能性的特征,一般利用图形的面积或线段的长度来计算概率,就是简单的几何概率。常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1)如果区域M上有一个区域A,假设每次试验能够落在区域M上的任意一点处,并且落在任意一点的可能性总是相同的。设区域M的面积为S ,区域A的面积为S ,那么一次试验落在区域A上的概率为P(A)= 。
  (2)如果线段上(其长度也记为l)有一条线段m(其长度也记为m),假设每次试验能够落在线段l上的任意一点处,并且落在任意一点的可能性总是相同的,那么一次试验落在线段m上的概率为P(m)= (其中l、m表示线段的长度)。
  例3(2008年徐州市中考题).如图2,小明随意向水平放置的大正方形内部区域抛一个小球,则小球停在小正方形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
  A. B. C. D.
  分析:分别求出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则所求事件的概率就是小正方形面积与大正方形面积之比。
  解: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
  ∵圆的直径是小正方形的对角线,
  ∴圆的直径长为 a。
  ∵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直径,
  ∴正方形的边长为 a。
  ∴P(小球停在小正方形内部区域的概率)= = ,选C。
  例4(2008年安徽省中考题).某火车站的显示屏,每隔4分钟显示一次火车班次的信息,显示时间持续1分钟,某人到达该车站时,显示屏上正好显示火车班次信息的概率是()。
  A. B. C. D.
  分析:本题具有无限等可能的特征,属于简单的几何概率,可利用线段表示时间,利用线段的长求概率。
  解:如图3,用线段AC表示每隔4分钟显示一次火车班次的信息,其中线段BC表示显示时间持续1分钟。
  
  设BC=1,则AC=5。
  ∴P(正好显示火车班次信息)= ,选B。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抽样调查分析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现状,并结合数学教育实际,提出了激发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措施,即注意阐述数学学科的重要意义;加强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教育;加强数学知识的建构,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中“成功的喜悦”; 采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充分挖掘数学的魅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 数学学习动机 数学学习目的 数学魅力 科学文化素质 学
介绍了碾压混凝土坝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发展应用现状,指出碾压混凝土坝施工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层面处理,并对斜层铺筑法和碾压混凝土自防渗技术防治大坝渗漏做了分析。同时对碾压混
期刊
首届全国优秀语文报刊评比揭晓六刊一报获优秀报刊奖五刊三报获单项奖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于1994年7月4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评审会,聘请首都语文界、新闻出版界的专家担任评委,对首届全国优
摘要: 课堂导入的设计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基调,甚至关乎课堂教学的结果。本文主要分析了课堂导入常见的弊病,并对如何艺术地处理数学课堂导入环节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新课导入 策略 反思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部分,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初中数学新课恰当导入,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一、目前课堂导入存在的弊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竞争也显得尤为激烈。认真组织、精心施工的更高要求,也是新时期项目组织者的具备条件。本文主要在分析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了高层建筑
期刊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崭露头角,广大群众也对生活质量及公共安全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建筑施工事故频发是建筑行业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施工事故的发生一方面给受害人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另一方面也给建筑工程的应用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已经成为建筑行业迫切解决的任务。文章试从近些年施工事故发生的原因、所反映出的问题进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建立和谐关系、培养探索研究、体现创新乐趣、运用变式训练,以及对营造和谐环境培养创新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 课堂 和谐 创新 改革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通过数学教学来实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充分相信学生,营造和谐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体现民主,这样才能使学生创新潜能不断激发出来,下面笔者结合
摘要: 本文通过模型在解决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中的运用,对构造法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数学问题 构造 数学模型    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脑子里会构想出某种生动直观的模型形象若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则能帮助我们处理复杂问题  问题转换的操作程序大致为:    问题的核心是:根据条件结论的性质和特征,将题设和结论联系起来,构造一个恰当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研究,以达到简洁解题的目的下面举例说明    
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将施工图纸落实为现实建筑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合理、井然有序、文明安全的施工现场,将展示出企业的管理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的素质。做好施工现场的
期刊
摘要: 圆锥曲线向来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几何性质多而复杂,并且可以与其它内容相结合,组成难度较大的综合题,运用图形对称性解题是其中的一种比较简洁、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 圆锥曲线 对称性 图形对称 数形结合    在圆锥曲线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焦点位置、焦半径等问题上,而比较容易忽略圆锥曲线图像本身的特征,其实圆锥曲线中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