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人间一股英雄气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198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家简介
  沈嘉柯
其他文献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苍天在上》片尾曲:“山无脊梁要塌方,虎无脊梁莫称王,人无脊梁别做人……”有了脊梁精神,国就能繁荣昌盛,兴旺发达;有了脊梁精神,人就能淡迫名利,勇攀高峰。请以“脊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1000字。  名师介绍  龚小林,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全
当那个伟人在天安门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时;当那个慈祥的老爷爷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时;当新时代的领导人明确“‘老虎’‘苍蝇’一起打”时——伟大的中华民族,正以讓人惊叹的速度强大起来,中国人民生活在幸福的时代。  然而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安逸,更不能忘记先辈们为这一幸福时代而做出的奋斗与牺牲。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用面对战火的硝烟,不用面对敌人的侵略,却也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实
2020年刚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在考查内容及考查要求部分都强调“情境”这一考查载体的重要性,《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明确提出:“命题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选取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高考作文命题时,要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体现高考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时政口号,经济特区,1980年  建设美丽中国。  ——时新标语,十八大报告,2012年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时评标题,《人民日报》,2017年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点拨]  作文材料浓缩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
阅读提示:  “三体”系列以跨越光年的尺度纪事,脑洞爆棚令人惊叹。  与此同时,大量的细节淹没在海量的剧情之中,让人意犹未尽。  《〈三体〉秘密》正是通过周密的逻辑推理、演绎分析和合理联想,  为“三体”系列增加了大量的细节。  几乎读者所有关于“三体”系列的疑惑,本书都做了“解密”。  这些补充的情节可能完全颠覆你的原有认识,足以让你脑洞大开。  本篇就是书中《杨冬的寒冬》的一节。杨冬的寒冬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风扫着北方的平原,  北方的田野是枯干的,大麦和谷子已经推进村庄,  岁月尽竭了,牲口憩息了,村外的小河冻结了,  在古老的路上,在田野的纵横里闪着一盏灯光……  说不清为什么,我从小就不喜欢诗,可穆旦的这几句诗却让我有种奇妙的感觉。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我不由得站起身来,望着我家门前远处一条条、一块块的田地,望着田地上厚厚的白得耀眼的积雪,我知道那下面是碧绿的麦苗,正在雪被的掩盖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的脸上开始长起了青春痘;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外婆的脸上有了老年斑。  从我记事起,外婆就坐在轮椅上,母亲和外公出门时,我们便被留下。外婆教会了我围棋、象棋。我想,时间是充裕的。那时,外婆看电视时偶尔会盯着我,小声念叨着:“外婆老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看着你上大学?”显然,在当时的我看来,还是电视中的内容更有吸引力:“当然能啊!到时候我推您到我的大学里去散步!”海口就这样夸下了。依然
优秀作文  莫让佛性变成懒性  崔雯哲 (襄阳五中)  朋友圈里,有这样一批青年:他们自称“有也行,没有也行”;他们宣称“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他们追求“看淡一切”的处事方法,他们被称为“佛性青年”。表面上看,“佛性”是看淡一切、怎么都行的从容和淡定,但我认为,这背后掩藏的是对现实的逃避。青春应当拼搏奋进,长风破浪。  固然,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90后”青年的确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上有父母长
“文以载道”是对文学社会责任最精辟的概括,也是中国文人创作的追求,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就体现了这一追求。  综观2018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主要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2018年的作文试题直接向考生发声,点明他们的独特身份,直接揭示他们与国家、时代的深刻关联,鼓舞他们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引导他们在感受国家进步、民族振
订一份外卖已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手指轻轻触碰几下,便会有一份热气腾腾的美食出现在眼前,何乐而不为?事实上,叫外卖已成为年轻人所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也有作家发出警告: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  不过,在我看来,外卖不是“炊烟”的敵人,而是“炊烟”的“后身”。不难猜测,这位作家抵制外卖的理由里一定会有一条——它让家庭的温馨荡然无存。但事实未必如此,我认为外卖的盛行反而是人们回归家庭的信号: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