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劳特累克的“红磨坊”主题绘画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drop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九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娱乐场所。劳特累克由于艺术创作和身体方面的原因长期租住在蒙马特尔街,经常出入像“红磨坊”这样的娱乐场所。劳特累克对这里的下层人们关注,深入她们的生活环境中观察体验,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对“红磨坊”中的舞女和妓女进行了描绘。
  【关键词】劳特累克;红磨坊;舞女
  19世纪后期西方社会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繁荣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电气时代。法国巴黎的红磨坊街(Moulin Rouge)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伴随着也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娱乐场所。这些娱乐场所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也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良好素材。当时许多著名的画家对这些娱乐场所进行过描绘,比如德加、雷阿诺等,而劳特累克的描绘最为丰富,构成了劳特累克在1889年以后以“红磨坊”为主题的绘画,并且在他后来的绘画中也不断反复出现类似的形象。
  一、劳特累克的红磨坊主题绘画产生的背景
  法国的蒙马特尔地区(Montmartre)在十九世纪末是红磨坊的发展时代,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地发展,给这样的时代带来了许多新兴的事物。然而新兴的娱乐区也不例外,灯光以及唱片等各种娱乐设备进行了新的更替。吸引了许多的人,特别为中下层人们提供了娱乐的场所。这是巴黎郊区的有名的娱乐场所之一,有不同的消费档次能够满足于巴黎各阶层人士。蒙马特尔此时可以说征服了所有的巴黎人,从晚上10点到午夜,“红磨坊”提供了非常巴黎式的表演,先生们可以在妻子的陪伴之下大胆观赏节目。在红磨坊舞厅里,一排穿着开放的舞者,穿着长裙随着音乐踢着腿展示她们裸露的美腿。这种扬裙踢腿的舞蹈在法国被称为康康舞。而出身高贵的劳特累克经常出现像这样的舞厅、酒吧、咖啡厅里,总是有许多的原因。劳特累克自幼就生活在奢侈享乐的环境并且受到父亲的影响,经常出入像这样的舞厅;身体的残疾所带来的是别人对他排斥的目光,使得他需要比别人得到的更强烈的爱和依托,劳特累克由于身体原因造成的自卑所引出强烈的自尊,又使得他不可能以正常的途径从人群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也许只有这种花花公子、放荡不羁式的生活,才能证明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存在。劳特累克在这样的场所里和舞女们相处,追求自我的心灵安慰与满足,在这里也发现和挖掘着生活的真实与感动人们的故事。
  二、劳特累克以红磨坊为主题的绘画特点
  (一)“红磨坊”中所描绘的形象特点
  19世纪,由于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广告的流行,招贴画、雕刻版画和石版画的书画印刻艺术得到了促进。在1891年为了重新开张,红磨坊老板委托劳特累克为其设计一幅巨型海报,并且张贴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一夜之间劳特累克与海报中“贪吃鬼”的形象名传整个巴黎。劳特累克对红磨坊舞女进行了大胆的描绘,这些歌舞者表现的有点夸张、苛刻,但是又是真实的描绘了一个客观存在的故事,而劳特累克的画面中并没有刻意美化她们,画面中的她们变得是那么的可爱。海报《“贪吃鬼”在红磨坊》这幅作品中,“贪吃鬼”掀起裙子,高高的抬起细长而迷人的大腿,美艳而动人的舞姿,在黑色绅士剪影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迷人。而劳特累克另外的一幅油画作品《走进红磨坊的“贪吃鬼”》个性形象突出,人物表情面目滑稽可爱。在劳特累克的眼中,她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的“贪吃”,可以说是生命欲望的具体表现,她年轻并拥有所有上苍所赐予的天赋本能。贪吃鬼充满了青春和激情,富有活力。《女丑角沙尤考》是一幅带有肖像性质的作品。画中的主人翁丑角沙尤考,就是供那些绅士们消遣作乐的一个丑角演员,画家把她摆放在画面中央,使她成为了主要的描绘对象。她头戴尖尖的形状的小帽,上身披大花披肩,袒胸露臂,下面是肥大的裤子,从服饰上一望而得知她的丑角身份。从她的面容和体态来看,很明显早已超过了妙龄时期,多层的下巴,松弛的皮肤和肌肉,有点发胖的身体,记录着她的年华。本是一个丑角演员,但看后并不令人发笑,相反却笼罩着一种悲剧色彩。《红磨坊街的会客厅》是劳特累克的一幅妓女题材作品,是他的很多画作中,描写得比较细腻的一幅。画面是以磨坊街奢华高级妓院会客厅为背景,以劳特累克最喜欢的妓女米雷莉为模特。会客厅的妓女们等待客人时的懒惰姿态以及妓女的无聊等待的表情,而一脸端庄的妓院老板娘则和妓女们流露的神态形成强烈的对比。大面积的桃红色带,带有一种浮华慵懒的安乐窝气息,色调轻快明朗,加上随意的线条,更是描绘出了那种散漫不经意的无聊生活。
  (二)“红磨坊”场景的表现以及绘画中线条和色彩的特点
  劳特累克的许多作品中都出现了场景的描写,比如《红磨坊的舞蹈》、《红磨坊的一角》等等。《红磨坊的舞蹈》是描绘红磨坊舞厅的场景,身穿粉红色衣裙的女子在以绿色为主调的环境中衬托出来,显得鲜明突出,背景中的一群黑衣绅士随着音乐活跃在其中。在画面中心是一对正在翩翩起舞的男女,舞女倾斜扭曲着身体,翘起富有弹性的长腿,提着长裙跳起康康舞,舞男也随意的跳动起来;在整个场景中所有的人随着这对舞友跳起来。但所有人的面目表情是那么的呆板,也许是这些疯狂的舞蹈只是他们的一种习惯的反应,这种呆板的表情也许是在蒙马特街寻找一种精神的寄托或释放。远处的柱子和窗子与他们的呆板的表情成为了呼应,与身体的舞动扭曲动作成为了对比。画面中流动的线条和潇洒的笔触,以及画面鲜明强烈对比的色彩,却增加了画面中的整个场景的喧闹和放荡的舞厅气势以及华丽动人的场面。
  三、劳特累克在“红磨坊”绘画中情感与态度的寄托与传达
  劳特累克的红磨坊绘画主题作品中的人物,她们均享受过短暂的光辉生涯。劳特累克对人的了解,主要依据是生活的美德,无论是舞厅、妓院堕落的女人或高贵的主妇,均一视同仁。当舞厅、酒吧的女英雄们为成功所陶醉而丧失她们的天真本性时,劳特累克对她们不再感兴趣了。即使红磨坊街妓院的妓女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但从无下流或不道德的含义,他是以一种诚恳的态度对待这些作品。从红磨坊穿舞装的模特到妓女,他都以自己的真实感受来表达他那个时代自己生活中人物的真实形象。即使是堕落的女人同样会被描绘的跟其他的女人一样,有美丑、有善恶、有褒贬,她们一样具有人类共同的特性。劳特累克到舞厅、酒吧、咖啡馆以及到妓院,只是为了探究这里的生活,他热切地想要传达真正的艺术。劳特累克也像高更及凡·高一样,致力于对陌生环境的本质进行深入了解,不过他却不像高更那样逃离巴黎的中产阶级,去到布里坦尼、马提尼格或是大溪的乡下,去过原始的生活;他也不像凡·高那样自北方湿冷的地方转往温暖的阳光地带。他的艺术探索只限定他所熟悉的地带。也许正像劳特累克所画的《浴女》,观众只是看得到正在洗脖子的背部。劳特累克所画红磨坊街的妓女也许并不美,但并不令人讨厌,他有本事从中察觉别人未有所发现的美感,不过他们的自然性与白发性是职业模特未能表现的。他最初的作品是一些自发性的习作,其中有一些是正在用餐的女人、玩牌的女人、梳妆的女人、拉起裙角下楼梯的女人,以及铺床的女人等等,之后又画了一些知名的及没名女孩的肖像,这都成为了他作品《红磨坊街在会客厅》构图的参考来源。
  四、结语
  劳特累克长期生活在红磨坊街中,对周围环境中的人物极为熟悉。他进去她们的生活中进行深入的了解观察与体验,并对这些女子进行大胆的夸张刻画,并且发现和挖掘着生活中感动人们的故事。到这样的地方去体验生活,把这种真实的感悟表现在画面中,用这样的方式追求自我的心灵安慰与满足。同时或许希望能帮助自己的作品,一起思考真实的生活体验和表现真实的感悟。
  参考文献:
  ①黄茂蓉等.劳特累克画风[M].重庆出版社,1995
  ②阿木尔·巴图,苏日娜译.画说大师系列丛书:红磨坊———图鲁兹·劳特累克[M].民族出版社,2004
  ③西洋美术家画廊9———劳特累克[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白先勇先生携手两岸三地文化精英携手打造的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在近年来不断走进校门、走出国门,并在北京大学开办昆曲传承计划课程,成功地在国内外掀起昆剧热潮,逐步改变了昆剧断层现状。“情”作为汤显祖戏剧的灵魂,在青春版《牡丹亭》中得以着重彰显。在流行音乐充斥社会的音乐文化中,“情”作为连接古典戏剧与现代音乐文化的桥梁,成为吸引青年观众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昆剧;青春版《牡丹亭》;汤显祖;至
期刊
【摘要】康德说,只有在天堂里才能把德行和幸福统一。周冲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最终走向了灭亡,事实上道德和幸福一直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悖论,正因为周冲性格中的纯粹,毫无一丝污染才会导致他心中梦幻般乌托邦城的崩塌,最终沦为无辜的牺牲者。  【关键词】雷雨;周冲;人物性格;乌托邦之子  一、纯净的光  周冲是纯净的,似乎没有一丝杂质的存在,生长在一个肮脏的家族并没有染上一丝肮脏的气息,所有事情的发生在他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和阐释马尔罗关于“永恒”的艺术主张,引入中西文化各自不同的追求永恒,超越死亡的观点,实现自我和他者文化传统的探询,展现中西文学观念相互碰撞。  【关键词】艺术;超越;永恒;死亡  曾经有人评论马尔罗:“他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而是一个伟人”,从《西方的诱惑》到《人的命运》、《征服者》、《王家大道》、《无墙的博物馆》、《阿藤堡的胡桃树》无不体现他不懈对人类,对艺术的变形,对感性、对
期刊
丁村,历史悠久,人文昌达, 东依塔山, 西临汾河, 北接尧都平阳, 南近晋国新田。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金城环抱,是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丁村人” 和“ 丁村文化” 的发现,使我们了解到在十万甚或二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中华民族的远古先民便在这里栖息、繁衍、劳动、生活,创造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丁村文化”。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丁村居民又在这块宝地上创造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精
期刊
【摘要】俞庆曾是晚清闺秀诗人、词人,性极柔顺,而遭遇婚姻困境。舅姑辱骂,群小谣诼,从不还口、不自辩,致使其郁郁成疾,两次小产,月事不行。舅姑为让家族香火得到延续给丈夫买妾,又使她陷入悲伤之境。肺结核的折磨,更使她对未来绝望。于是俞庆曾在婚后的第9个年头最终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32岁的年轻生命,可悲可叹。而这些均在她的诗词作品、娘家亲人的悼诗及《绣墨轩诗词》序中有所反映。  【关键词】俞庆曾;婚姻困
期刊
【摘要】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不论是绘画专业还是设计专业,我们都需要大量的欣赏和学习优秀的作品,但凡有此经验者不免曾经困惑于所谓的“看不懂”。我们是如何“观看”的,应怎样理解艺术创作,并该如何观看艺术作品?本文就“观看”的一些问题做一简单的思考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观看;视觉;艺术创作;器与道  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不论是绘画专业还是设计专业,我们都需要大量的欣赏和学习优秀的作品,但凡有此经验者
期刊
中国戏曲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优秀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戏曲在一些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部分生活形态,将历史以及大量的剧中人物看作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并不断的进行研究、琢磨,也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中国戏剧运用虚实结合、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声情并茂、栩栩如生、以少代多等特点,展现着中国民族的气息。  一、戏曲体现了人的精神生活  戏曲能够反映人积极向上的生
期刊
【摘要】情感,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身发展需求而产生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人在面对某种情感时需要进行激发与宣泄而做出来的一种反应。声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正是人们进行情感激发与宣泄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而声乐艺术的魅力取决于声乐演唱中情感的完美激发与宣泄,声情并茂,以声传情,才能取得好的演唱效果,才能得到观众的共鸣。本文通过对情感的激发与宣泄在声乐演唱会中的作
期刊
【摘要】《红楼梦影》是目前可见的第一部女性写作的《红楼梦》续书,因其创作的特殊性,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顾太清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其笔下的主人公“贾宝玉”具有了突出的男性化色彩,而这一典型特征又与顾太清这位女作家的情缘观有很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红楼梦影》;贾宝玉;顾太清  《红楼梦影》作为众多续作中的一种,以其独特的女性创作风格在诸多续著中独树一帜。《红楼梦影》是接续《红楼梦》程乙本第一百二十
期刊
【摘要】河南板头曲既是弦索乐的一种演奏形式,同时也可作为琵琶、筝等乐器的独奏曲。代表筝曲《高山流水》,让我们找到了一个窥探河南筝派风格特点的窗口。本文通过对《高山流水》创作背景的阐释,进一步了解河南筝派的创作手法和演奏方式,从而有利于读者更好的弹奏演绎河南筝派的乐曲。  【关键词】河南筝派;演奏手法;《高山流水》  筝最初是作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后来因为它十分适合演奏大调曲子,渐渐发展变化成为独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