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筝曲《高山流水》浅论河南筝派的风格特点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sz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南板头曲既是弦索乐的一种演奏形式,同时也可作为琵琶、筝等乐器的独奏曲。代表筝曲《高山流水》,让我们找到了一个窥探河南筝派风格特点的窗口。本文通过对《高山流水》创作背景的阐释,进一步了解河南筝派的创作手法和演奏方式,从而有利于读者更好的弹奏演绎河南筝派的乐曲。
  【关键词】河南筝派;演奏手法;《高山流水》
  筝最初是作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后来因为它十分适合演奏大调曲子,渐渐发展变化成为独立的古筝小曲,这些被称为唱腔牌子曲的传统筝曲大多沿用原来的曲名,如:《剪靛花》、《山坡羊》、《倒推船》等。从结构上看,篇幅短小,饱含着轻快活泼的激动旋律。在现存河南筝派的代表曲目中,基本上都是“河南曲子”的“牌子曲”与“板头曲”。早期的“板头曲”,旋律很简单,在开唱之前演奏,并依附于说唱。它不仅有拥有开场曲或前奏曲的含义,同时又具有调整琴弦、活动手指关节的功用。代表就是河南筝曲《高山流水》。
  一、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
  《高山流水》作为一首乐曲的标题,最早见于明朱权所辑古琴曲集《神奇秘谱》中,是中国传统器乐曲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只要一提起古筝名曲,几乎所有人都会想起它。“高山流水”一词也成为高雅艺术的代名词,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关于“高山流水”的典故最早出自《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人利用此典故,创作了古琴曲《高山流水》。古筝借鉴了“高山流水”的典故,因演奏时典雅古朴,浑厚细腻,所以倍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此曲已被认定为中国古筝名曲,被选入《中国古筝名曲荟萃》。河南筝派的《高山流水》,现今演奏的一般都为已故著名古筝演奏家曹东扶先生传谱,曲谱见于198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曹东扶筝曲集》。曹派《高山流水》的生成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它兼容并蓄了传统河南板头曲的音乐元素,在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河南筝以新的筝音,新的表现手法。他的指法娴熟,发音圆润流畅,按颤多变化,重点体现在对4和7的多变处理上,善于表现缠绵细腻的情感。
  二、《高山流水》的结构分析
  河南板头曲是典型八板体系的标题性乐曲,乐曲共由八个乐句组成,每句八板,第五句多出四板,合计六十八板,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平衡对称性。《高山流水》是一首最具代表性的“板头曲”。全曲历经了《单八板》、《双八板》、《流水板头》、《流水十六板》的衍变传承,最后定型在属于我国传统的“大八板”曲体的87板,从而呈现一个线性递进、累积式的变化发展过程。乐曲结构严谨,旋律流畅而多起伏多变。这首乐曲在河南南阳地区广为流传,是艺人们初次相见时必弹的乐曲。乐曲借用古代流传的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作为初次见面时互把对方尊为知音的象征。
  三、《高山流水》的创作手法(即河南筝派的特点)
  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筝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产生了众多地方风格迥异的古筝流派。近代以山东筝、河南筝、浙江筝、客家筝和潮州筝五个流派最为有名。但冠之以《高山流水》的分为三个流派:河南筝曲、山东筝曲和浙江筝曲。这三个版本的曲调完全不同,风格、立意更是各有侧重。本文重点要讨论的是河南筝派的《高山流水》。
  1.河南板头曲的曲体形式。曹东扶先生订谱的《高山流水》和现存的河南板头曲都属于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器乐曲牌《老六板》(或《老八板》)的曲体类型,结构上基本是2∕4拍,中板68小节,八个乐句之间很完整的体现了“起承转合”的组合关系。“起”的部位两句间落音不同,形成上下句呼应的变化重复关系。“转”的部位小节数扩展,由每句8小节扩展为12小节。“合”的部位两句与曲首第一、二句之间为再现关系。其主旋律基本都是《老六板》(或《老八板》)的变体。河南板头曲的曲体形式,基本上是六十八板的八板体,即盘头十六板,起势六个八板,煞尾四板,民间俗称这曲体叫“老八板”,这是河南的传统说法,其实八板体是传统民族器乐曲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2.河南板头曲的音阶、调式及板式。从板头曲总体的曲调看,所用的是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七声音阶。现在板头曲中七声音阶的4、7,是由3、6弦上的按弦而发出的音,位置多靠近5、1,特别是作为装饰音出现,这种效果尤为显著。板头曲中的4、7依靠乐曲所表现情绪的要求,在它们所处的范围之内(即3、5和6、1之间),位置不是十分固定,其音位上下游移,这是河南筝曲音阶鲜明的特色之一。板头曲的调式主要是宫调式,其次是徵调式。板头曲在过去民间的演奏中,老艺人们习惯分为慢板、中板、快板。慢板、中板为一板一眼,快板则是有板无眼。但是,从现在板头曲演奏的实际速度看,因板头曲以2∕4记谱,其速度多数是慢板和中板,速度在每分钟32~96拍之间,节奏为一板一眼。
  3.河南筝的旋律特色。除结构外,河南筝曲《高山流水》的旋律与《老六板》《老八板》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它的骨干音调与《老六板》和《老八板》基本相同。《老六板》和《老八板》原型每句4小节,河南筝曲《高山流水》每句8小节,是在《老六板》和《老八板》原型旋律骨干音的基础上加上若干“花音”形成的,这是民间艺术家们为了顺应古筝这一华彩乐器旋律流畅所进行的创造,同时也是民族器乐曲中最为常见的“加花变奏”手法的生动体现,它是不断在演奏中积累、完善的结果。因为曲中加花变得频繁,小节数自然也成倍增多,从而也使乐曲曲调变得更加连绵、流畅。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河南筝曲《高山流水从句式结构到旋律音调,都是我国民间器乐曲“八板体”(《老六板》和《老八板》)的变体,它综合了《老六板》的再现因素和《老八板》的完整结构,实际上是在《老八板》曲的基础上依照《老六板》的传统结构模式再现首部第一、二“板”(句)而成。首尾平稳、开阔,中部奔放、激荡;“加花”的变化运用,使得“高山”更显雄伟壮观;以倒剔正打及长摇来表现“流水”的奔涌;用速滑的棱角表现出高山巍巍,用下拂表现山间的流水,体现了“泉水出流,潺潺声响,崖头砥石,渐入河江”的幽深意境。
  四、结语
  《高山流水》是河南筝曲中的重要代表,为了更加形象的了解河南筝曲,我们还可以欣赏曹东扶先生的《苏武思乡》、《大雁》、任清芝的《新开板》等曲目。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河南筝无论经历了何种衍变传承,在演奏中运用的大指摇、按音等技法,仍然造就了河南筝曲独有的气质。质朴、热情、高亢的河南筝乐,表现性格与河南地域历史文化背景有着深刻的联系。在当今新人辈出的筝界,部分演奏者的过分炫技而忽视了对乐曲特别是传统民族乐曲本身的理解,这是令人遗憾的。希望借此文章能让更多古筝爱好者重视和积累不同筝派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的练习各筝派的代表曲目,最终在技法、情感的表达上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①缪天瑞.中国音乐辞典[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10)
  ②王英睿.中国国粹艺术读本———筝[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9)
  ③陆媛媛.河南筝派的艺术风格及演奏特征[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
  ④刘相君.浅谈山东筝派与河南筝派演奏技法不同[J].大众文学学术版.2011(16)
  ⑤佟桂影.河南筝派初探[J].北方音乐.2009(7)
  ⑥傅明鉴.古筝演奏与教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⑦翁歆.古筝曲《高山流水》演奏体会[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4)
  ⑧毛丽华.三大流派筝曲《高山流水》简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3)
  ⑨张珊.一流九派异趣同工———三首民间筝曲《高山流水》源流、结构、风格及演奏技法的比较[J].音乐研究.2001(2)
  ⑩刘莹.河南筝派支系艺术研究———以魏子猷、曹东扶、王省吾、任清芝四位筝家为例[D].武汉音乐学院.2008
其他文献
公元前五世纪,佛教在印度北方的恒河中游一带产生。随后,向周边地区传播。公元一世纪时,佛教随着丝绸之路沿线贸易的开展传到中国的新疆地区。在塔里木盆地的南缘,首先到达当时的于阗国,即今天和田、于田及其附近地区。在塔里木盆地的北缘,首先传到当时的疏勒国,即今喀什及其周围地区。以后向东传到当时的龟兹国,即今库车及其周围地区,龟兹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佛教沿着塔里木盆地北缘继续南下,传到焉耆国和高昌回鹘国。沿
期刊
【摘要】白先勇先生携手两岸三地文化精英携手打造的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在近年来不断走进校门、走出国门,并在北京大学开办昆曲传承计划课程,成功地在国内外掀起昆剧热潮,逐步改变了昆剧断层现状。“情”作为汤显祖戏剧的灵魂,在青春版《牡丹亭》中得以着重彰显。在流行音乐充斥社会的音乐文化中,“情”作为连接古典戏剧与现代音乐文化的桥梁,成为吸引青年观众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昆剧;青春版《牡丹亭》;汤显祖;至
期刊
【摘要】康德说,只有在天堂里才能把德行和幸福统一。周冲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最终走向了灭亡,事实上道德和幸福一直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悖论,正因为周冲性格中的纯粹,毫无一丝污染才会导致他心中梦幻般乌托邦城的崩塌,最终沦为无辜的牺牲者。  【关键词】雷雨;周冲;人物性格;乌托邦之子  一、纯净的光  周冲是纯净的,似乎没有一丝杂质的存在,生长在一个肮脏的家族并没有染上一丝肮脏的气息,所有事情的发生在他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和阐释马尔罗关于“永恒”的艺术主张,引入中西文化各自不同的追求永恒,超越死亡的观点,实现自我和他者文化传统的探询,展现中西文学观念相互碰撞。  【关键词】艺术;超越;永恒;死亡  曾经有人评论马尔罗:“他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而是一个伟人”,从《西方的诱惑》到《人的命运》、《征服者》、《王家大道》、《无墙的博物馆》、《阿藤堡的胡桃树》无不体现他不懈对人类,对艺术的变形,对感性、对
期刊
丁村,历史悠久,人文昌达, 东依塔山, 西临汾河, 北接尧都平阳, 南近晋国新田。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金城环抱,是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丁村人” 和“ 丁村文化” 的发现,使我们了解到在十万甚或二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中华民族的远古先民便在这里栖息、繁衍、劳动、生活,创造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丁村文化”。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丁村居民又在这块宝地上创造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精
期刊
【摘要】俞庆曾是晚清闺秀诗人、词人,性极柔顺,而遭遇婚姻困境。舅姑辱骂,群小谣诼,从不还口、不自辩,致使其郁郁成疾,两次小产,月事不行。舅姑为让家族香火得到延续给丈夫买妾,又使她陷入悲伤之境。肺结核的折磨,更使她对未来绝望。于是俞庆曾在婚后的第9个年头最终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32岁的年轻生命,可悲可叹。而这些均在她的诗词作品、娘家亲人的悼诗及《绣墨轩诗词》序中有所反映。  【关键词】俞庆曾;婚姻困
期刊
【摘要】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不论是绘画专业还是设计专业,我们都需要大量的欣赏和学习优秀的作品,但凡有此经验者不免曾经困惑于所谓的“看不懂”。我们是如何“观看”的,应怎样理解艺术创作,并该如何观看艺术作品?本文就“观看”的一些问题做一简单的思考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观看;视觉;艺术创作;器与道  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不论是绘画专业还是设计专业,我们都需要大量的欣赏和学习优秀的作品,但凡有此经验者
期刊
中国戏曲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优秀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戏曲在一些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部分生活形态,将历史以及大量的剧中人物看作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并不断的进行研究、琢磨,也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中国戏剧运用虚实结合、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声情并茂、栩栩如生、以少代多等特点,展现着中国民族的气息。  一、戏曲体现了人的精神生活  戏曲能够反映人积极向上的生
期刊
【摘要】情感,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身发展需求而产生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人在面对某种情感时需要进行激发与宣泄而做出来的一种反应。声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正是人们进行情感激发与宣泄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而声乐艺术的魅力取决于声乐演唱中情感的完美激发与宣泄,声情并茂,以声传情,才能取得好的演唱效果,才能得到观众的共鸣。本文通过对情感的激发与宣泄在声乐演唱会中的作
期刊
【摘要】《红楼梦影》是目前可见的第一部女性写作的《红楼梦》续书,因其创作的特殊性,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顾太清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其笔下的主人公“贾宝玉”具有了突出的男性化色彩,而这一典型特征又与顾太清这位女作家的情缘观有很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红楼梦影》;贾宝玉;顾太清  《红楼梦影》作为众多续作中的一种,以其独特的女性创作风格在诸多续著中独树一帜。《红楼梦影》是接续《红楼梦》程乙本第一百二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