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创新思维立足于数学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mu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正以跨越式的步伐迈向新的时代,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其核心就是创新。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那么,怎样营造创新氛围,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呢?
  一、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胜心强,兴趣广泛,对未知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猜疑心,抱着试一试的欲望。那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创造的空间,燃起求知和创造的欲望。
  如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一上课,我出示下面的问题情境:华华带着2元钱高高兴兴地准备到文具店买3支铅笔。假如你是华华,你在买的时候会思考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请同学们讨论,学生讨论热烈,积极参与。
  接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每支铅笔多少钱?有的说:买3支铅笔一共要给售货员阿姨多少钱?有的说:买3支铅笔应找回多少钱?学生思维活跃,我立即给予肯定:太棒了!你们考虑得真周到。顺着学生的思维,我接着问:你是怎样解决的?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再经过对例题的分析和教师的恰当点拨,学生很快就能找出中间问题,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这样,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既揭示了知识的奥秘,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欲望,激发了创造性思维。
  二、在开拓发散思维的探索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散探索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多向思考,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如在解答“水果店有梨30筐,苹果32筐,卖出25筐水果,还剩多少筐水果?”这道应用题时,学生在弄清题意之后,就纷纷列式计算:30 32=62(筐),62-25=37(筐)。按常理,这道应用题已经解答出来,但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我没有急于小结。我问学生: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呢?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个个都进入思考中。抓住这个机会,我立即启发,引导他们从问题入手,进行讨论,看谁最聪明,能够想出另一种解答方法。学生积极讨论,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问题中没有告诉我们是卖出哪一种水果,我们可以想成他把梨先卖出去,所以就可以这样列式:30-25=5(筐),5 32=37(筐)。这位同学刚回答完,我还来不及表扬,其他同学就争先恐后地回答:还可以想成他把苹果先卖出去,所以列式是:32-25=7(筐),7 30=37(筐),就求出还剩多少筐水果。我立即给予表扬:你们真聪明。
  这样教学,学生既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又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在有趣练习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趣的练习是培养学生解题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新性的好方法。
  如在一次练习中,我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小红有一些苹果,送给小明一半,送给小青一半的一半,自己还剩下9个,小红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学生积极地思考着、交流着,教室里形成了探索发现的学习气氛。过了片刻,有的学生这样做:9×4=36(个),我及时表扬了他们,使他们更积极地思考着。有的学生这样做:9 9 9 9=36(个),我也给予了肯定。有的学生这样做:18 18=36(个)……方法很多。学生的思维得以开拓,并且方法是多样化。因此在这样的练习中,要鼓励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更新颖、更独特。设计这样的练习既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在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如在教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我设计了这么一道题:调查你家附近某一商店或某一商场一个月内几种商品的销售情况,根据调查得出的数据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从你制作出的统计图,你可以看出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请略作分析。针对统计结果,你想对商店老板提出什么建议?
  创新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多创设情境,使每个学生都树立起创造的欲望、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多尝试;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哪怕是一点点发现,教师也应及时地表扬、肯定。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维、多创造、多发现,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在课外活动中也要让学生有创新、有发展、有成就,在哪里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约兰.特班(G ran Therbon)在美刊《新左翼评论》2007年1—2月号上发表文章,探讨了后共产主义世界中的激进社会理论,认为当前左翼理论中存在多种立场,但它们都统一于反对资本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天然梭梭群落为研究对象,从群落组成、梭梭幼苗天然更新状况及梭梭种群年龄结构等方面,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梭梭群落的特征.结果显示:由于气候变化,3月
数学虽是一门重要学科,其“颜值”却并不高。数学在很多人眼中是枯燥的、干巴巴的、无趣的。这在小学阶段其实已初见端倪。笔者一次与学生就话题“你喜欢数学课吗?”聊天,所得答案毫无悬念的不乐观。再问学生:“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说要好玩,要有趣,要做游戏……所有这些恰反映出学生的“童心”所追求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有“童趣”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贴近了学生的数学课堂,才是学生能参与其中的课堂。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7月22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科学家使用实验鼠的胚胎干细胞,在人造视网膜帮助下,不仅在实验室培育出了眼部的感光细胞,而且将其移植进失明老鼠的眼部后让老鼠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而到企业锻炼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
作业是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上课的延续,是检查教与学的纽带。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在布置和处理作业的过程中,过于粗放式,经常不自觉地步入传统的题海战术中,其结果不仅空耗了自己和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且导致学生厌学,降低了教学质量。如何有效地规范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我就此谈谈看法。  一、知识夯实是基础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基础知识的夯实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必要也很重要的一步。这部分的
摘 要: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优化习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合作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分析比较,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鼓励猜想,培养解决问题策略的创造性。从中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策略指导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小学的英语教学模式也有着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所以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就比较重要。自然拼读法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作用较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中效率。基此,本文主要就自然拼读法的内容以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加以分析,并就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化探究,希望对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
在利好政策刺激下,一场围绕垃圾发电的热潮正在形成.“垃圾发电是一种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方式,原料便宜,又有政策支持,在许多二三线城市,大家都抢着做.”江苏百纳集团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