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我需要做些什么?(外一则)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sai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4年冬天,一群饥寒交迫的流亡者在经过美国加州的沃尔逊小镇时,刚好下起了大雪,人们只能躲进了镇上的教堂里避雪。
   善良的镇长杰克逊先生从自己的庄园里煮了很多食物,推着餐车来到了教堂分派,人们纷纷冲过去大声问:“先生,我可以多拿一些吗?”只有一个年轻人走过来轻声地问:“先生,我需要做些什么吗?”
   杰克逊先生一边分派食物,一边告诉他什么也不需要做。不过,年轻人听后却万分失落地说:“先生,感谢您的善良,但是我没有付出劳动,就不能吃您的食物!”
   “那么你在吃完以后帮我把餐车推回去吧!”杰克逊先生说。
   “不,我应该先干活儿再吃!”年轻人回答说。
   杰克逊先生不无赞赏地答应了。分派好食物后,他就让年轻人跟着他把餐车推回到庄园。年轻人领到最后一份食物后正想告辞,杰克逊先生却喊住他问:“我的庄园里也需要帮手,你可以留下来工作吗?”
   年轻人喜出望外,他在这里留了下来,成为了杰克逊先生的得力助手。两年后,杰克逊把自己的女儿玛格珍妮许配给了他,他告诉女儿说:“现在他虽然一无所有,但他将来必定是个了不起的人,因为在别人都抢着问我‘可以多拿一些食物吗’的时候,只有他问我‘先生,我需要做些什么吗’?一个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仍旧保持自尊自立的人,一定拥有着了不起的未来!”
   果然不出所料,20多年后,这个年轻人真的成为了一个亿万富翁,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国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
   一个人如果把别人的施舍当成收获,这样的人只能被别人鄙弃,而一个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仍旧不忘守护尊严,付出劳动,反而更能赢得别人的尊敬,获得更多好运!
  国君也承担不起的后果
   春秋时期,齐景公把齐国治理得很富裕,国库也很充盈,他就请来工匠为他打造了一双金鞋。
   齐景公觉得只有这样高贵的金鞋才能和自己的君主身份相称,所以每天都穿着这双金鞋上朝处理政事,很多大臣都劝齐景公不要穿这双不伦不类的金鞋,但齐景公根本不听他们的话,他每次都说:“齐国这么强盛,我难道还不能穿一双金鞋吗?”
   那段时间,宰相晏子正生病在家。病愈后,晏子也和众大臣们一起去上朝,大臣们就对晏子说了齐景公穿金鞋的事情,都让晏子想办法劝阻齐景公。来到朝上,晏子见齐景公的脚上果然穿着金鞋,就说:“这是哪个鞋匠给国君做的金鞋?我要去治他的罪!”
   齐景公纳闷地说:“鞋匠又何罪之有呢?”
   “他有两大罪状!”晏子说,“三岁小孩也知道做鞋子要用柔软保暖的布料才行,可他却脱离常识,用金子做鞋,这是第一罪;这样的金鞋会让天下百姓以为我们的国君就是个骄奢浪费的人,从而招致百姓怨恨,这是第二罪。”
   “可是我叫他来做金鞋,做好了金鞋又要杀他,别人同样会说我是昏君呀!”齐景公为难地说。
   “那么国君就在我杀了鞋匠之后再杀了我!”晏子说完,就准备下令去逮捕鞋匠。齐景公觉得晏子的话也有一些道理,最重要的是没必要因为一双金鞋搞出这么多事情,就摇着头说:“怎样才能既不杀鞋匠,又能使我避免被人嘲笑呢?”
   晏子这才郑重地說:“这也很简单,国君把这双金鞋铸成元宝重新放回国库就行了!”齐景公想了想后,当场就同意了这个提议,脱下金鞋让人拿去重铸了。
   事后,人们都不无佩服地问晏子说:“我们劝了国君很多次,但国君一直不听,为什么你一劝他就听了呢?”
   晏子哈哈地笑着说:“那是因为我假设出了一个连国君自己也承担不起的后果,两害相较取其轻,国君自然就愿意脱掉金鞋了!”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如果你想成功借到10美元,你就说借20美元!”
   当你要劝阻别人的某个做法时,如果仅仅是劝阻做法本身,往往会被对方拒绝,但只要你能想到这个做法会导致的严重后果,劝说起来往往就能事半功倍了。
其他文献
麻将,起源于中国。其由来,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有“郑和发明说”“万秉迢发明说”等。明宣德年间,率军下西洋的郑和,为了排解船员常年累月航海生活的枯寂与无聊,在船上设计出了一种竹牌游戏器具——麻将,故麻将也有“竹牌”之称。又传,明代万秉迢,一日在阅读《水浒》时,被书中108位好汉的本领与精神所折服。他想:如能做一副娱乐工具,作为纪念该多好呀。于是,经过几天的精心设计,终于研制出了流行至今、由108张
期刊
伪君子乃真小人,小人奸诈阴毒不讲君子之道,与其博弈唯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方能变不对称博弈为对称博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可取,以“小人之心”度伪君子之腹不可无。   随着社会演变和人类进化,虽然君子与小人本质特征“万变不离其宗”,然就行为特征观照,与君子“以不变应万变”迥异,小人则随之进化变异。相形于传统小人多“我是流氓我怕谁”,作恶赤膊上阵明火执仗, 对卑劣龌龊行为无所掩饰,不惮
期刊
2015年12月,《咬文嚼字》杂志发布当年度“十大流行语”,“颜值”一词排名第三。从字面上分析,“颜”是脸面,“值”是数值,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媸妍的程度。有的人长得比较美观,有的则十分漂亮,甚至有“颜值爆表”的,英俊或靓丽突破了正常的范围。反之,如果略有瑕疵,则叫“挺丑”;如果说某人“丑死了”,要么是说者夸大其词,要么是那人相貌确实难看。   古今中外,颜值一直都挺重要。西晋有个文学家潘安,文
期刊
競争时代
期刊
自古以来,在文化圈就有名师出高徒之说。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至如晋明帝师于王度,卫协师于曹不兴,顾恺之、张墨师于卫协,陆探微师于顾恺之。”又据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记述:“凡画入门,必须名家指点,昔关仝从荆浩而仝胜之,李龙眠集顾、陆、张、吴而自辟户庭,巨然师董源,子瞻师与可,衡山师石田,道复师衡山。”在近现代文化史上,如梁启超师承康有为、鲁迅师承章太炎、王雪涛师承齐白石、吴作人师承徐悲
期刊
城市书店在沉寂许久后,如今卷土重来。   中国人在读书的普及度上早已超过从前,这得益于信息传播的便利,科技进步的迅猛。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部分群众还处于识字扫盲阶段。70年后,不过三四代人,读书的风气正方兴未艾。   阅读的一大重要功能是接受信息,但现在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前人的经验在时代中土崩瓦解,面对信息潮涌,我们的问题不是匮乏,而是如何用有限来应对无限,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如何准确地掬
期刊
史载,安禄山体格肥硕,自称重达300多斤,其人貌似痴直,而内实狡黠。一次,玄宗指着他的大肚子:“里边都盛了些啥,这么大呀?”安禄山一本正经地回道:“没别的,全是对皇上您的一腔忠心呀。”玄宗让他见太子,安禄山不拜,别人催他快拜,他却说:“太子是啥官?”   玄宗说:“太子就是储君,将来的皇上啊。”安禄山说:“俺心中只知有皇上,不知有储君。”玄宗信以为真,更喜欢他了。后来,安禄山拜贵妃为干娘,玄宗与贵
期刊
一天,虚华县主簿的夫人找到实义府府尹,状告县令当众因吃饭小事打她丈夫耳光。她丈夫的冠心病被打犯,好悬没到阴间报到,到现在还不能视事;她说要到府里告状,县令就把她游街示众。主簿夫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看着怪叫人心疼的,府尹大人决定为之主持公道。   实义府府尹衣剑平平日颇有清名,受冤百姓盼他如大旱之望云霓,更不要说主簿夫人亲自告状。主簿虽说在县里官阶不高,但毕竟是国家公务人员,哪能随便耳光伺候。但又不
期刊
追诉事实真相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件充满挑战和危险的工作。追诉历史事实的一种方式叫考古。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叫田野调查,即对于完全被历史堙没、已有史书没有记载的史实,通过对古墓或历史遗址的发掘,找到事实的线索,或发现历史的事实。这项工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周密的组织和充分的准备,由具有高深专业知识的人员,小心翼翼地进行。此外,皓首穷经去追诉或探究一个历史事实,追寻者穷尽一生亦未见得能成功。
期刊
什么姿势才是“低到尘埃里的姿势”?有最终解释权的张爱玲,与一生都以“低到尘埃里的姿势”,誓死献身权贵的司马相如比,无论“用情之专”,还是“用情之深”,都不能望其项背。   笃信“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张爱玲,怎会明白“死了都要爱”的司马相如,一生爱得有多辛苦?《汉书》说,司马相如人长得帅,家境也好,长于辞赋,尤善操琴。用班固的话说,“相如时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搁到现在,就一标准文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