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幻景中的“空气感”——赤塚佳仁与《侍神令》的美术设计

来源 :电影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meiz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电影美术师赤塚佳仁凭借精致细腻的艺术风格赢得国际赞誉,在电影《侍神令》中,他以无史有根的中国奇幻造型灵感与定位,建立了自身特有的东方原创审美体系.《侍神令》的设计在超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中强调写实主义手法,营造具有真实感官的现实空间“空气感”,造型游离于荒诞与真实之间,以独有的质感和韵味提升了奇幻大片的品质,如同画家用精湛的超写实手法绘制的超现实主义绘画,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表现主义风格.
其他文献
牧斯,本名花海波,1971年生,江西袁州人,著有诗集《作品中的人》《泊可诗》。  柿子树  一个以前有墓的  陡坡上的柿子红了。  大而红。柿子树是怎么长起来的?  以前每年都会斫,  看它不顺眼就斫,故意斫。  柿子树在我们那完全没有地位,  就像我们,但我们觉得它更没有地位。  它每年都疯长,  跟黄荆、芦萁一样。  有时它们仨一起连斫。  柿子树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  只比刀快,比谁的刀快,
期刊
近期全球电影尤其美国电影中无家可归者形象的增多,关系着家的想象在电影中的坍塌与重构.除了通过边缘人叙事进行再现和利用超级英雄模式收编外,电影中新增的一类车居流浪者值得特别关注.这种“以车为家”的新型空间作为流动的异托邦,颠覆和质询了与房地产、金融资本捆绑的家的概念,暗含着一场“不占有的革命”.而这种试图从现有社会法则中逃逸的生活方式,既是2007-2008年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也显影了当下全球资本主义的危机深度.
蒋浩,1971年生于重庆潼南。先后在成都、北京、海南和乌鲁木齐等地做过报刊编辑、记者、图书装帧设计、大学教师等工作。编辑《新诗》丛刊。著有随笔集《恐惧的断片》《似是而非》,诗集《修辞》《喜剧》《缘木求鱼》《唯物》《夏天》等6部。诗作被译成英、德、法、西、荷等多种文字。应邀参加过中国文学节(瑞士,2009),第37届英法诗歌节(巴黎,2014)。曾獲界限诗歌奖(2000)、倾向文学奖(2002)、诗
期刊
[关键词] 韩国学生;语篇指称;语言类型学;习得研究   [摘 要] 本文考察了韩国学生汉语语篇指称习得情况,并与汉语母语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类语料中,代词、省略和同形表达式的使用频次位居前三,同义词使用最少,统称词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多。韩国学生省略和代词偏误最多,初级阶段同形表达式使用最多,代词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少。母语者同义词、省略使用最多。基于语言共性分析了两类语料语篇指称使用的
文章以电影音乐的声音文本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修辞规律的探索,侧重进行“声音语”的修辞原理、话语形态、辞格类型等方面的话语解析,重新回归到音乐实践活动的事件之中,为广义修辞理论开辟了全新的视角.修辞主体利用了某些音乐话语的造型功能,借助线性和聚合形态的声音话语及音乐辞格的设计产生修辞幻象,以隐喻达成某种特定的修辞目的.即用音乐制造幻觉来描绘现实世界,从而使修辞受体更直观地理解、认识和感受多维的现实世界.
[关键词] 新西兰;泰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策略;比较   [摘 要] 本文考察并比较了新西兰126名中小学生和泰国118名中小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统计结果表明,两国学生均为汉语学习策略中等偏低使用者,两国学生使用的汉语学习策略类型存在差异,泰国女生的学习策略使用优于男生,新西兰华裔学生表现为学习策略善用者,新西兰小学生使用学习策略更为频繁,学习时长对两国学生策略使用并无显著影
流媒体影视平台上的推荐算法使传统影视类型被分解、重组,“微类型”得以形成.影视内容所包含的公共话语需要通过数据和算法才能折射出来,这体现为“热播”“排行”等算法.推荐算法重新界定了“受众”,大众传媒时代基于解释范式的受众认识论被算法时代基于行为范式的受众认识论所取代,基于人口学对受众的分类,其社会学理论基础,已被完全摒弃.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出数学原则对美学原则、数理逻辑对影视文化的接管与改造,这正是算法文化的鲜明体现.
[关键词] 汉语产出能力;续作;行动研究   [摘 要] 本文以30名来华留学生为对象,开展为期两个学期的行动研究,验证续作训练提高留学生汉语产出能力的有效性。通过在《医学汉语》课堂上先后开展小组对话读后续说和续写,以及个人短文读后续说和续写,对留学生的续说音频、续写文本、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及教师的课堂观察、教学日志等数据的分析发现,续作训练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
1877年,大槻文彦《中国文典》的刊行标志着日本的汉语研究步入了口语语法研究的新阶段.此后,由日本人编著的汉语口语语法书相继问世.本文以明治到大正时期日本人著汉语口语语法书中助词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考察近代日本学者的汉语助词研究在术语使用和范围划定上的特点,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西方传教士的汉语研究、明治前期的日本文典、中国古来的助词学说、江户时期的汉文法著述等探析日本学者在对汉语助词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多重因素的影响.
唐纳在1933-1935年期间不仅活跃在“左翼”影评的争论中,同时也通过大量译介西方电影理论,促就了别具一格的左翼影评风格和深入浅出的电影理论研究,尤其引领并推进了现实主义批评模式.他的政治身份和社会关系网络使他成为为数不多穿梭于“影刊”“片场”与“剧场”之间的左翼影评人.重新认识唐纳的电影理论、批评活动,进而探知涌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影评的全貌,在今天看来依然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