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胃扭转5例诊断及治疗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y_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患儿,男,14天。足日顺产,产后第2天喂奶时出现呕吐,持续12天,逐渐加剧,近2天呕吐呈大口喷射性,呕吐物为凝乳块和清水。上腹明显隆起,腹肌紧张,但无胃型和肠型。大便稀,含少量黏液和脂肪球。临床诊断幽门痉挛而作钡餐检查,见横结肠大量胀气,上升于心脏下方,胃泡扩大超过中线偏右,胃似虾形,大小弯倒置,幽门向下,无痉挛狭窄,十二指肠球悬吊于幽门管之下,检查中患儿呕吐频繁。经保守疗法6天痊愈,X线复查证明胃形恢复正常。出院后诊断为新生儿胃扭转。器官轴形。随访半年未复发。
  例2:患儿,男,13个月。食后呕吐20天,时轻时重,有时呈喷射性。无失水貌,上腹膨胀,鼻胃管下行困难停留于贲门很久,继续加压注钡,胃示典型双囊袋双液平。胃角反向,大小弯倒置,X线诊断新生儿胃扭转。治疗4天后扭转复位,痊愈出院。出院后第12天复发,X线检查与第1次相同,仍保守治疗,5天后痊愈。
  例3:患儿,男,31天。阵发性呕吐1周,每天5~6次,近日转为喷射性,哭闹、烦躁。上腹高度膨隆,腹壁浅静脉怒张,未触及包块。X线检查呈典型胃扭转表现。保守治愈。
  例4:患儿,男,1天。出生后即吐白色泡沫液体,第2天转为喷射性,吐出物为咖啡色,镜检有较多红细胞,隐血阳性。咳嗽气急,无痰两肺有湿啰音。第3天呕吐物已无血迹,但在第6天出现黑便,隐血试验7次,6次阳性。诊断拟诊消化道畸形而作钡餐检查证明为胃扭转,无其他疾病发现。治疗11天,呕吐停止,大便隐血阴性,痊愈出院。
  例5:患儿,男,7天。出生后哺乳时呕吐,喷射性,含有胆汁,体重2.75kg,营养不佳,嗜睡,腹软但膨隆,临床诊断肠旋转不良作钡餐证实为胃扭转。6天后出院。
  
  讨 论
  
  本组均为男性新生儿。主要症状为哭闹、腹胀和呕吐。多发生在喂乳后,常呈喷射性,干呕较成人少见。呕吐物类黏液清水和凝乳块,其中1例伴有胆汁,2例有血液,其中以出生1天男婴为重,呕吐物为咖啡色并有黑便。怀疑系由于剧烈扭转时胃的黏膜层血管受磨损破裂出血所致。体征常见上腹明显膨隆,两侧有肌紧张,1例腹壁浅静脉怒张。5例均无肿块触及,故于幽门肌肥原子或肠套叠有所不同。鼻胃管插入困难者1例,顺利者2例。另一点也值得注意,尽管呕吐频繁,但营养善少影响。
  X线诊断:①先行胸腹部透视,有无气腹及肠内气体分布;②钡餐以稀薄富有黏性为宜,量约50ml;③钡浆由奶瓶或鼻胃管引进,禁止强饲;④透视或拍片均取立位,不宜捆绑,以免增加腹压;⑤检查结束钡剂抽出,以免流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本组各例X线征典型,与成人胃扭转相似,现总结如下。①大小弯倒置,大弯上升可至膈下,与十二指肠降部形成弧形。②胃小弯角切迹方向指向上,拟称“胃角反向”,此征很重要。③双囊袋双液平,外侧囊大液平面宽,内侧囊小液面窄,两囊并列。④胃膝部消失。幽门及胃窦均低于胃大弯,与正常相反。⑤十二指肠球悬挂于幽门之下,十二指肠框扩大。⑥腹段依管拉直延长或晢性梗阻,但此仅见于扭转严重者。⑦横结肠大量胀气,多位于膈下。⑧新生儿胃黏膜发育不全,故见不到黏膜皱襞交错扭折的现象,此與成人有异。⑨钡流方向和速度不同程度改变,主要是在胃底部停滞或涡流,然后再逆向进入胃体胃窦。⑩胃底大量积气,扩大向右越过中线,向上压迫左膈,使之升高。
  新生儿胃扭转的治疗比较简单,急性期禁食减压,给予解痉镇静药物,适当补液,并配合体位整复,均能得到满意效果,即头朝下,脚朝上,这样结肠会升至骨盆,而使胃的扭转解开。采取俯卧位,头低脚高或左侧向下的侧卧位,呕吐均显著减轻或停止,10天左右均可治愈。对于屡治不愈反复扭转的考虑外科手术固定,遇有膈畸形者应予修补,有其他明确病因者应予矫治。
其他文献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米非司酮 氨甲蝶呤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应用米非司酮+MTX+中药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60例均为住院病人,均为自愿同意用本方案,并签治疗同意书。年龄18~34岁,平均26岁,有停经史50例,停经30~50天。无停经史伴阴道出血10例。  临床表现:①无症状根据超声检查及血β-HCG诊断。②轻度腹痛肛门下坠伴阴道出血。③尿HCG(+)。  用药指征:①生命体征平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川芎嗪联合硫酸镁应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情况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联合硫酸镁对改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水肿、尿蛋白等症状疗效显著。  关键词 川芎嗪联合硫酸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资料及方法    2005年3月~2007年8月收治妊高征患者60例,均按照《妇产科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99年以来,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35~72岁,病程1~3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水肿症。其中急性胃黏膜病变15例(10例为药物所致),胃溃疡出血3例,门静脉高压2例。12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40 mg推注或静滴,补充血容量,冰盐水洗胃或经胃管灌注凝血酶原,口服去甲肾上腺素、云南白药等得以止血。8例经上述治疗后效果较差,输血后方得以止血,在止血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目前医院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菌群种类及药敏结果,为系统规范的综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肛门指诊按摩前列腺,用无菌棉签取标本。结果:目前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菌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草绿色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药敏试验表明,对上述菌群敏感的药物依次为: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曲松钠、喹诺酮类虽可应用,但耐药性已比较严重,大
期刊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喉的黏膜炎症)是小儿多发症。在气候骤变时更容易发生,其病原体多为病毒。但是,很多小儿急性传染病的早期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因此必须提高警惕,避免误疹。上呼吸道感染,一般起病急、发热高、鼻塞、干咳、喷嚏、流涕、咽痛或腹痛。在治疗方面,可服用中药制剂,如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片等。咽痛可用喉症丸、蛾喉宁片。鼻塞严重时,可少量用1%麻黄素滴鼻液,体温很高时,可适当应
期刊
脑血栓形成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祖国医学称之为“中经络”,本病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现代医学主要针对脑血流减少,脑水肿,降低血液黏稠度,采用手术方法,但疗效不十分显著。笔者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本病,通过对68例患者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資料与方法    本组48例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40~50岁6例,50~60岁28例;60岁以上14例。其中完全偏瘫8例,不完全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1例均为我院近年来临床诊断宫外孕的住院病例,其中B超确诊并经手术证实者50例(82%)。年龄23~40岁,平均28.5岁。B超不能确诊11例(18%),保守治愈。仪器:SIN2035型黑白B超仪,3.5MHz阵线探头。非急诊病例均在膀胱充盈后检查。  密切结合临床依据:①多数有停经史;②急性发作多见持续性下腹疼痛,可伴内失血表现;③中小量阴道出血;④下腹或盆腔包块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测定对诊断结核性胸液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结核性及癌性胸液TNF-α测定。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TNF-α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是85.3%,特异度是83.3%。结论:TNF-α测定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 结核性 胸液 诊断     资料及方法    2006年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收治失眠患者50例,男14例,女36例,年龄35~69岁,平均43岁。初次发病32例,复发18例。肝郁化火型28例,表現为不寐,烦躁易怒,不思饮食,咽干口苦,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心脾两虚型14例,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心胆气虚型8例,表现为不寐,心悸多梦,胆怯易惊,气短乏力,小便清长,舌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薄层细胞涂片法(TP)免疫细胞化学对浆膜腔积液中细胞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浆膜腔积液进行常规HE染色,采用TP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癌胚抗原(CEA)、上皮抗原(EA)、间皮细胞(MC)、钙结合蛋白(Cal)、角蛋白(CK)、CD56、白细胞共同抗原(LCA)、CD68等的检测。结果:42例腺癌中90.5%CEA表达阳性,95.2%EA表达阳性,4.8%MC表达阳性,4.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