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脑血栓形成48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__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血栓形成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祖国医学称之为“中经络”,本病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现代医学主要针对脑血流减少,脑水肿,降低血液黏稠度,采用手术方法,但疗效不十分显著。笔者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本病,通过对68例患者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資料与方法
  
  本组48例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40~50岁6例,50~60岁28例;60岁以上14例。其中完全偏瘫8例,不完全偏瘫38例,共济失调2例。患者均以病史、临床症状、典型体征及CT扫描为诊断依据。
  治疗方法:以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为原则,方剂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如下:生黄芪40g,当归20g,川芎20g,红花10g,丹参25g,地龙15g。临床加减:头痛加石决明,眩晕加天麻、钩藤,口眼歪斜加僵蚕,言语不利加石菖蒲。水煎,每日2次口服。
  针灸处方:上肢泻肩禺、外关、合谷。下肢泻三阴交、对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采用平补平泻法。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肌力>4级,语言流利,行走自如,生活能够自理;②显效:肌力>2级,症状明显改善;③好转:肌力增加,体力部分改善;④无效:症状体症无改善。
  
  结 果
  
  治愈24例(35.3%),显效26例(38.2%),好转16例(23.5%),无效2例(3%),总有效率97%。
  
  讨 论
  
  本病多发于老年,与肾气衰弱阳气不足有关,从临床上看脑血栓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麻木、畏寒,乃一派气虚血行痹阻肢体,失于温煦之象,故认为气虚衰弱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气虚血瘀、经脉瘀阻为主要病理机制。因此,针对病机采取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法治疗。
  方剂中生黄芪补气助阳为主药,辅以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佐香附行血中之气,诸药同用共奏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效。
  取穴中合谷与三阴交相配,具有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效。曲池、肩禺、委中、风市、环跳、阳陵泉等穴,施以平补平泻法,虚实证均可应用。在治疗中注意一般在强直性瘫痪多用泻法,在迟缓性瘫痪中多用补法。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2000年3月~2006年12月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415例,男21例,女37例,年龄<50岁38例,>50岁的20例。中毒农药:乐果12例,氧乐果16例,敌敌畏4例,对硫磷(1605)8例,内吸磷(1059)7例,甲胺磷5例,马拉硫磷2例,不详4例。服药量 60~300ml,就诊时间15分鐘~7小时,死亡时间1小时~12天。  死亡原因及情况:见表1、表2。   
期刊
HBV宫内感染的阻断    孕前接种乙肝疫苗(HBVac):婚前常规筛查,HBsHb阴性妇女,孕前接种HBVac可打破HBV夫妇→母婴→人群传播链,从而有效防止宫内传播。  孕期常规筛查:孕早期检测发现HBs阳性,若同时存在先兆流产、TORCH感染等HBV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早孕妇女可考虑终止妊娠。  孕晚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自孕28周起,每4周肌肉注射HBIG 200IU,有效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例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黄葵胶囊,监测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血液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PT、APTT及缺血脑组织中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PI指数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阻力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醒肝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结论:醒肝利水汤能明显改善肝功能,纠正低蛋白血症,消退腹水。其疗效肯定,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醒肝利水汤 肝硬化腹水    资料与方法    1999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160例,治疗组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25~72岁,平均46.3岁;病程0.5~14年,平均4.56年。既往均有明确的肝炎病史(其中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三针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三针疗法”是指采用髋关节周围敏感点注射、股动脉注射、关节腔注射。结果:药物直接作用于缺血、痉挛、粘连、坏死组织,达到口服药物不能达到的疗效。结论:三针疗法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少、起效快、效果好,避免了长期口服药对胃肠损害及手术治疗的再损伤。  关键词 三针疗法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血液循环障碍 敏感点 股动脉    资料及方法  
期刊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米非司酮 氨甲蝶呤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应用米非司酮+MTX+中药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60例均为住院病人,均为自愿同意用本方案,并签治疗同意书。年龄18~34岁,平均26岁,有停经史50例,停经30~50天。无停经史伴阴道出血10例。  临床表现:①无症状根据超声检查及血β-HCG诊断。②轻度腹痛肛门下坠伴阴道出血。③尿HCG(+)。  用药指征:①生命体征平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川芎嗪联合硫酸镁应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情况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联合硫酸镁对改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水肿、尿蛋白等症状疗效显著。  关键词 川芎嗪联合硫酸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资料及方法    2005年3月~2007年8月收治妊高征患者60例,均按照《妇产科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99年以来,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35~72岁,病程1~3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水肿症。其中急性胃黏膜病变15例(10例为药物所致),胃溃疡出血3例,门静脉高压2例。12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40 mg推注或静滴,补充血容量,冰盐水洗胃或经胃管灌注凝血酶原,口服去甲肾上腺素、云南白药等得以止血。8例经上述治疗后效果较差,输血后方得以止血,在止血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目前医院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菌群种类及药敏结果,为系统规范的综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肛门指诊按摩前列腺,用无菌棉签取标本。结果:目前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菌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草绿色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药敏试验表明,对上述菌群敏感的药物依次为: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曲松钠、喹诺酮类虽可应用,但耐药性已比较严重,大
期刊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喉的黏膜炎症)是小儿多发症。在气候骤变时更容易发生,其病原体多为病毒。但是,很多小儿急性传染病的早期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因此必须提高警惕,避免误疹。上呼吸道感染,一般起病急、发热高、鼻塞、干咳、喷嚏、流涕、咽痛或腹痛。在治疗方面,可服用中药制剂,如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片等。咽痛可用喉症丸、蛾喉宁片。鼻塞严重时,可少量用1%麻黄素滴鼻液,体温很高时,可适当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