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发展 提升数学素养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q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低年级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国家在学校开设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要求教师要将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作为工作重点,围绕这一重点开展各项工作.教育背景不断变化,我国加快新课改进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先进理念,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具备数学素养.本文具体分析了中低年级计算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问题.
  【关键词】中低年级;计算教学;数学素养;有效性;课堂最优化
  教师要将计算教学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提高自我意识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专家学者在设置数学教材时已经渗透了相关理念,教师需挖掘教材,实现数学教学最优化.计算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做好计算教学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各方面能力.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教学质量、教学评估之间息息相关.原有教学模式过于落后,教学方式不具有先进性.我们必须摆脱原有教学束缚,实现升华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计算教学工作,保证数学教学质量.
  一、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教育问题,国家提高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为各类学校制订了数学课程标准.教育为社会提供人才,学校必须落实国家政策.要不断改变落后的教育思想,突破教育枷锁,实现自我升华与进步.著名教育学家认为数学是我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工具,其具有实用性,计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计算教学借助数学模型展开教学,学生通过模型更加直观了解数学知识,模型可以描述自然、社会现象,具有有效性和先进性.另外,計算是数学活动中的一大重要因素,计算为活动提供物质支撑.我们可以发现中低年级的教材以计算为主,这一设置尊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计算教学能够保证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另外,开展计算教学一大重要目的是为了从孩子做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形成数学素养.相信学生在计算教学中能够保持严谨的态度,具有较强的反应能力.
  二、中低年级计算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今中低年级计算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在于教师教学方式过于落后,学生通过机械练习难以保证课堂质量.现有教学水平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受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不具有先进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不重视过程,学生受教师教学方式影响较大,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也难以找到学习技巧.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学生身上,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采用老旧的学习方法开展教学工作,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陷入学习的恶性循环.家长和教师不懂得去激发学生的行为,不允许学生犯错,不懂得运用言语鼓励学生,学生缺少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保证学生学习效果,难以形成逻辑思维能力,也不具有较好的数学素养.现有情况下数学课堂不具有有效性.
  三、如何实现计算教学最优化
  (一)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兴趣能够引导学生快乐学习,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另外,教师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事实证明,学生在小组学习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习效果较好.教师要懂得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合理设置小组成员.小组成员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教师为小组成员下放计算任务,进行各小组之间的比拼和小组成员之间的比拼,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缓和课堂气氛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另外,教师要保证训练方式的多样化,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快乐学习.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好的习惯能够影响人的一生.根据学校计算学习数据调查显示,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粗心大意,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看错题目、抄错数字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要具体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对学生提出影响要求,纠正学生行为,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细致、格式规范的习惯.
  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格式规范、书写正确的重要性,教师要意识到习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勿操之过急.教师要关注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题目,研究题意,正确书写数据进行计算,从而保证学生解题的准确性.
  2.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
  检查验算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找到自身问题,形成良好的验算习惯可以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教师要在课堂计算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在这一时间段内不断反思自我,找到自身的不足,促使学生养成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
  四、结束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向学生提出硬性要求.另外,教师要意识到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不断发挥能动性保证教学训练方式的多样化,坚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的教学目标,发挥兴趣的作用.教师要将时间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养成独立思考、自觉检查验算的习惯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保证数学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陈秋.浅谈如何在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9):87-89.
  [2]山丹.中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112-119.
  [3]邱云岳.校园数学建设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1(6):50-52.
其他文献
【摘要】一直以来,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小学数学只是抽象的符号、冰冷的数字、严谨的概念、固定的公式和“耀武扬威”的习题.殊不知,正是这种“想当然地认为”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效率低下.事实上,数学课堂原本应该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有源头、有来龙去脉的思想的传承.基于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渗透五彩缤纷的数学史,让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遇见”多姿多彩
【摘要】针对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感到知识枯燥、无趣、难以理解、不会运用等问题,结合八年级学生特点,笔者设计的这节课“数学活动——测一测、拼一拼、折一折”采用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发现、小组合作、小组展示等环节,使不同的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收获,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良好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原理,在合作交流和小组展示中再产生新的体验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因为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载体,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数学;生活情境  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和兴趣至上的阶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形象、
【摘要】近年来,高考试题稳中求新,稳中求变,体现重基础、重能力、重素质的时代特色,根植教材,变式提高,灵活应用的特点日趋明显.因此,教材是高三数学复习的“原装”材料.教学实践证明,高考数学复习应回归到教材中去.  【关键词】高考复习;回归教材  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教材是学生获得最基本知识结论的原始教本,是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积累组成的知识整体.高三数学复习应立足教材,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公
笔者工作以来,一直担任低段教学任务.有了大循环的经历后,重新站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在低段教学中,忽略了很多的东西.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一、一年级教学内容真的很简单吗?  一年级上册,特别是前四个单元,在教学中总觉得很简单,对于这部分知识要用一个什么样的度来教呢?  在教到二年级的统计时,笔者是根据书上提出的要求让学生来分一分.但教材上将图中的树叶分在3个盘
让学生做题既对又快是每位数学教师的一个梦想,然而事实却让教师深感遗憾:学生对某些数学题目做了又做,结果还是做错了.如此拼命地解题,为什么教学效果还是不佳呢?究其原因,關键在于他们做错的题大部分为数学中的“易错题”.作为教师,都知道解一道有代表性的题可以让学生掌握解其他题的思路与方法,对学生来说,掌握一种方法比做一百道题更为重要.因此,在范例教学中应让学生解易错的有效题,并教会学生分析解答错误的原因
数学因运动而充滿活力,数学因变化而精彩纷呈.动点问题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以动点几何问题为基本框架而设计的题目,可谓璀璨夺目,精彩四射.有些动点问题,题目条件中未出现圆的字眼,学生很难想到用圆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知晓隐含圆的常见情况,通过观察和思考,异中求同,发现隐含的圆,进而用圆的知识来解决,有时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构造思想方法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尤其在解决繁难的数学问题时,如能根据具体问题恰当运用构造法,那么就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问题迎刃而解.本文将重点阐述构造法的理论简介及应用:如构造函数、构造方程、构造几何图形等.  【关键词】数学解题;构造法;数学问题;应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构造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数学思想方法,在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内积向量空间中任意两个线性子空间的投影与反射乘积的可交换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等代数;实例探究;创新能力  高等代数是高等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以及统计学等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空间直观、运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鉴于其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学生很难真正领会到代数的思想方法,更不
【摘要】相较于初中数学而言,高中数学有着更高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这使得高中数学题目难度较高,再加上高中数学题型众多,高中数学教师的解题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而解题策略是解题思路的载体,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传授多样化的解题策略.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高中數学解题过程中的策略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