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诱剂在弥渡县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弥渡县蔬菜生产的主要害虫有小菜蛾、斜纹夜蛾,在生产中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化学防治,导致害虫抗药性强,防治困难。应用昆虫性诱剂进行了连片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应用性诱剂方法在成虫羽化期间可诱杀大量雄蛾,使田间雌雄比例失调,有效减少了雌雄之间的交配行为,降低了成虫的自然交配率,造成下一代虫口密度大幅度下降。
  关键词 性诱剂;蔬菜小菜蛾;斜纹夜蛾;防效;云南弥渡
  中图分类号 S436.3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093-01
  弥渡县是云南省16个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也是全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6 666.7 hm2,复种面积1.1万hm2,年产量60万t,年产值12 亿元,产品合格率96.5% 。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县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病虫草害也日趋严重,全年发生面积2.7万公顷次,其中害虫发生面积1.6万公顷次。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和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是为害蔬菜生产的主要害虫。为防止这2种鳞翅目害虫的危害,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杀虫剂的广泛、大量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1],严重影响农产品安全。
  性信息素不仅可以对种群进行预测预报,还能通过诱杀和干扰交配等方式降低田间种群密度,控制害虫的危害[2]。性信息素具有无毒、无污染、不伤益虫等优点[3],应用性诱捕器诱杀小菜蛾,控制效果达70%以上,大大减轻了危害[4-5],减少了农药使用,日益成为重要的绿色防控的核心技术[6],在蔬菜害虫综合治理方面显示出强大的潜力。本文研究了斜纹夜蛾、小菜蛾蔬菜两大害虫性信息素在弥渡县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昆虫性信息素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区设置在弥城镇双海村委会舒家营、吴小营、李官营常年蔬菜连片种植区,性诱剂试验区总面积为13.33 hm2。
  1.2 试验材料
  小菜蛾、斜纹夜蛾性诱剂及诱捕器,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提供。试验作物为十字花科、豆科、茄科、葫芦科、菊科等蔬菜。
  1.3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3月10日至7月3日进行。试验设防治区、对照区2个处理,2个试验区相距500 m。试验区:小菜蛾性诱剂试验区针对十字花科蔬菜,设水盆诱捕器45个/hm2,诱捕器高于作物10~20 cm[7];斜纹夜蛾性诱剂试验区重点针对豆科、茄科、葫芦科、菊科等蔬菜,设诱捕器15个/hm2,诱捕器高于地面1.0~1.5 m[8]。每个诱捕器放1枚诱芯,每30 d换1次诱芯,诱芯在害虫初发期放置,共放置小菜蛾诱捕器600个、斜纹夜蛾诱捕器200个。对照区:放置小菜蛾诱捕器4 个、斜纹夜蛾诱捕器4个,对照区常规管理。试验期间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调整诱捕器高度、加水换水、清除诱蛾等,为提高农民使用能力,试验区定期开展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性诱剂使用技术培训会。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1.4.1 诱蛾量调查。试验区固定调查4个诱捕器,与对照区同期调查,每7 d调查1次,记录每个诱捕器诱蛾量,并清理死虫。
  1.4.2 田间幼虫虫口密度调查。试验区和对照区各抽样调查10块田,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5株,记录各调查点幼虫数量。
  1.4.3 农民使用农药情况调查。在试验区和常规种植区各固定10户农户跟踪调查使用农药种类、施药次数、使用用量等。
  1.4.4 蔬菜农药残留抽检。采用农药残留速测法在试验前和试验结束抽检试验区和常规种植区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各试验区取10份主要种植蔬菜品种进行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诱蛾情况
  从调查结果(平均每盆或每瓶每7 d诱蛾数)看,试验区小菜蛾每盆诱蛾量最高235头,平均63.95头,对照区最高诱蛾758.5头,平均221.57头;试验区斜纹夜蛾每瓶最高诱蛾量64.5头,平均23.33头,对照区最高诱蛾量1 124头,平均404.87头。小菜蛾虫口减退率为71.14%,斜纹夜蛾虫口减退率为94.24%。防治区小菜蛾、斜纹夜蛾成虫发生量维持在一个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2.2 幼虫情况
  從田间有虫株率和幼虫量调查看,试验区与对照区的小菜蛾、斜纹夜蛾数量差异不明显。综合分析原因认为是常规区农户用药频繁及用药量大,控制了田间幼虫基数,因而差异不明显。
  2.3 农药使用情况
  防治蔬菜害虫农药使用情况调查表明,试验区15 d用药1次,对照区7 d用药1次,试验区单季蔬菜平均用药次数减少4次,每次減少农药投入和用工480元/hm2,节约农药
  (下转第97页)
  (上接第93页)
  使用成本2 040元/hm2,扣除性诱剂使用成本615元/hm2,单季蔬菜平均节约农药使用成本1 425元/hm2。
  2.4 农药残留
  经检测蔬菜农药残留蔬菜合格率试验前为96%,试验3 个月后试验区合格率为99.6%,对照区为96.2%,性诱剂试验区蔬菜合格率明显提高,较对照区高出3.4个百分点。
  2.5 经济效益
  试验区单季蔬菜平均减少用药次数4次,减少农药投入和用工每次480元/hm2,节约农药使用成本2 040元/hm2,扣除性诱剂使用成本615元/hm2,单季蔬菜平均节约农药使用成本1 425元/hm2,试验区累计节约农药成本19 000元。试验区蔬菜合格率明显提高,增加了农户收入,保障了消费者的消费安全。通过试验有效控制试验区内小菜蛾和斜纹夜蛾的种群数量,从而降低田间虫源基数,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蔬菜农药残留,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绿色防控。   3 结论与讨论
  应用昆虫性诱剂防治蔬菜害虫技术必须选择具有一定种植规模和面积的蔬菜地,面积越大,防治效果越好。在防治区加强培训,增强农户区域控制理念,强调社区病虫综合防控是应用推广的根本出路。“性诱”技术,主要针对一定范围内害虫成虫的控制,由于成虫具有迁飞性,活动范围大,在一定区域内对相应的蔬菜造成危害。因此,性诱技术就是害虫的区域控制技术,只有区域内的农户都参与,才能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持续控制是充分发挥“性诱”技术的防治效果的关键。由于“性诱”技术主要是防治蔬菜害虫成虫,而成虫具有一定的迁飞转移能力,具有不确定性,对蔬菜造成危害的是幼虫,诱杀成虫后的防治效果有明显的滞后性,只有大量地持续诱杀成虫,大幅减少成虫的种群数量,田间幼虫量才会持续减少,危害也才能降低。从该试验可以看出,试验1个月后,田间成虫数量明显减少,蔬菜危害症状减轻,显现出防治效果。因此,该项技术应用必须坚持使用一定的时间,最好是一季作物的整个生育期,从幼苗期开始使用,然后一直到作物收获,连作田块使用时间越长越好,控制的效果才能更加显著。
  利用昆虫性诱剂防治蔬菜害虫的技术,在应用中要注意关键环节推广到位。一是及时安放诱芯,安放时必须使用手套,不能裸手接触诱芯,避免人体气息干扰诱芯气味,诱芯使用时间以6周为宜,到期及时更换。二是诱捕器高度应随作物生长及时调整,特别是作物旺长期,调整频率要加大,小菜蛾诱捕器(水盆)随时保持比作物高出20 cm,斜纹夜蛾诱捕器高出地面1 m。三是小菜蛾诱捕器(水盆)补水及换水要及时,使用较为干净的水,添加适量洗衣粉,水面距离盆面2 cm,定期清洗水盆,保持干净,保证诱芯正常挥发气味诱捕成虫。
  4 参考文献
  [1] 尤民生,魏辉.小菜蛾的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76-204.
  [2] 李振宇,谌爱东,章金明,等.不同性诱剂诱芯对小菜蛾引诱效果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1,48(2):324-327.
  [3] 孟宪佐.我国昆虫信息素研究与应用的进展[J].昆虫知识,2000,37(2):75-84.
  [4] 侯有明,庞雄飞,梁广文,等.性诱剂对蔬菜大棚小菜蛾种群的控制效应[J].中国生物防治,2001,17(3):121-125.
  [5] 皇甫伟国,陈若霞,王扬军,等.几种性信息素对小菜蛾的诱集效果及田間防效[J].浙江农业学报,2005,17(6):395-397.
  [6] 夏敬源.大力推進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10):5-9.
  [7] 章金明,吕要斌,林文彩,等.小菜蛾性诱剂田间使用技术规程[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8):1265 -1267.
  [8] 章金明,林文彩,吕要斌,等.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斜纹夜蛾雄蛾的诱捕效果比较[J].浙江农业科学,2008,4(14):475-477.
其他文献
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往往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而现有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体系尚存在诸多不足,难以对海洋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有效应对。本文以应急管理体系、应急技术体系、应急能力与队伍体系等方面为切入点,展示了我国海洋环境应急响应体系的现状,剖析了目前存在的"体系散、支撑弱、预警差、能力低"等主要问题,并对体系建设提出了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构建应急响应网络、完善风险源排查和数据共享机制、构建技术保障
通过对不同水平举重运动员大强度力量练习后,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差异的观察,表明大强度运动后,高水平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的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均明显升高,但高水平运动员的血
摘要 马铃薯因其营养价值高、耐储藏而深受人们喜爱。通过设置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不断优化马铃薯氮肥适宜用量,为今后高产、经济、环保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马铃薯的株高、长势、单株结薯重和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在中上等肥力地块施用纯氮189~270 kg/hm2,可获鲜薯产量30 833.33~32 483.33 kg/hm2,氮肥施用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产量下降。在该试验条件下,基肥施
3月20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2018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发展”“加强散煤治理”“优化能源结构”“开展中央环保
英语的句子结构常式与汉语的句子结构常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语以主谓句为主,汉语则侧重主题句.本文试图从"形合"与"意合"角度并通过对英汉句子结构常式的分析、主语与主题
近年来,主要是靠着"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即"原料来自国外,产品销往国外"的经济模式,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许多中国人也为此沾沾自喜。但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忽然发现,中
期刊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大班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适应了现代科技、我国高等教育和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存在一些弊端,基于教学目标和学对象的特点,设计出能确保教学方法、
一、汉字识别技术的应用价值汉字识别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把纸质档案上的固定信息变成可以被检索利用的活信息,为文本数据管理技术提供丰富的数据源首先,
研究新型杀菌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水稻纹枯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用量750 g/hm-2的效果较好,防效达82.15%。
<哈克贝利&#183;费恩历险记>是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本文分析了哈克贝利芬逃亡路线中的陆地与河流的象征意义,解析了小说的自由主题.为今后的研究这部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