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段目标构建“读”的策略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wor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让学生了解课文是如何传递信息、如何表情达意、如何遣词造句的,不具备一定的阅读策略不可能实现。如何结合课文的阅读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策略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教学片断中得到启示:
  
  一、把握学段目标。交给学生的阅读策略必须好用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为例,片断一: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再次读课文,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都发现了,课文2、3小结就是写石榴的——生长过程。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过程吗?这次老师还要比一比谁能说得最简洁。给点提示,只要说清,这是在什么季节,石榴怎么样了,就可以了。同桌之间讨论讨论,看看谁的速度最快。(生讨论)谁来说说?
  生:先是春天,石榴抽出了新的枝条。(饰指导“抽”字的写法)
  师:她刚刚说,“石榴抽出了新的枝条”,老师可以简清地说——抽枝。(板书:抽枝。)春天,仅仅是抽枝吗?有补充吗?
  生:还长出了新的嫩绿的叶子。
  师:看看老师黑板上归纳的规律,能说得更简洁些吗?
  生:长叶。
  师:多好呀,看,他发现了这样的规律。(板书:长叶。)
  生:到了夏天,开花。
  师:最后一个季节呢?
  生:果实成熟了。
  师:现在,你能连起来说说石榴生长的过程了吗?
  生:石榴在春天抽枝、长叶,在夏天开花,秋天的时候果实成熟了。
  师:真好看来2、3小结的意思,你们已经读懂了。
  获取信息、概括总结是最基本、最实用的阅读能力。上面的教学片断不但将此项能力作为教学内容之一,还采取了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信息提取和内容概括难度较大的训练点上,有意巧搭“脚手架”,帮助学生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先是示范引路,当学生引用课文中的语句说出石榴顺天的生长过程是“石榴抽出了新的枝条”时,教师借此总结成“抽枝”,为后续学习中的自我概括做了很好的示范;再是引导模仿,当学生说出“还长出新的嫩绿的叶子”后,教师立即提醒学生按“黑板上的规律”来说,于是,学生经历了从“长出了叶子”“长出嫩叶”到“长叶”的选取、提炼、定型的语言训练过程;然后是自主提取,经过以上两个步骤,学生摸索到了相应的语言规律,积累了相应的语言经验,也就会用“抽枝”、“长叶”、“开花”、“成熟”权释了石榴的整个生长过程。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完成了这一环节的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从中收获了提取信息、概括大意的阅读方法,把握了中年级的学段训练目标,为今后的话文学习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二、把握学段目标,交给的策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心理
  
  阅读的方法指导切忌所有的学段概念化、一般化,要体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段的特点。让学生学得了,用得上。
  片断二:
  师:这小喇叭呀,那会是怎样一番热闹的景象呢?让我们再去看看石榷花,自己读读画线的句子。
  (让学生自由读画线句子:夏天到了,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就挂满了枝头。)
  师:石榴花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石榴花是火红的,越开越盛,不久,它的枝头就长满了石榴花。
  师:花越开越密,这花显得怎么样啊?
  生:越开越密,把花写得非常的拥挤。
  师:课文说这花显得非常的——
  生:多。
  师:还用了一个很形象的词——
  生:火红。
  师:是的。那么,“火红”这个词给大家呈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石榴园里一片连一片,满眼火红火红的,像天边的火烧云一样漂亮。
  生:我仿佛看到了就像作者描写的石榴园,石榴火红火红的,就像一把把大火一样。
  所有的“教”都是为着“学”,教学方法实质上是“教学生如何去学的方法”。教学的方法尽管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一个基点,那就是儿童的学习需要。上述就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从一句话中抓住最关键的词语“火红”,作为想象的“支点”。再启发学生从“火红”想开去。于是,学生在调动与“火红”有关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同时。唤起丰富的表象和联想。形成一幅幅形象、生动、鲜活的画面,最后通过朗读把文字的形象美、情感美和韵律美传达出来。
  像这位教师那样应对课堂的现场,恰到好处地运用教学方法。应是我们教学的一种追求。
其他文献
每年,教师都会带着全班同学在校园参观、解说一番—一从校门口到操场,再到教学楼,最后到教室;要么让学生去选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学生仔细地观察、记录。然后,教师让学生以《校园一角》《我爱校园》习作。虽然老师对景物都一一介绍了,但是学生写出的作文却令人不满意。他们不是记流水账,就是孤立地写一处景物:一是流水账似的,从校门口写到自己的教室,没有一处具体,文章重点不突出。二是指代模糊(不具体),令人费解。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组织教学,是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展开有效教学的保证,笔者就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  一、探寻学习活动的“源头”,实现知识结构的质变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能否主动建构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取决于原有
期刊
[案例一]  某次参加特级教师的观摩课,《乘法运算定律》中的交换律。在巩固环节,有如下一题:先让学生计算72×204,再进行验算。学生计算、交流汇报后,有一生的计算结果是13686,教师补充了一个问题:还有谁的结果是13686,这样的结果对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思索后,生甲:我从因数的尾数看,2×4=8,积的尾数应该是8,而不是6,所以这个结果不对。生乙:我从估算角度看,把两个数都估小,72估
期刊
犹太人询问上学归来的孩子的第一句是“你问老师什么问题?”而中国的家长问的第一句是“你今天记了什么知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更新提问意识,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优化提问质量。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紧密配合,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根据课程改革的
期刊
众所周知,每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都会面临同样的困惑,就是面对有着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甚至包括不同的教育基础的各式各样的学生时,觉得力不从心,因为当面对着自己的学生时,除了年龄的基本一致外,其他方面差异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会愈发的凸显,成为一线教育者的痛楚。教育要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个个体的终身发展,使得学生能跑的跑,能飞的飞,每个学生都能突破自我。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讲,更多的需要关
期刊
一、粟例    那是期中考试后的一个早上,像往常一样下早读的铃声响过,我走出所带的高二(1)班教室,这时一名叫向南(化名)的男生,跟在我后面急切地说:“老师,我有事想要跟您说。”我随口答道:“说吧!”他说:“老师,我听不下去课了。”我问:“为什么?”他说:“我上课根本听不进去,一上课满脑子都是想不通的问题,思想无法集中。总之,看到什么都要想为什么,脑子里不停地冒出很多问题,上课老师说什么根本听不进
期刊
童话,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文学体裁之一。在童话世界中,小鸟会说话,铅笔会流泪,太阳会眯眯笑,北风会发脾气……如此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形式塑造出深受学生喜爱的形象。孩子们喜欢读盘话,因为童话世界里有五光十色的童心世界;孩子们乐写童话。因为那符合他们的思维。他们要借自己的幻想,写出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实现心中的某种意愿。如何别具一格地写出童话故事呢?还是基于学生的丰富想象。    一、津津有味品童话
期刊
地理是生活中的科学,具有动态性、地域性、空间性、综合性等独特的学科特点。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下面,利用《多民族大家庭》一课教学实例,对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方式进行浅析。  本节课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内容十分丰富,所需识记的知识点也很多,其中很多民族的分布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特点,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了“你评我改”的互动评改法,积极构建学生在作文评改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一)做好“互动”预备    1,动员。
期刊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针对课程改革的大趋势,我校适时地提出了“学做导合一”的教学模式。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运用“学做导”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呢?以下我就结合自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来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学做导”。    一、教学是双向的,是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