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钳工教学工作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ingl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钳工技能是机械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但要学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思考,笔者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应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
  
  笔者所在学校为职业教育类学校,学生素质和普通中学相比,差距较大。对机械专业而言,学生基础多数较差,且有一定的厌学情绪。
  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有效实用的专业技能,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作为职业学校学生,练好专业技能,既是其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特征,也是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钳工教学时,笔者并不是上来就把学生带到钳工车间开始讲解,而是先开一个动员会,强调上述观点,使学生认识到钳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学好练好钳工技能。
  
  二、分解钳工实训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光知道了“为什么学”还不够。由于平时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如果仅有一个总体实训目标,学生对自己每次课程必须达到的技能练习要求不够清晰,缺乏紧迫感,新鲜劲一过,又会懒懒散散。因此,有了掌握钳工技能的愿望,还要让学生对总体实训学习的内容,各阶段必须要掌握的技能目标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在何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技能。
  具体来说,在开始练习前,笔者将以前的同学参加技能鉴定的工件展示给同学,从工件的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精度、加工的方法与过程、考试工时几方面给学生进行分析,先让学生初步对他们应掌握的钳工技能有个总体了解,然后把从开始实训到参加技能考试之间的时间进行分配,指出在每个时间阶段内要掌握的技能。学生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后,练习起来时间观念就会增强。
  
  三、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础
  
  基本操作技能是专业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这些动作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渐地熟练掌握。在学生开始练习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问题。当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随着练习的深入,动作连贯,协调一致,不再需要时刻注意就能持续稳定正确的操作,教师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其中的锯割和锉削又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以锯割来说,许多学生刚开始可能并不是太重视,凭着一股冲劲,一口气锯下去,不一会儿就累的胳膊、手发酸,锯出的锯缝歪歪斜斜,参差不齐。实际上,正确的锯割动作,从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锯弓的握法,站立的部位,身体与胳膊运动的配合,用力的速度与大小,眼睛的注视部位都密切相关。学生刚开始要对这些方面反复练习,逐步加强动作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并且随着大量的练习,逐渐提高锯割的精度,减少为下道锉削加工所留的余量。
  
  四、培养感觉技能,锻炼反应能力
  
  感觉技能是指与感觉器官的敏锐程度有关的技能,不同专业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在钳工技能实训中,仅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钳工的操作主要用手来完成,培养出一定手感尤为重要。感觉是否正确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质量和速度,体现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对初级技工考核而言,加工的尺寸精度通常也要控制在丝米级。学生要对自己的下手有一定分寸。
  
  五、注重综合操作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课题练习
  
  在学生熟练地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这种训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
  
  六、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
  
  无论是单项操作技能练习,还是综合操作技能训练,在每次实训时都要建立一个评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标准,可以了解实训的要求,教师利用这个标准,方便对学生的技能水平作出评价;学生发现自己技能的不足,立即改进,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予以肯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还应注意利用技能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加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提高学生积极性。
  
  (作者单位:河北承德高级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期刊
文中作者就加层技术方案进行了对门式刚架柱脚节点连接构造、钢柱及钢梁的安装、施工期间防水措施、施工期间对原建筑物的防护措施分析.
中职学校“双师素质型”教师是指既有教师资格职称又有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即“教师资格职称 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双师素质型”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职业学校加强“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设,越来越为迫切。  一、“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多数是从高等院
期刊
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成为影响和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兴起和网络化进程的迅速推进,社会更需要多层次的合格人才。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而言,如何把握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良机,在信息化背景下走自主创新之路,适应IT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是目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谈一谈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信息化背景下中
研究由单根Euler Bernoulli梁方程描述的柔性结构振动系统的最优指数 .控制力由正比于角速度的弯曲动量和正比于速度的剪力组成 .通过对系统的特征值和特征元的探入研究 ,证
以内蒙古茅荆坝隧道为工程背景,在广泛获取国内外地下工程施工专家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开挖过程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首先,开发研制了非线性有限元程序USEP2D,可视化地
电工电子是电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要让职专生实实在在地掌握电工电子知识,就要结合电工电子的课程特点及职专生的心理、认知发展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发挥教师促进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教师应成为学生发展的促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证明了对Hilbert空间中具无界控制线性系统 ,控制系统指数能稳 ,任意初始状态处容许控制集非空 ,和某Riccati方程或LQ问题可解三者之间也是等价的 .这一结论不需要任何假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