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萍的追梦之路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兰萍,女,中共党员,1968年6月出生于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白茨滩村,高级教师。现任教于白银区白茨滩小学,兼任白银市残联肢残协会副主席、学习报社特约编辑。曾获甘肃省“园丁奖”、“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自强模范”、甘肃省“十大杰出残疾人”、白银市“十佳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
  6月的一个下午,黄河岸边的白茨滩小学沉浸在蝉声阵阵的炎炎酷暑中。
  花园式的校园,两排瓦房,琅琅书声。架着双拐,戴着眼镜,身着白衬衣的张兰萍走出办公室等待着记者来访。
  自强,执著,好学,爱心……和张老师握手的那一刻,这些从侧面得到的零乱的信息一时间无法于眼前的张兰萍对接起来。
  要自己端起自己的饭碗
  张兰萍1岁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不能行走。“小时候我一直坐在家里的炕头上,透过窗户的玻璃,看着妈妈从厨房端着饭给我送过来。”张兰萍回忆起当时候的情景,“在那个时候我就想,什么时候我能自己端上自己的这碗饭。”
  在她6岁的时候,有一次,村里在演戏,其他小伙伴都跑去看戏,而她只能无奈的面对小伙伴远去的背影。她哭着闹着,一定要妈妈带她去看戏,这次妈妈带她去了,但倚在母亲怀里的小兰萍被母亲咸咸的泪水浸透,这一刻,她想:“人活着不该去拖累别人”。
  眼看着别人都上了学,小兰萍也向父母提出了上学的要求,但对行走不便的张兰萍来说,上学是一件奢侈的事。但是身体的不便和父母的反对,却都没能阻止小兰萍对知识的渴望,她开始了自学。旧报纸、旧杂志、小伙伴们用过的旧书,成了张兰萍仅有的学习材料。
  “在我童年的生活中,有一个自始至终陪伴我的小伙伴。我叫它小喇叭,那是哥哥送给我的一个小收音机。我经常通过这个收音机收听节目,学习语言,它的存在,帮助了我的学习,排解了我的寂寞,是我在那段时间最为依赖的。”说起这个收音机,张兰萍老师的眼里露出了异样的神采。
  就这样,只上过不到半年学校的张兰萍硬是靠自学完成了所有小学课程。看着小伙伴们都去上中学了,张兰萍又一次焦急的在家里等待。有一天,张兰萍终于按捺不住心中对上学的渴望,背着父母,拄着双拐,偷偷地来到了张庄中学的校门前。
  张兰萍回忆道:“当我站在校门口的时候,学校的同学们像看怪物一样的围着我,铃声响了,学生才逐渐散开,在人群的最后,我看到了一个和蔼的身影,他就是当时张庄中学的校长张均永”。
  校长问她:“你在这干什么?”张兰萍回答说:“我要上学”。张校长愣了一下,随即带她到办公室,让她在那里参加了入学考试。“三天后,父亲跑回家告诉我,你考上了!随后,我拿着父亲递给我的5块钱,走向学校”。
  “那是我记忆中我拄着拐走得最快的一次。”张兰萍这样回忆道。
  上初中的时候,虽然学校离家不是很远,但这段路张兰萍也要走半小时左右,特别是下雨天的时候,乡村的土路,又泥又滑,张兰萍经常被滑倒在雨中爬不起来,甚至在雨中爬着前行。
  刚开始到学校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不免受到同学们的欺负。有的同学叫她“拐子”“瘸子”,有的同学关上教室的门,不让她进教室,更有同学抓来小虫子吓唬她。
  张兰萍说,她并不记恨同学的排斥和欺侮。她一如既往的学习,给家庭困难的同学一支笔,一个橡皮,在同学们上体育课时打扫教室等。同时还给班上其他同学充当起了小老师,渐渐地,同学们开始接纳了她。
  既然当老师,就一定要当好
  上了高中后,张兰萍依然成绩突出,但最终因为残疾人不能参加高考而无缘大学。“记得我走出校园时,许多亲朋好友都劝我留在城市。当时,也有公司聘我去当会计出纳,有影剧院招我去做售票的……正当我举棋不定,茫然不知所措时,我收到了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家乡小学校长的邀请:‘回乡下来吧,以你的特长,你会成为一名好老师的,这儿的孩子更需要你。’凭着老校长的真诚质朴的感情,凭着我从小当老师的夙愿,我毅然告别了城市的喧嚣,来到了这个学校,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张兰萍在她的文章《心灵深处的感动》中这样写道。
  来到学校后,她向校长提出了申请:不要工资,义务为学校当老师。那一年是1985年,她17岁。从此,她成了白茨滩小学的一名老师,如愿以偿的站上了讲台。这一站,就是28年,她付出了常人数倍的汗水和心血,然而正是这种付出成就了她不平凡的教师生涯。
  这难道是命运的安排吗?拥有好学的天性的她,却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如愿以偿的走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讲台,却只能架着双拐来描绘人生蓝图。不服输的张兰萍并不在意这些,正如他在日记中写道的“即使翅膀断了,架起双拐同样能够飞翔。”
  张兰萍刚到白茨滩小学时,学校的情况很特殊,学生多达580多人,但是学校的老师只有12名,学校教师都“包班”上课。张兰萍一到学校就带上了数学课,同时还带其他年级的自然,思想品德,美术课等。
  “刚来的时候,张老师是没有工资,义务代课的,但从来没听到张老师有何怨言。”学校的一位老教师张兴永说。这种状况持续了整整3年。
  在张兰萍当老师的最初几年,家里人也不支持。“家里人因为我身体不方便的原因,一直不支持我上学,也不希望我出来工作挣钱。”但张兰萍一如既往的坚持着,因为她始终有一个信念:自己有幸走上了讲台,就一定要做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直到有一次她的学生张文坤的习作《我爱家乡的黄河》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奖,“这时候,家里人才开始觉得,我也可以在自己的事业和岗位上做出成绩,作出自己的贡献,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她真是一心扑在了教学上。把什么都给了学生。”她的一位同事这样评价道,“由于回家不便,张老师一直住在学校。不管是正常上课还是放学后或节假日,张老师经常辅导学生。”
  张老师曾经带过一个叫赵有强的学生,他家境贫寒,无人看管,性格内向,经常逃学或者旷课。他成为其他老师认为不可改变的一个学生。无独有偶,在五年级时,张兰萍成了赵有强的班主任,从此,每次赵有强出逃,张老师总是拄着双拐艰难的在外面寻找他。   有一次体操比赛中,赵有强因为没有白衬衣,不想参加比赛了,张老师连夜托人带信给城里的亲戚买了一件白衬衣,第二天,当赵有强看到老师带来崭新的白衬衣时,跪倒在张老师的面前:“张老师,您太好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挣了钱,给您买好东西。”
  张兰萍此时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眼眶顿时湿润了。
  是好老师,更是好妈妈
  张丽珍是白茨滩小学的一名教师,也是张兰萍老师曾经的学生。她说:“张老师是个有着特殊魅力的人,她身上散发着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气质,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第一次见张老师是她到我们班来通知一件事情,当我听到张老师的声音时,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她的声音是那么美妙、那么富有感染力,就像母亲一样。”
  正是这样富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她的很多学生,虽然,有些学生并没考上大学,但他们很多人都从张兰萍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感恩,孝心,坚韧,执著……
  有一年,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报完名几天都没来上学。张兰萍私下进行了了解,原来这位学生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家里情况很不好。张兰萍就发动学生捐助这名同学,她自己也对这个学生多了一份关注。多年后的一天,一个年轻人捧着一束鲜花来到张兰萍的办公室,来感谢当年的好老师、好妈妈。
  让学生拥有爱心和孝心,热爱生活,关心他人,这些都是张兰萍所注重的。在她看来,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孝敬,其他的事都无从谈起来。
  谈起这些年自己最满意和高兴的事,在张兰萍看来,不是自己所获得了什么奖励,也不是自己取得了什么成就,而是自己教出来的几百名学生都懂得了孝敬父母,都拥有了一颗仁爱之心。
  一位家长说:“好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走在路上的姿势都跟别人不一样。”“在好老师的教育下,孩子经常给我们端洗脚水,现在,这样的事不太多了。”
  不知从何时起,无论家长还是孩子们,都亲切的称呼张兰萍老师为“好老师”,他们几乎忘记了她的姓氏。
  每当接带新班的第一次班会课,学生们总是争先恐后地说:“我总算做了好老师的学生。”“我妈妈说我运气不错,终于当上了好老师的学生。”
  在张老师的办公桌上,会经常出现这样的小纸条:“老师,今天小盼抬水时不小心掉进了水沟,全身都湿透了,你把它带到办公室拿出自己的衣服给她换上,又把他脱下的衣服洗净晾干,大家都商量着帮您做点什么。这是中午放学时我们给您捡的柴火,您晚上生生火,暖暖腿吧。”
  一位的学生给张老师写道:“好老师,您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您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我们就是您的孩子,等您老了我们都会像您关心我们一样,来服侍您,照顾您,现在就让我们叫您一声,老师——妈妈!”
  但实质上张老师从未让人照顾过,她只是一味地帮助别人。
  “张老师是一个相当自立的人。”2010年调入白茨滩小学担任校长的李凤有说:“我刚来这个学校第一次看到张老师的时候,是在一次中午,张老师拄着双拐,端着饭缸,正在往回走,我当时想上去帮忙,但被拒绝了。”
  李校长说:“我的办公室和张老师办公室在隔壁,三年来,我经常看到他拄着双拐吃力的打扫办公室和办公室前的空地,从来没叫别人帮过忙。”
  作文要真实,做人更如此
  谈起作文,张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一位村民找张兰萍来写一份生育申请材料,这位村民说,之前他找到村里的好几位识字人,写出的材料都被打了下来。
  “申请材料其实是简单的应用文。”写完材料后,张兰萍感概良多,也是这件事让她重视起了作文教学。那时候,她还是数学老师。
  后来,由于学校教师紧缺,她也教起语文来。从那时起,她就开始琢磨起作文教学方法来。她让学生从写话开始,写自己的心里话和想法。这样,学生也就有话可写,更为重要的是,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学生的真情实感,而不是假话空话。
  在张兰萍看来,“真情实感”是作文的核心,更是做人的核心。
  因此,她指导学生建立了一个作文“小金库”,让学生每天把一些好词语、好句子、感人的事例、感动的段落等收集到这个“小金库”里,成为以后写作文的好素材,也成为做人做事的一个参照。几年下来,写作文这个让无数学生头疼的事,成为张兰萍的班上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的事了。
  后来,张兰萍还在学校里建起了一个作文兴趣班,起名为“金星小作家”。张兰萍把平时学生写的好作文收集起来,推荐给一些学生刊物,参加各类作文比赛,这极大的激励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其实,这些都来自于张兰萍的探索。
  从张兰萍当老师起,她就在自己带的班上建起了班级图书角——“启迪图书角”。当时她的工资只有一百多元,她拿出自己积攒的两千元为学生买来了少儿读物,也鼓励学生们捐一些书,选派学生自己来管理。
  虽然张兰萍的学历低,但张兰萍的教学研究能力却丝毫不逊于那些大专甚至本科学历的教师。
  长期以来培养的自学能力和读书习惯让张兰萍拥有广博的知识,张兰萍认为,学习和阅读是搞好科研的基础,但这些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把一些理念和理论在实践去检验,在实践中得出的才是适合于学生的。科研不能与教学实际和学生脱节。
  张老师让人称道的不光是出色的教研能力,还有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张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校长李凤有说,“张老师有个习惯就是课前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在张老师的影响下,现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有了这个习惯。”
  在传递爱心之路上继续走下去
  张兰萍的事迹通过媒体的宣传,感染了许多人,一些慈善机构纷纷联系到张兰萍,不为别的,就因为张老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她的爱心善举。。
  2002年,张兰萍与广东,香港等地的慈善家们取得联系,在慈善家们的帮助下,在白银区水川镇成立了“黄河爱心基金”,9年来先后救助贫困学生、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家庭100多户,为贫困户助资建房2户、修缮房屋2户。
  当问起你为什么这样做时,张老师回答说:“没有理由,只是觉得他们需要帮助,我们应该帮助,帮助别人会让我感到开心。”
  她每逢“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就自己租车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为困难户送米面油、煤炭、衣服、棉被,电视等生活用品,救助医疗费、学费、生活费等,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并且还为水川镇麻林坪小学购置课桌,为白茨滩小学添置教学器材,设立了“黄河爱心基金”奖。爱心救助活动由白银区的水川镇、强湾乡辐射至会宁县、景泰县、秦安县、武威市等地。
  说起张兰萍所做的这些事,学区校长陶维生用三个“热爱”总结说:张兰萍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热爱工作的人,热爱家乡的人。她在学校里所做的一切,无不影响和感染其他老师,她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能力成为鞭策其他老师的无形动力。
  “我希望发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通过我们的基金会去帮助他们。”谈起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张兰萍思索了一下说:“我还希望能够继续完善自己制作电脑课件的能力,希望学校能够尽快安上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个人来讲,我希望能带着我的学生一起去北京,看一次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编辑:蔡扬宗
其他文献
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分散林业风险,提高林业抵御自然灾害和林农灾后自救能力。兴隆山管理局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签订了森林保险承保签单,将33.02万亩的公益
2012月1月5日,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在兰州市召开了全国三北防护林站(局)长会议。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局长潘迎珍,党组书记张炜,副局长杨金恒、王作谊,甘肃省林业厅厅长高清和出
她是我的学生,成绩中下,内向不合群,有时候一个星期都难得说上一句话。  有一天,我问学生们的梦想是什么,让他们用纸条写给我。下课的时候,我收到41张纸条,却独独少了她的。我找到学生宿舍,她正坐在床上吃饭,见我来了,忙放下碗筷,低头站立。  我把她带到操场的一角,旁边有一盆菊花,开得娇艳欲滴。“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她沉默不语,宁静的空气让我窒息。就在我快要失去耐性的时候,她忽然说:“这菊花真好
武威,地处内陆干旱荒漠腹地,是石羊河滋润下的一片绿洲,毗邻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生态环境系统极其脆弱。干旱缺水,风大沙多,荒漠化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关键词〕 班主任;班级管理;班干  部;民主选拔;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0—0024—01  新时期,班主任要更新观念,采用科学、民主的管理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因此,班主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他们积极主
犬髌骨脱位是犬在活动时髌骨脱出凹槽,通常医生采用双手触诊去进行初步判断,然后结合X光进行最终判定。本文所研究的病例是由于髌骨滑车槽过浅造成的髌骨脱位,已经到达了三级
一、问题探究激趣新课程对高中生学习语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授课时,给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烈兴趣。《大堰河,我的保姆》(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二
<正>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猪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经成为畜牧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如今人们在日常生活饮食中对猪肉的需求比例越来越大,猪肉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安全
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扶贫工作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经济转型时期导致城市贫困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针对当
新时代下,养殖业由家庭模式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基层畜牧兽医站作为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保障部门,它的职能不单单是过去传统的疫病诊疗工作,如今,已添加了产地产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