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班主任;班级管理;班干
部;民主选拔;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0—0024—01
新时期,班主任要更新观念,采用科学、民主的管理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因此,班主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
一、班干部在班级里的重要性
叶圣陶曾经主张: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生学懂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是要学生自学。推而广之,班级管理也不是简单的发号施令,而是教学生学会管理,管是为了不管,要让学生自己管。一个健全的、有号召力的班委会,可以使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和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干部在班级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桥梁作用。由于班干部来自学生,他们最了解班级成员的想法和要求,班干部把这些情况及时、准确地反映给班主任,有利于班主任了解情况,开展工作。
2.带头作用。班干部是班级中较为优秀的学生,通过班干部的先锋和模范作用,可带动中间和落后的学生,从而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3.助手作用。班干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老师协调管理班级事务,服务同学,在班上执行班主任提出的工作,为班级管理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以德才标准民主选拔班干部
选拔是培养的基础,一般说,班干部是由德智体美等各方面较好的学生担任,这样才具有榜样的力量。所以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一定要坚持德才标准、民主选拔,克服主观随意性。一方面,要深入了解每个人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群众关系、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挑选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作为班干部候选人。另一方面,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要尊重学生的选举权,不能走过场、走形式。民主选举班干部既为培养工作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观念,还可以为班干部开展工作奠定群众基础。
三、精心培养班干部,强化自主管理
1.“树”,就是要在班集体中树立好干部的形象。在班集体建立之初,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不十分了解,对学生的各种情况不能准确把握。所以教师在推选或任命班干部时,岗位设置不宜过多,要对推选或任命的班干部进行大力宣传,在班集体中树立班干部的良好形象,从而加强班干部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2. “帮”,班主任要帮助班干部开展工作,明确其任务与职责,帮助班干部做好组织与管理工作,教师的帮助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要帮助班干部明确职责。如,纪律委员的责任:检查同学出勤、作息情况,提醒教育同学遵守纪律,组织学习校规、校训,对不良行为进行劝阻、批评等。其次,要组织好班干部的学习与培训,教师要亲自参与其中。如,帮助宣传委员设计板报,指导学习委员带好早读等。
3. “放”,就是让班干部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教师要适时走向幕后,并根据需要增加一些管理岗位。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教师要在日常工作和特色活动中,大胆让班干部去组织和管理。但是班主任要事前和班干部一起制定好管理程序,并在运作中不断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让每个班干部独立开展工作时按照制定的管理程序执行。
4.“评”,即开展班干部的自评、互评、他评。不断激励、提高班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教师要组织全班同学对班干部的工作定期开展评议工作。在评议过程中既要找到班干部在组织与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与差距,又要在评议中互相学习。通过评议激励班干部提高责任意识。
5“争”,就是要竞争上岗,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这样做是为了让班干部有危机感。因此,必须加大班级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与服务工作。让大家都有事可做,这样就可以形成人人对集体负责的良好班风。在干部轮换中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大调换不利于开展班级工作。
编辑:陈富祥
部;民主选拔;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0—0024—01
新时期,班主任要更新观念,采用科学、民主的管理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因此,班主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
一、班干部在班级里的重要性
叶圣陶曾经主张: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生学懂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是要学生自学。推而广之,班级管理也不是简单的发号施令,而是教学生学会管理,管是为了不管,要让学生自己管。一个健全的、有号召力的班委会,可以使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和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干部在班级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桥梁作用。由于班干部来自学生,他们最了解班级成员的想法和要求,班干部把这些情况及时、准确地反映给班主任,有利于班主任了解情况,开展工作。
2.带头作用。班干部是班级中较为优秀的学生,通过班干部的先锋和模范作用,可带动中间和落后的学生,从而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3.助手作用。班干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老师协调管理班级事务,服务同学,在班上执行班主任提出的工作,为班级管理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以德才标准民主选拔班干部
选拔是培养的基础,一般说,班干部是由德智体美等各方面较好的学生担任,这样才具有榜样的力量。所以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一定要坚持德才标准、民主选拔,克服主观随意性。一方面,要深入了解每个人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群众关系、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挑选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作为班干部候选人。另一方面,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要尊重学生的选举权,不能走过场、走形式。民主选举班干部既为培养工作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观念,还可以为班干部开展工作奠定群众基础。
三、精心培养班干部,强化自主管理
1.“树”,就是要在班集体中树立好干部的形象。在班集体建立之初,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不十分了解,对学生的各种情况不能准确把握。所以教师在推选或任命班干部时,岗位设置不宜过多,要对推选或任命的班干部进行大力宣传,在班集体中树立班干部的良好形象,从而加强班干部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2. “帮”,班主任要帮助班干部开展工作,明确其任务与职责,帮助班干部做好组织与管理工作,教师的帮助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要帮助班干部明确职责。如,纪律委员的责任:检查同学出勤、作息情况,提醒教育同学遵守纪律,组织学习校规、校训,对不良行为进行劝阻、批评等。其次,要组织好班干部的学习与培训,教师要亲自参与其中。如,帮助宣传委员设计板报,指导学习委员带好早读等。
3. “放”,就是让班干部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教师要适时走向幕后,并根据需要增加一些管理岗位。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教师要在日常工作和特色活动中,大胆让班干部去组织和管理。但是班主任要事前和班干部一起制定好管理程序,并在运作中不断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让每个班干部独立开展工作时按照制定的管理程序执行。
4.“评”,即开展班干部的自评、互评、他评。不断激励、提高班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教师要组织全班同学对班干部的工作定期开展评议工作。在评议过程中既要找到班干部在组织与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与差距,又要在评议中互相学习。通过评议激励班干部提高责任意识。
5“争”,就是要竞争上岗,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这样做是为了让班干部有危机感。因此,必须加大班级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与服务工作。让大家都有事可做,这样就可以形成人人对集体负责的良好班风。在干部轮换中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大调换不利于开展班级工作。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