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长时间新课改教学,使我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以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我粗浅的认识,望专家和老师们能给予指正。
  一、精心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更是如此,没有预设的课堂是盲目的课堂更是低效的课堂,只有对教学过程进行巧妙的预设,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才能得到有序的优化的安排,从而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达到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
  1.预设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导航塔
  制订明确、细化,可检测的教学目标,是落实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将“内容标准”中高度概括的文字转化为课堂教学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是需要教师在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各有侧重,绝不能重结果、轻过程;重智商,轻情商。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从而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并使之围绕教学服务,统领教学设计。
  2.预设教学过程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根据教学的流程预设,包括导入新课、探究过程、师生互动、师生小结、达标检测等环节,其中考虑学生已有哪些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储备?如何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并积极思考、参与讨论,以及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新的问题?等等。当然预设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学生的反应或“特殊事件”,教师因不断地调整预案,从而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3.集体备课是有效教学的捷径
  “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做到有效教学课堂,离不开集体备课之——环节。通过备课组集体讨论,拿出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再根据班级特点,发挥各自教学的创造性,进行适当地调整和修改,这就是融入了多人智慧的教案,由多人的智慧打造的课堂,才会是精彩的课堂,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生成是有效教学的体现
  1.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生物教学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要善于用问题来引导,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法的一般程序是:依据生物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景 → 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 →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发现新问题 → 解决问题…… → 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生物知识的“再发现” 。因此,探究式生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导火索”,问题哪里来?问题由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因此,设计探究式生物教学关键在于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作好多方面的引导:营造平等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问;②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勤于提出问题;③点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概括起来说,即让学生有提问的胆量、有提问的习惯、有提问的技巧。
  2.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话题,讨论交流,实现师生多边互动,发挥学生的群体效应,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习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和合作的意识。在互动式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双方能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能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实现教学相长。互动式生物教学设计应以“平等交往”作為前提。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人人参与的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意义构建。要实现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平等交往,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现代生物学习的促进者、由生物课堂的“主宰”转为“平等中的首席” 。如此的互动交往才能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使课堂五彩斑斓、活力四射。
  3.教师放手,学生动起来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尊重每个学生,将他们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个性的群体,需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尊重和关怀,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相信他们会学习。给学生畅所欲言的空间,让他们从中得出结论;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意“争论”,允许“犯错”,而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尽可能做的事情,就是巧妙“点拨”,引导“改错”,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乐学、会学、善学、以情育智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关键词】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学  创造性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开发,主要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的训练,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和超越是美术的灵魂,可以说,没有创造,就没有美术。美术艺术的创作、表演、新生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行为。  一、营造新型课堂氛围 启动创造性想象力  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
期刊
一、新疆地区双语教育发展过程  1.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提出  2004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实施双语教育的方针,对双语教育提出全面要求,并将其纳入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2005年,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决定》的配套文件,把双语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学前,强调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2008年,自治
期刊
【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必修4的课文,可说是苏轼豪放词的典范,而在本文之前学生们刚学过婉约派代表柳永的《望海潮》和《雨霖铃》,因此学生对这两个词派特点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所以本节课关于两个词派的特点就没有再次的重复,而是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描绘的壮阔之景,并由此生发的壮志豪情。对于学生最难的部分应该是苏轼遭遇了诸多不幸后还能笑对人生的豁达情怀,这更是本课欣赏的重中之重。  【学情分析】  学生
期刊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并且能够利用这种语言在自己的日常交际活动中进行交际。衡量一个人是否掌握语言工具性的标志之一,就是看学生能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而不是看他对这种工具的理解。我认为,对语文课程的定位,目的在于肯定语文课程是一门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基本点的课程,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立足于“语言文字运用”,也即要求我们树立“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把
期刊
【摘 要】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上多媒体技术已经得到应用,而如何有效的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作用也成了教师们在教学中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就高中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进行展开和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 有效课堂 高中语文教学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
期刊
【摘 要】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教学目标的设计问题,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这一每个教师都习以为常的事物,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以至,不管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实施还是完善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虚浮现象,这不仅不利于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而且也不能有效地促进师生身心的发展。因此,要改变教学目标设计的存在的问题,使其走向真实。  【关键词】教学目标 设计 问题  通过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
期刊
为了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所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获取知识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要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乐于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广泛展示其成果,使其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对文本、图形、静止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寥寥数语,读的重要性却可见一斑。但是,在藏語文教学中,我发现一味地强调多读而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往往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教师从低年级就着力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教给孩子们读书的方法,培养其阅读能
期刊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一直追求的。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翻天
期刊
艺术生是我们学校参加高考的一个重要群体。第一次担任高三艺术班班主任,对我来讲既是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深感肩负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光荣。在领导和老班主任的帮带下,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和尝试  一、放大积极心态,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放飞理想  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投射、蕴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与目的预设,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放大、凝聚学生的积极心态,引导他们树立对未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