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为何容忍江宁织造的巨额亏空

来源 :读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123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宁织造官曹寅于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七月二十三日病逝,身后留下了巨额亏空,一是他负责的江宁织造衙门亏空9万余两白银,同时兼任两淮巡盐御史任上亏空23万多两白银,合计白银32万余两。据苏州织造李煦汇报康熙皇帝,曹寅临死前跟他说:“无资可赔,无产可变,身虽死而目未瞑。”其哀痛异常,“伏枕哀鸣”。
  经查史料,康熙五十一年江南地区最好的米每石只要8钱银子,当时曹寅所亏欠钱款可以购买40多万石上好大米—— 按照当时“一石”为现在180斤来换算的话,即为72000000斤上好大米—— 如按现在市场上优质大米一斤3元人民币再折算的话,也就是说,曹寅离任 (病逝) 时亏欠了2亿1千6百万元人民币!
  曹寅有如此巨额亏欠,康熙皇帝是怎么处理的呢?
  一是康熙皇帝同意曹寅的内兄李煦的请求,替妹夫曹寅担任下一任两淮巡盐御史,干满一年,将代理盐政任上的经营利润除了缴纳国库指标外,多余部分用来为曹寅补缴亏欠。康熙皇帝在奏折上批示同意李煦的提议,同时告诫他要说话算话:“惟恐日久尔若变了,只为自己,即犬马不如矣!”(《李煦奏折》)。
  二是对曹寅不治罪,反而赞赏。如曹寅儿子曹颙所说“故父 (曹寅) 名节得荷矜全”。康熙皇帝一锤定音给曹寅一个盖棺定论:“曹寅在织造任上,该地之人都说他名声好,且自督抚以至百姓,也都奏请以其子补缺。”不仅充分肯定曹寅的业绩,而且让他的儿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
  康熙皇帝亲切接见了曹颙,让他回去重新将康熙南巡期间驻跸江宁织造府时曹寅为迎驾所费工程款再细细核算一遍,看还有什么遗漏未报的,再补充报销。与此同时,康熙皇帝还给了曹颙一个“大皮夹子”—— 3万两白银,让他将曹家向私人借的一些款项还了,所欠公款无需曹家费心补还,由两淮巡务账上拨还。
  这样处理亏欠,看上去很滑稽。那么,康熙皇帝对亏欠了巨额公款的曹家为何如此容忍呢?
  首先,因为康熙皇帝与曹家关系极其密切。密切到什么程度?曹寅的父亲曹玺作为内务府包衣在康熙皇帝出生之前就是皇宫侍卫,深得皇室信任。康熙皇帝出生后,曹寅的母亲孙氏被选为康熙皇帝的保姆,这使得曹家与康熙皇帝的关系非同一般。曹寅比康熙皇帝小4岁,16岁时就在康熙身边当差。有了这些原因,康熙皇帝即位后一直对曹家格外厚爱,从康熙二年起,曹家三代四人曹玺、曹寅及其儿子曹颙、曹頫先后担任内务府的江宁织造官。并且,曹寅还与大舅子李煦从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 开始轮管国家重点税收之一的两淮盐务,他十年之中四任巡盐御史。康熙皇帝六次巡视江南,曹寅五次承办接驾大典 (四次在江宁接驾,一次在扬州接驾),所受信任与器重远远超过地方督抚。
  据 《清稗类钞》 记载,康熙三十八年 (1699年) 第三次南巡时,康熙皇帝从杭州回程江宁,驻跸曹家,年将五十的康熙皇帝见到曹寅的母亲,那位从小抱他、照顾他的“嬷嬷”时,感慨万端地说:“此吾家老人也!”还亲自写了“萱瑞堂”匾额赠送给“嬷嬷”。
  所以,康熙皇帝同曹寅曹家,虽然最主要的是君臣、主仆关系,但其中也有类似亲人的“家人感情”。
  其二,曹寅无论是在苏州织造、江宁织造,还是两淮巡盐御史位置上,都曾肩负着很多与本职岗位毫不相干的任务。江宁织造说来是内务府的一个外派机构,负责织办皇宫和官用的绸缎布匹,实际上它更多地承担了皇帝临时交给的差使,以及充任皇帝在江南地区的耳目,随时随地地将南方的各类信息以密奏的形式报告皇帝。当时是清王朝蓬勃向上的发展时期,但也暴露出了很多矛盾,康熙皇帝更是极其关注经济、文化都很发达而被满清较迟占领的江南地区,他必须有一个非常信得过的人安插在这里。从小就跟他关系密切,而且经过忠诚考验,能力也很强的曹氏家人,理所当然地承担了这个角色。曹氏三代人尤其是曹寅,与康熙皇帝是同龄人,从小一起读书,文武兼备,青年时期就深得康熙皇帝信赖和赏识,兼之曹寅文化造诣很深,喜好文艺、爱好藏书,又精通诗词、戏曲和书法,与多才多艺的康熙皇帝有共同语言,如此一来,曹寅的角色就不止是“眼线”了,可以说他成了康熙皇帝處理江南事务的一个“助手”。史料也充分证明了,曹寅在世时对江南地区文化、经济乃至政治的重要影响。甚至有研究者认为,曹寅是康熙设在江南地区的“统战”负责人。
  再者,曹寅亏欠的巨款,有相当大一部分并非他贪为己有了。无论是五次承办南巡迎驾大典,还是做江南广大地区的“统战工作”,或者完成一些皇帝、皇室成员甚至朝中权贵们交办的额外差使,明的暗的,这些都需要花费大笔银子。经请示康熙皇帝,曹寅曾在江宁织造府署修整西花园,工程颇大,耗资不少,据故宫博物院一件明清档案显示:“曹寅在西花园修建房屋、挖河、堆泊岸等项工程,共用银十一万六千五百九十七两九钱七厘……依照修建工程核算,实际用银多出八百六十六两余。再,修建房屋、亭子、船只、雨搭、帘子等项,又用银七万七千八百八十五两余。”光一个西花园的工程就花费了195000多两银子,由此类推,五次承办迎驾大典的开销应该是个天文数字!
  对于这些,精明过人的康熙皇帝当然一目了然,所以他让曹寅和李煦轮任“两淮巡盐御史”这个肥缺,希望他们能慢慢堵上亏欠“漏洞”。谁不知道,坐上这个位置,就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据李煦自己向皇帝汇报,两淮盐务扣除应缴国家税收外一年的纯收入通常为55~56万两银子。而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两淮盐务的实际纯收入为58.6万多两。其实,两淮盐务的实际年纯收入还有不小的空间。
  有个历史细节不容忽视。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八月,康熙皇帝曾对心腹大臣说:“两淮盐课原疏内,止令曹寅、李煦管理十年,今十年已满,曹寅、李煦逐年亏欠钱粮,共至一百八十余万两。”耐人寻味的是,之前两江总督噶礼曾经密奏康熙皇帝:“欲参曹寅、李煦亏欠两淮盐课银三百万两。”噶礼既然敢在奏折中向皇帝说出这个亏欠数字,绝对不是毫无根据的。但是,康熙皇帝不许他公开参劾曹寅、李煦,于是两人亏欠300万两银子的说法不了了之。如上所述,曹寅去世后,康熙皇帝认定曹寅与李煦管理两淮盐务的十年间的亏空为180万两,皇帝金口玉言,再说皇权家天下,皇帝说多少就一定是多少,“其缺一百八十万两是真”。
  康熙皇帝是个睿智“明君”,他将曹寅、李煦的十年盐务亏欠减去120万两,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因为他最清楚,曹寅、李煦为皇帝、皇家花去的巨额银子无法列出完整账目,有些即便有个粗账,但也无法报销,如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十一月内务府在盘点旧账时自己查出来:曹寅为迎驾修整西花园的195349两银子没有给他报销!如果再细查的话,这样的账目肯定还有,但是内务府的账目实在是一笔糊涂账,这一点,康熙皇帝自然心知肚明。他给曹寅、李煦“减”去了120万两银子的亏欠,也不是毫无来由的。即便这样,康熙皇帝也没有将曹寅和曹家治罪。
  曹寅亏欠了巨款虽然在康熙朝安然无恙,但是到了雍正六年 (1728年),曹寅嗣子曹頫终因经济亏空、骚扰驿站、转移财产等罪被革职抄家。此后,曹家迅速败落,子孙流散。
  (选自《看历史》2019年第7期)
其他文献
少年神童  1880年10月23日,李叔同生于天津故居李宅。祖父李锐,经营盐业与银线业,父亲李世珍,官至吏部主事,后辞官继承家业成为津门巨富。李叔同是五姨太所生,当时他父亲已68岁,虽然李叔同五岁即遭父丧,但依旧优渥的生活以及兄长和母亲很注重他的教育,总算过了一个高阶层的童年。  当时,其母延请了天津名士赵幼梅教他诗词,唐静岩先生教他书法,加之他本人极为聪颖好学,小小年纪便积累了非常深厚的国学修养
【摘要】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之中。但就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来看,小组合作教学目前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些许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掣肘了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唐朝多数时候,文人活得都比较自在。所以李白才会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且能“天子呼来不上船”;白居易才会调侃“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段成式才放着闲官不做,回家写那些盛世背后奇奇怪怪的人与事;高适也才能想归隐了不打招呼就走,想做事了马上出来当官……这一切仰仗的都是彼时大唐高度的物质文明与文化自信,所以才会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天下知识精英。而且这种包容往往还是全方位的,因此,大唐的历史天空才出现了
【摘要】 语文科目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两项功能,引导学生拓展文化视野,掌握和运用语言,促进人生价值观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有个明确的认识,然后探索相应的有效培育路径,要创建良好的语言运用情境,开展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还要延伸课堂教学空间,都有助于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围绕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 同人和封建保守派之间互相攻击批判,极为正常。但后来在新文化运动内部也产生矛盾以致后来分裂,多少让人们觉得有些惋惜,而当事者在某些问题上的处置不当,也许就成为以后矛盾激化的种子。当然,无论其思想观念如何一致、目标如何趋同,他们之间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矛盾。而传统的同窗、同门和同乡关系,就常常对此产生深远复杂影响,且有时会迫使个人为了群体利益放弃个人
【摘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与新课改进程的加快,道德与法治课程逐渐获得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初中阶段,学困生的增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一定影响。微课作为一种教育补救手段,逐渐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得到运用,并且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学困生课后的学习补救。基于此,本文将展开对微课补救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果的探讨。   【关键词】 微课补救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 学困生 
【摘要】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知识“源泉”,以生动具体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折纸为载体,可以很好地开展几何知识教学。   【关键词】 数学活动 折纸 几何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9-082-01  前言  折纸充满了探索与发现,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经历困难和考验
【摘要】 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看名著的兴趣并不浓,也难以把整本书看完。本文针对此现状,根据自己一线的工作实践,探索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途径,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利用影视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二、与学生商议制定阅读计划,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三、灵活多样的导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养成自觉阅读名著的好习惯。   【
【摘要】 现如今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针对高中地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积极运用探究式教学法,以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对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起到些许价值。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盖叫天对于练功的另一要求,就是要持之以恒。不管风霜雨雪,寒来暑往,练功是不能间断的。有些藝人在未成名的时候倒还能守住这个原则,一成了名,便不大热心了,练也练,但不是苦练:“我小时候苦过了,现在总算功成名就,应该享享福了,好在我有了根基,不上台便罢,若上台,只要稍微练两下子,准能对付的。”盖叫天却不是这种想法。谁也不能说盖叫天不是功成名就吧,然而,他说:“功夫岂能荒得的么?就说我,一年难得唱几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