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样应对肺结核?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除青少年结核发病高外,60-70岁的老年人亦呈发病高峰。其原因一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加之老年人合并肺部及全身性疾病易引起隐匿型或陈旧性病灶的复燃。二是现在的老年人,在青少年时期正是我国历史上结核病流行最猖獗的年代,绝大多数受过结核的感染,但未发病。当进入老年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结核复发;也有一部分老年结核是青少年时发病,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未得到正规及时的治疗,至老年复发。三是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率增高,使老年结核构成比增加。
  老年肺结核有以下几个特点:
  症状不典型。缺乏典型的结核病症状,如低热、盗汗、咳嗽、咳痰、消瘦等。
  合并症多。常合并有其他慢性肺部疾病、或全身性慢性病。
  复发率高,复治病例多。有报告显示50岁以上的肺结核患者中75%为复治病例。
  治愈难,死亡率高。相当一部分老年肺结核、既往患肺结核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不正规而形成慢性病,加之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脏器功能减退、合并症多等原因,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治愈率低,且死亡率高。有报告称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死亡率占肺结核总死亡率的47%。
  误诊率高。由于老年肺结核病人症状不典型,缺少结核病中毒症状和体征,所以老年肺结核误诊率高,有资料报告误诊率达65%。
  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尤其重视痰结核杆菌的检查。老年结核病的治疗,也应遵照结核的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由于老年的生理特点,老年人应用抗结核药物时,特别要注意药物的肾毒性、肝毒性和耳毒性。
  
  链接
  
  儿童须防被老人传染肺结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家看护孙子、外孙。不少临床医生也发现,不少儿童的肺结核病正是家里老人传染的。人们平时不太重视老年人的咳嗽、咳痰现象,认为这一现象是“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是很平常的病,没有什么了不起。实际上,这其中有不少老人患有传染性肺结核。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呼吸内科董瑜医生介绍,肺结核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因此老年人容易得肺结核。由于老年人绝大多数在上世纪50年代正值儿童少年期,而当时我国结核病流行十分严重,感染结核菌的机会非常多,年老后免疫功能下降,加之合并肺部及全身性疾病等,使结核病容易发生。
  专家建议,婴幼儿出生后应尽早接种卡介苗,并在接种3个月后进行效果测定,确保接种成功。青少年和成年人接种卡介苗的预防效果就不肯定了,因此青少年和成人主要是注意肺的保健,如:不吸烟、注意保暖、经常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和生活有规律,合理饮食,劳逸结合。
其他文献
据WHO的2011年全球结核控制报告显示:结核病仍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事实上,全世界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感染潜伏性结核病菌(即结核细菌),只有在这些细菌变为活动性时,人们才罹患结核。人们只有在自身得了肺结核之后才会感到可怕,但缺乏普及的知识让人们并不了解这种病菌的真实存在状况以及它的潜在危险。大多数人,尤其是城市居民已经很少听闻身边还有结核病的病例,人们的警惕在逐渐放松。近年来,由于不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编排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选取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其内容的丰富、语言的优美、修辞的精当,无不体现了汉语言的博大精深。教师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悉心品味,体验文本中蕴含的语意美,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更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阅读;语意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课文的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