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与自然的吻合--《林中小溪》的生态学解读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w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里什文被称为“俄罗斯生态文学之父”,关于他的创作,普里什文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人与自然的亲善态度、与自然的亲缘关系是“一种行为方式”,是“心灵和反映对象的融合”。他说:“在对诗意源头的寻找中,我曾长久地将诗人的这种心灵状态称为亲人般的关注。”[1]“我们和整个世界都有着血脉亲缘,如今我们正凭借亲情关注的力量恢复这种关联,并藉此在别样生活的人中,甚至是在动物和植物中,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2]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下,普里什文同大自然感同身受地融为一体,完整亲切地凸显了人们心中大自然的图景。在《林中小溪》里,作者将这种“亲情关注”投射到一条流经森林的小溪身上,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这种对自然“亲情关注”,在《林中小溪》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他文献
【案例】四年级语文课第一次批改习作,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内容写得干巴巴的,简直就是在拼凑文字。甚至有几个同学一篇文章只写了几句话。于是,我鼓励同学们写日记,并降低要求:
一、构建专题网站,探究问题  1.默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点击电子白板“幕布拖拉”)  (1)引导学生归纳问题:海底的景色是怎样奇异的呢?海底的物产又是
一、 鼓励学生自由言说  1. 有备无患,烹调“教材习作”美味。“教材习作”的主题与内容是教材编写者确定的,并不是学生自由选择的。如何在“教材习作”与学生“自由言说”之间找到平衡呢?如果下笔前没有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心灵的体验,没有感情的波澜,就不可能写出好习作来。在习作实践中,为了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我们在学期初就让学生对本学期的习作有全面的了解,在“教材习作”前进行“习作预告”。这样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对教师这一角色的定位告诉我们,当学生思路出现滞涩、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入、或有失偏颇时,教师要发挥能动性,采取灵活有效的引读策略、方法,帮助学生消除障碍,与文本展开智慧的对话,生成课堂的佳境。  一、 征引:从单薄走向丰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有效的阅读是读者的心理图式与文本图式的同化与顺应。如果学生阅读时的认知结构与文本情境距离过大,就难以进入文本的深层结
一、 根据教材内容,挖掘非连续性文本  虽然语文教材大多为连续性文本构成,但是仔细寻找却能发现,其中有些练习片段、作家卡片等包含着典型的非连续性文本,为我们日常教学中渗透和融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如苏教版五下《习作5》中的“迎‘六一’征文启事”就是一个很好的非连续文本,要认真阅读才能明白征文的五项要求,即写什么内容、文笔要求、参赛对象、邮寄地址、截稿日期。这五项要求可让学生分条阅读
期刊
【案例再现】  结合学校举办的“献爱心跳蚤市场”活动,笔者及时布置了一次作文练笔:《记一次“跳蚤市场”活动》。在学生动笔前,笔者着重介绍了写一次活动应注意的要点,然后再让学生思考、讨论自己想写些什么,以及如何来一步步写好这篇作文——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列出一个简单提纲,打一打腹稿。  在全班交流中,张洁同学的表述最为清楚,提纲层次也最为分明。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笔者有意选张洁作为“竞赛”对象
期刊
“关注文体特征,研制阅读教学内容”是今年四月苏州市小学语文专题研讨活动的主题。很幸运,我要在这次活动中展示一节研讨课《泉城》。接到任务之后,我便开始了备课。我关注了泉水的名字和特点之间的关联,想到了“拓展写泉”的语言表达训练,但因为选择的“可燃点”不同,三次打磨试教的课堂效果自然迥然相异。一磨,二磨,三磨,感觉越磨越精彩。  一 磨——观察,真实但缺乏体验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品读了济南四大泉水
我们搭建什么样的平台,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的习作真正发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的功能?我们在教学中又应如何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主动表达、交流沟通,共享彼此的独特感悟和精彩语言?我进行了“共享作文本”的写作教学尝试。  我是从六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尝试使用“共享作文本”的写作方式的,起初安排4人为一组,强弱搭配,以起到互相学习促进的作用。每个人轮流出作文本,一个月轮一次,4个人都在本月的作文本上进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