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情境打造生动课堂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hz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情境,即一种生活场面。通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与之相适应且生动形象的教育情景,不仅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且能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而促进学生思维与想象能力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英语;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李文静,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小学。
  在情境中学习语言,无疑是一项绝佳的学习途径。然而,现实世界并不若我们想象中的美好,能可处处基于真实环境去体验,这便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对现实情境进行模拟,以便学习目的的顺利达成。同样,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的语言,若能切实运用好情境教学法,则自然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如此,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还能进一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从容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思维与想象能力的良好发展。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务必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给予高度关注,继而在增添英语课堂的精彩程度同时确保理想的教学成效。
  一、巧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被运用到了各学科教学之中,而多媒体技术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其不仅能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且能同时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继而可最大限度的将自然界中的声、形、色结合到一起,从而为学生创设出更加真实、丰富且立体化的英语学习环境,如此一来,不仅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且在有神有色的语言场景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与认知都将更加直观。
  如针对“A good idea”一文的相关内容教学,教师便可借由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或视频来展示诸如“swimming, rowing, skating”等动作或“summer, winter”等优秀的风景图片及视频。如此一来,学生透过直观形象的图片与视频,不仅能直观性的理解到所学知识,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亦将大受调动,继而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提升。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境教学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在认知方面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输入。简言之,即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之感时,其对过程的感知也将变得更加容易。不仅如此,通过学生的触情生情,其对知识的认知及掌握都将更加牢固。然而,鉴于受时下教学环境的限制,致使教师无可能全然将真实的生活待到小学英语课堂,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变应朱孩子能够对真实情境的模拟,以切实创造出最为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如此既能让学生触景生情,又能切实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如针对“蜡烛宝贝过生日”一文的情境创设,教师便可通过引进歌曲《Ten Little Candles Dance》来想学生抛出相应的教育情境,即蜡烛宝贝要过生日,但目前尚缺少了五只蜡烛宝贝,此时,教师在借由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其与五个蜡烛宝贝的电话号码,让学生可通过发电话卡片的方式去联系,继而引出相应的数字,如此一来,不仅能将学生注意力牢牢吸引到课堂之中,且学生对生词的学习热情亦将得到有效激发。
  三、巧用游戏教学形式,创设趣味性的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因受年龄因素限制,故对游戏有着极高的兴趣与热情,对此,若教师能将游戏穿插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则不仅有助于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且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亦将得到有效激发。
  如针对“My Friend”这一单元的相关内容学习,此单位要求学生掌握描述他人外貌特征的语言词汇。对此,教师便可设计如下游戏。首先,教师以性别将学生划分为男女两组,而后请班中的一为男同学来描述班中某一位女同学,而其他女同学则基于男同学描述来找出男同学具体在描述哪一位女同学,然后双方角色对换,由女同学描述,男同学竞猜。此外,针对该单位中“What’s hisname?”“His name is...”和“What’s her name?”“Her name is...”等语句的具体教学,教师又可设计如下游戏,即邀请一位学生到前边来,背对大家并用红领巾蒙上他的眼睛,请下面一位同学和台上这位同学打招呼:“Hello!”然后大家一起问台上这位同学:“What’shis/her name? ”这位同学在听到打招呼同学的声音后,分辨他/ 她是谁,并说出:“His/Her name is ... ”这个游戏情境的创设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且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模拟的角色表演,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将英语情景剧、话剧或课堂小剧等表演形式融入小学英语课堂,其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能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如针对“My Friends Story time”的相关内容教学,针对其中的小兔子拔萝卜的部分,教师便可为学生准备萝卜以及各种动物头饰等道具,然后让学生以4人一组展开角色表演,如此一来,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且基于学生表现,教师再给出适当的评价与奖励,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最终确保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与效率。
  总之,情境教学法于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合理运用,其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有效提升,且能切实促进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务必做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确保教学情境创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此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继而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同时确保理想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肖霖.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相关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6 (7):29-29.
  [2]姜瑞萍.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3]卜晓菊.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應用例谈[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5):165-166.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但其中文化品格的培养常被忽视或弱化。本文着重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在课内外运用欧美文化元素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品格。  【关键词】欧美文化;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文化品格  【作者简介】黄婉玲,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  【基金项目】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欧美文化元素渗透初中英语课堂的
【摘要】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阿尔伯特·奈达(Eugene Albert Nida)是现代翻译理论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本文首先对奈达翻译理论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医学英语特征,通过举例说明奈达翻译理论在医学翻译时的应用;最后,阐明奈达翻译理论对医学翻译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奈达翻译理论;医学英语;翻译  【作者简介】马茜(1986- ),女,汉族,陕西宝鸡
【摘要】项目通过实证研究构建微信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研究该混合式学习模式对提高应用技术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微信辅助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运用微信支持的课前预习、课堂面授、课后提升三结合的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能力、英语听说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微信平台;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  【作
【摘要】中學生文学经典阅读中,我最喜欢的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1719年出版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这部著作自问世以来,广受世界各地的读者喜爱,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经久不衰。而中文译本读来也朗朗上口,颇具韵味,可以从中品味翻译者的功力和风格。本文以唐荫荪翻译的《鲁滨孙漂流记》为范本,探究其中的英语翻译技巧,供读者品读。  【关键词】《鲁滨孙漂流记》;英语翻译技巧  【作者简介】文凤,湖南省祁阳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interlanguage from the from the aspect of psycholinguistics, and it is hoped to be helpfu for the English teachers.  【Key words】interlangage; psychol
【摘要】尽管《车站》与《等待戈多》在等待的主题上有很大相似之处,但通过深入分析,笔者发现这两部戏剧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就通过戏剧冲突、人物刻画和创作手法的对比来分析两部戏剧的特点。  【关键词】冲突 荒诞 静止 多声部  引言  《等待戈多》与《车站》因为受荒诞戏剧的影响,在创作手法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悲喜剧特征,不管是《等待戈多》的无目的的等待,还是《车站》中一瞬一二十年,都脱不开荒诞的特征。
【摘要】在信息环境下,中专英语教师在组织开展语法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学改革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案,进而提高教学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系统增强。本文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构建对中专英语语法教学活动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并提出了合理化的教学改革建议,希望可以促进中专英语语法教学呈现出全新发展态势。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中专教育;英语语法教學  
以阅读为铺垫的写作是近几年英语课的热门做法,但是过程中往往比较生硬,“输入还远远不够,没有给学生提供写作所需的充分的可理解语料,达不到写作的理想效果。这样的写作实践收效甚微。”(2016,冯丹)笔者有幸在苏州中学听了一堂指导细致的读写结合的课,得到启发。课堂过程如下:  Step one:Lead- in 教师展示《重返17岁》影片花絮并提问:若能回到过去,想要回到什么年纪,引出此篇课文的主题:I
【Abstract】At present, some scholars and experts has done much work on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ut the concrete methods are still not sufficient eno
【摘要】英语教学是中国教学领域一直关注的话题,跨文化交际人才是当前中国社会所必须的人才类型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实质,分析当前中国中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现状,并且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中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提升带来新的思考。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  【作者简介】吴湘婷(1982.06-),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