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Google Earth软件 突破“地球”教学难点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关“地球”内容的教学始终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经纬网建立、方向判读、晨昏线意义、日照图模型等知识的教学都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帮助学生构建心中的地球模型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Google Earth(Google地球)软件具有直接真实的地球模拟功能,对于辅助“地球”教学将起到其他多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Google Earth软件是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人们可以从太空人的视野直接进入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信息量大,扩缩自如,表达了大量无法用语言传递的空间信息,大大提高教与学双方的课堂兴趣。下面以2009年2月发布的Google Earth简体中文版为例,具体谈谈其在“地球”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构建经纬网模型
  
  “地球”教学,首先离不开经纬网模型的建立和经纬度的确定方法,它是地理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让学生构建经纬(度)模型、理解经纬度的划分,是“地球”教学的基础,它涉及到地球上的方向、距离、时区和区时等概念的教学。
  介绍构建模型的操作步骤。1)启动Google Earth软件(以下简称软件)进入“视图”菜单,选择“网格”子菜单,软件中的地球就显示出了经纬网,随着图幅的扩缩,经纬线的疏密自动变化且非常精确。2)找到0°经线(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软件中称为逆子午线),了解经线的数值长度等特征。3)找到赤道、回归线、极圈这几条较粗的黄色纬线,了解纬线的数值和长度特征。通过软件右侧罗盘或用鼠标转动软件中的地球,利用侧视图、俯视图和任意角度的变式图。4)了解“顺着地球运动的方向,东经度数值增大,西经度数值减少”这一概念。5)用鼠标转动地球到适当视图位置,向学生展示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陆半球、水半球的地球海陆分布状况和经纬度范围。
  
  构建方向和距离模型
  
  “地球”教学中,任意两点的方向需要按照最小经度差来确定东西方向;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经过这两点最大的圆的劣弧长度。这2个问题理解起来非常抽象。下面通过软件使之具体化。
  1)启动软件,打开“视图”/“网格”,显示经纬网。2)通过软件讲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极点只有南北方向”的定方向原则。3)求任意两点的方向关系,例如上海(121°E,31°N)在纽约(40.5°N,74°W)的什么方向?选择“添加”菜单中的“地标”子菜单,在弹出的面板中输入上海的经纬度,点击“确定”,这样就给上海市加上了一个地标符号。再用同样的方法,给纽约加一个地标符号。加地标的目的是为了在教学视图中能清楚地看到2个城市的位置。如果只有城市名称而没有城市经纬度,则使用“视图”—“侧栏”子菜单打开侧栏,点击“搜索”标签,在“前往”中输入“上海”进行搜索,软件自动放大到上海市视图,这时点击“添加”“地标”同样可以给上海添加一个地标。再用同样的方法给纽约加上地标。这时就可以通过经纬网清楚地比较两地东西方向的经度差和南北方向的纬度差。从而得出“上海在纽约的西南方向”。如果视图中地标符号太小,可以选择“工具”/“选项”菜单,打开“google earth选项”对话框,在“3D视图”标签下,设置“标签/图标尺寸”为“大”。
  4)判定两点间最短球面距离。选择“工具”/“标尺”菜单,打开“标尺”面板。用鼠标在赤道上作任意两点的连线,证明赤道上两点沿赤道(劣弧)测距最近。在任意经线圈上作两点的连线,证明经线圈两点沿经线圈(劣弧)测距最近。再作同一半球任意两点(为了直观起见,两点经度跨度稍大些),证明偏高纬测距最近,即经过这两点最大的圆的劣弧距离最短。在利用标尺测距的过程中,软件会将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显示的标尺面板上,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距离与弧度换算,得出地球上最大的圆(如赤道、经纬圈)对应的球面距离约111千米/1°弧。
  
  构建晨昏线模型
  
  日出晨线,日落昏线,晨昏夜即昼夜分界线,它始终以15°/小时的角速度向西移动。晨昏圈构成了平分地球的最大圆,由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变化,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以及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每天都随之变化,由此,极昼极夜的范围也在变化。这些有关晨昏线概念的教学内容,语言往往难以直观地表达,借助软件的辅助,非常直观生动。
  1)用上述方法打开经纬网视图。2)选择“视图”/“太阳”菜单,软件即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的全球昼夜状况图。3)将鼠标移到视图左上方的“时间日期控制面板”上,点击“设置”图标,在“日期和时间选项”中选择时区,输入需要演示日期和时间,然后确定。4)移动“控制面板”上的“时间控制滑杆”,可以直观演示地球上设定日期内的日出日落状况和晨昏线的移动和倾斜角度。此外还可以点自动播放按纽,选择系统自动移动晨昏线,欣赏各地日出日落的过程。5)在“控制面板”上点击“设置”图标,设置二分二至的日期,可以演示这四个节气的晨昏线倾斜度以及与之相切的纬线变化,同时理解极圈内极昼极夜的变化规律。
  
  构建光照图模型
  
  常说构建光照图模型是理解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关键。培养学生对光照图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地球”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不同日期的侧视图、俯视图、斜视图和变式图进行转化,利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而Google Earth软件在这方面有很强大的多媒体优势。
  1)选择“视图”/“网格”/“太阳”菜单,在经纬网视图上即显示实时光照图。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设定日期的时间,得到所需日期和时间的光照图。2)转动右侧的“罗盘”控制,或直接用鼠标移动画面,得到同一日期和时间的侧视图、俯视图、斜视图。3)将事先准备好的光照图板图或幻灯片平面光照图,与软件三维光照图进行对照,让学生形成平面光照图与三维光照图的映射与转换关系。4)设定并选择某一日期和时间和光照图后,放大屏幕,即得到局部光照图。并与事先准备的平面板图或幻灯片光照图进行对照。理解局部光照图基实就是全球光照图的截图这一概念。5)选择任一日期和时间和光照图,展示夜半球、昼半球、南半球、北半球,今日半球,昨日半球,并形成对比。建立“一日光照,百般图样”的光照图转换概念。
  Google Earth是一个强大地球直观模型软件,对”地球”教学的最大意义是能建立经纬网和光照图概念,并通过任意角度的缩放和三维展示,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理解地球及其运动的地理意义。此外,Google Earth还在旅游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城乡规划、地形地貌、宇宙星空等地理内容教学中起到强大的多媒体辅助功能,有待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私立中学)
其他文献
恒温恒湿机是在对温湿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中发展起来的空气调节器。如在电子产品生产车间的环境中温湿度的变化、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与产品质量。为了保证较高生产效率,对供风设备的设计、制造要求有更高的精度。选用S7-200PLC作为恒温恒湿机的主控单元,完成机组的试制工作,控制系统精度:温度≤1 ℃,湿度≤5%。    1 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    机组是双压机控制系统,2台压机和2台
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双边活动,尤其是英语教学,更需要一些学科的“特殊素养”。本文围绕“教师素养”探讨一种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攻心战术——师生“partner”关系。partner,同伴的意思。简言之,就是一种和谐、合作的关系。它的理论依据是教师劳动的强烈的示范性。以下是对这种关系的3个环节——建立环节、发展环节、巩固环节的全面论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兒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可见,只有幼儿园和家庭两者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对此,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
摘要 研究一种新型实验平台,利用一个教学案例说明该平台在过程控制课程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利用该平台和原有实验设备组成完整教学实验方案,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过程控制;实验仪器;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4-0035-02  Research of Integration Teaching of Theor
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文化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  每一科的教学,既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思想教育。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将历史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各种手段、方法逐步而自然地引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励学生热爱祖国、民族,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应探索的课题。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同时,善于
摘 要新型模拟软件 Modellus 2.5为师生建构、探究物理现象提供了有效的建模工具及良好的虚拟实验环境。笔者阐述了该软件的出现及优点,并以制作欧姆定律、机械能转换和凸透镜成像3个课件为例,详细说明了软件的使用。  关键词 Modellus 2.5;探究教学;构想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8)02-0068-03    1 模拟软件Modellu
本文通过对电子技术课堂中PowerPoint课件使用不当问题的分析,阐述PowerPoint课件在制作和使用时应遵循的原则。根据电子技术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列举几个制作PowerPoint课件常用的技巧。  PowerPoint是Office软件中的演示文稿软件,它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及视频等多种媒体对象于一体。由于内置丰富的动画、过渡效果和多种声音效果,并有强大的超级链接功能,而且简单易学、演示
摘要 基于香港与大陆在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相似性以及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本文以香港在知识建构方面所做的研究为案例对其评价过程进行详细的解析,并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知识建构评价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 知识建构;知识建构评价;评价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4-0078-02  Case Study of Knowledge Bu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看视频、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生字。  2. 会写“日、田、禾、火”四个字和捺、点两个笔画。  3. 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产生识字兴趣并能根据规律进行拓展识字。  教学过程:  一、神话激趣,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我们从小就开始认字写字,目前,仅《新华字典》中就收录了汉字13000多个,那么究竟是谁发明了文字呢?我们
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上,根据现行新课标教材和初中学生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第一手经验,笔者从创设6种不同的情境入手,让学生愿意接近数学,喜欢数学。    1 创设故事情境    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手段,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调动学生视听等尽可能多的感官去理解和建构知识。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看到数学也是一门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