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文化差异之分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ap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介绍
  非语言交际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并不是很长。它的诞生是在1952年出版的鸟笛韦尔的《Kinesics》中。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引入跨文化交际研究。一些英语老师,多年来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步。胡文忠、毕一昌、刘润清等学者做了一些研究工作。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本论文的作者探讨了跨文化交际分析的主体间的文化差异,以提高非语言交际意识,提高外语教学的有效性。
  二、非语言沟通
  (一)非言语交际的概念
  Samovar和Porter定义为“非语言沟通包括所有非语言的刺激,在一个交流环境中,由来源和他的使用环境产生的,并且对源或接收者有潜在的信息价值”。因此,非言语交际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没有文字的交流。
  (二)非言语交际的分类
  1. Ruesch和Kee的分类
  他们提出了三种非语言沟通方式:手语、动作语言和目标语言。但这种分类并没有引入环境因素,这显然是狭隘的。
  2.詹森的分类
  (1)工作通信环境(物理和空间)
  (2)沟通者的物理特性
  (3)身体运动和姿势(手势、触摸、面部表情、眼神、姿势和声音行为)
  3.Samovar和Porter的分类
  (1)工作身体行为:身体运动(运动和姿势),衣服,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
  (2)空间和距离(代理):个人距离、座位和家具安排。
  (3)时间:非正式时间,过去和将来,单色(m - Time)和多色(p - Time)。
  (4)沉默。
  我在下文中使用的分类是基于Samovar的。
  (三)非语言交际的特征
  非语言交际是普遍的、常规的、语境的和模糊的。
  三、非言语交际与文化
  (一)文化定义
  费拉罗(1995)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义:“人们拥有、思想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切”,它涵盖了文化的三个因素:物质对象、信仰体系和行为模式。
  (二)文化与非语言沟通的关系
  首先,“文化是无形的、无所不在的、有学问的”。非言语交际具有同样的品质。非言语交际是文化的一部分,是隐性的、含蓄的和隐藏的。同时,学习文化的过程,也学习非语言交际的过程。
  其次,非语言行为,比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我们的意识。文化通常是无意识地获得的。我们自发地使用非语言符号,不考虑眼神接触,手势,姿势,或人际距离是什么。
  第三,就像文化一样,大多数非语言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通过社会文化环境了解非语言行为的系统。
  文化是持久的,对于非语言行为也是如此。文化和非语言的发展都是无限的。我们可以通过数百种非语言来传递信息。
  四、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的跨文化交际分析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使用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进行交流。
  (二)身体运动的跨文化交际分析
  1.面部运动
  (1)微笑
  微笑的含义不同,它可以指喜悦和尴尬。
  (2)显示愤怒
  愤怒的表达也因文化而异。老年人、男人和当权者可能比年轻人、女人和下属更容易发怒。
  2.触碰
  在文化交流中,触摸通常被认为是非常亲密的信息。拥抱和亲吻是触碰最亲密的行为。
  3.眼神联络
  眼神联络是身体运动的重要方面,在非语言交流可以传递微妙的情感。
  其他形式的身体运动也在文化上受到限制。
  (三)空间跨文化交际分析
  1.工作亲密距离:亲密距离从触摸到18英寸(约45厘米)。
  2.个人距离:它的范围从18英寸到4英尺(约45 - 120厘米)。
  3.社会距离:社会距离从4英尺到12英尺(约1.2 - 3.6米)。
  4.公共距离:它的射程从12英尺(约3.6米)到更远。
  (四)时间的跨文化交际分析
  1.工作非正式的时间
  在英国和美国文化中,约会迟到5分钟,而不是15到30分钟,这在阿拉伯国家是完全正常的。换句话说,在英国,邀请吃饭迟到5 - 15分钟是正确的。
  2.过去、现在和更远
  以过去为导向的文化,强调传统,常被认为是抗拒变化。Filipions和拉丁美洲人都以运动为导向,强调生活。这些文化往往比其他文化更容易冲动和自发,并且有一种随意、放松的生活方式。
  第三个方向,是更坚定的信念。作为美国人,他们在不断地规划未来。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成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这样他们就可以转移到别的东西上了。
  3.单色和多色
  单色(m - time)是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人的特征,他们倾向于把时间看作是固定在本质的东西,一些东西让他们感到兴奋,他们无法逃避,就像他们呼吸的空气一样。
  为了另一个所谓的“重要的”,我们为了一个人而去约会,这并不罕见。而对于多色文化来说,在浪费时间方面比来自单色文化的人要少得多。
  (五)沉默的跨文化交际分析
  沟通意味着传递一个信息:有时沉默传递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沉默在所有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沉默的使用因文化而异。一般来说,东方文化重视沉默,而非语言的使用,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恰恰相反。
  五、在外语教学中提高非语言交际的意识和有效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努力实现交际能力必须在目标语言中包含非语言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学习非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了解目标文化本身。在第三点,我们知道非语言沟通和文化有一些共同之处。了解文化有助于理解非语言沟通。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行为。这种方法也为学生理解非语言交际提供了同样的条件。这样做的目的不是改变人们的行为,而是教导人们了解另一种文化。
  六、结论
  对非言语交际文化差异的研究应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相辅相成。对非语言交际的理解应该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跨文化交际。一些权威人士认为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重要的是要记住,当一个人用某种语言进行交流时,通常建议使用与特定语言相匹配的非语言行为。本文的中心主题是对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文化差异的研究与分析。通过我的探索和分析,我们已经认识到,即使在同一文化中;同樣的非语言行为也可以代表不同的含义。事实上,这些文化维度对非语言沟通有很大的影响。
  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尚未见系统理论。而语言材料用来证明我的想法还不够充分,因为它很难揭示日常肢体语言中隐含的文化价值内涵。我希望在这一领域能做进一步的研究,因为它对于在跨文化交际中发展非语言交际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文献
《纲要》指出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他们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社会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集体的关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因此,它对幼儿的一生都有影响。以往的社会性教育往往口头教育为主,幼儿接受起来比较生硬,不便于理解,过一段时间又忘了。教师利用绘本图、借助游戏、实践体验、家园配合多渠道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让幼儿对社会性教育潜移默化的理解,在自己的行动中深刻体会,是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断得到
期刊
阅读是人类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使人积累知识,陶冶情操,让人身心愉悦。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把自主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让个性化阅读之树茁壮成长。  怎样实践 “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
我校从2015年开始积极与国际接轨,开设“中外合作班”,引进德国、比利时、韩国等国外职业教育先进教学模式,实行小班制教学,装备了标准化中外合作教学实习设备,由外籍教师驻校上课,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帮学生实现高薪就业梦。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尝试  2015年12月我校与德国柏林新科技公益有限责任公司、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中德职业培训中心”,开启了中德合作的序幕,也奏响了我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有“有教无类”的职业素养,还要有“桃李不言”的奉献精神,尤其是对学困生,更要下大力气去关注、去引导、去帮扶,真诚的用“爱”和“赏识”转化他们,使他们能够成长为家庭的支柱、社会的中坚。所谓“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一类学生群体。  一、科学理解、正确认知  这部分学生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特点往往没有正确的形成
期刊
一、体育训练与竞赛教育与身心发展的关系  1.体育训练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  初中体育训练普遍都是以各种身体素质发展、体育技能、性格发展为教学主要内容,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体育教学中中往往忽略了对初中生在此期间心理变化的关注, 而使学生产生性格孤僻、讨厌体育训练、厌恶同学等心理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前需要对初中生的心理进行分析,将它融人到体育训练与竞赛内容中去。  2.体育竞
期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是家长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教研组与备课组是学校最基层的组织,是为教学服务的小单位。教研组工作开展得如何,将直接影响本组全体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备课组工作开展得如何,将直接影响本年级本学科的情况。教研组与备课组建设得如何对学校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开展教
期刊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数学、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的数学教学。”教学就是服务,是为学生服务的,需要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心。如果片面、肤浅地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流行,反过来让学生来为老师服务,为教学服务,还奢谈什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我们老师应该静下心来,抛开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但有时会存在班主任更换情况,本课题研究的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使新任班主任与学生尽快适应融合,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增加班级的团队凝聚力,实现平稳过渡。六年级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心理独立性、成人感出现,性意识开始增长,独立意识增强但又不能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加之面临小升初的学业压力,心理的正处于急剧变化和矛盾冲突中,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疏导 。  一、团体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知道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在鼓励中产生一种对学习的愿望和一种坚持的精神,平时我们老师要善于安排学生的学习,教育形式要多样,教育方法要灵活,要把握学生的特点,把抽象问题具体化,通过想一想,
期刊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这些阐述,明确地指出了,小学科学课程对孩子们终身学习和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