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朗读策略的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hong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活动,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也是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它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也是一种灵动多姿的教学细节。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是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的。反过来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美的语文课。朗读不仅仅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也仅仅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穿插,它是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手法。
  我个人经过多年的对朗读教学的实践研究,摸索出了有效朗读教学的几个环节,概述如下:
  (一)、已范导读——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不愿读书,更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不能入情入境;也有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而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这些现象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切实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学生的朗读水平与教师的示范朗读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重视示范朗读的积极作用。示范朗读即通常说的范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讲应该怎样读,而不应该怎样读,学生是很难学好朗读的。他们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并不知道怎样读才算表情达意了。但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他们亲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学起来就容易得多,读起来也就有情有意得多。因此,教师的范读及录音示范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朗读的语气,并进行模仿。在朗读课文的同时,再配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音乐,更能吸引住学生,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教师在范读之前应认真“备读”,反复研究朗读的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让学生听了以后,产生强烈的想读好的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二)、以感试读——初步感知,帮助学生理解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用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语言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涵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墩锐的感受,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中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吟诵之功,道理就在此。由此可见,朗读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三)、以听品读——创设氛围,感受学习情景
  首先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这样,孩子们朗读时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如教《大海》一文,在一阵海鸥哨叫和波浪声过后,我放出了一首有关大海的钢琴曲。学生跟着悠扬起伏的琴声开始朗读。大海的宽阔、美丽、富饶都在他们动情的朗读中体现了出来。
  (四)、以情引读——细致品味,引发学生共鸣
  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有感情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范读什么时候进行,随课文而定。在学生初读前可范读,以帮助学生正音并初步感知课文;在分析重点词、句、段时可范读,以使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内涵;在学生读的不理想时要范读,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或帮助。
  重视范读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朗读能力,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融入课文的意境之中。
  在教学《悲壮的一幕》时,我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听我朗读。我悲壮的读书声,给学生形成了一种情感的氛围,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范读中得到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师生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可见,教师的范读,以声传声,以情激情,引发的是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体会了激荡于语言文字之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后学生自己读来自然能带着感情去朗读了。
  (五)、以赛激读——主动探究,加深学习效果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中,我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不要只是强调某个字词该读大声或是读小声,以免造成形式化、表面化的指导。这就是新理念的最好体现。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重视朗读,认真指导朗读,不仅可以较快地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而且可以使学生识字、阅读、表达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加强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使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让朗读的作用完完全全地发挥出来,使学生从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这也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生命中有一种最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爱。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产生的教学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  爱是宽容。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作为教师,对学生过度的严厉必然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而恰如其分的宽容则会增进师生的感情。因此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理解、宽容、接纳、化解学生形形色色的错误和缺点,打动学生的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
【摘 要】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本地区建设人才的基地,对学生素质教育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无论是德育美育还是其他各个方面的教育都不要停留在一次报告会或者其他的一种什么形式上,而要扎扎实实落到实处,既要有形式,起到宣传推动的作用,更要有内容,起到强化和固化的作用,确实使学生在职校受到的教育让学生终生受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运用地质、土木建筑、机械、电气等多种专业的技术手段,因此,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因素非常复杂,本文就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谈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措施  1.影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  1.1施工参与人员  包括参与建筑基础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每个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提
多少年来,“学生作文老师改”已成为传统式的习惯,学生作文一次,教师往往要苦心费力几天才能改完。然而当教师把作文本发给学生时,部分认真地看下自己的作文写得怎么样,而多数同学不是那么珍视老师的辛勤劳动,他们有的打开本子看看自己的作文得了多少分,评语是好还是坏,有的甚至看都不看就把本子往书包里一塞,老师几天的辛勤劳动几乎白费。这样如何能提高写作能力。由此看来,要想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摘 要】学历档案是学历验证的有力保证,而在新升格的本科院校中学历档案管理不太完善。笔者结合新升本科院校学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学历档案管理;存在问题;高等院校  学历档案是学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籍档案衔接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档案材料,是学历验证时重要的佐证材料。学历档案材料包括:高校考生报考登记表、高校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查表、入学时填写的学生登记表、学
【摘 要】对于任职教育院校来说,科研基础较为薄弱,学术水平相对较低,不属于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大学,但由于部队建设和院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又必须涉足和加强科研工作,因此,任职教育院校科研工作有明确定位: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科研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任职教育;科研  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部署了“建立完善以岗位任职教育为主体、岗位任职教育与生长干部学历教育相对分离、军事特色鲜明的新型院校体系”的战略
【摘 要】本文从石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石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工作任务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石油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充分做好技术图纸的审查工作,进一步完善技术交底制度,妥善记录原始技术数据,加大施工过程的技术投入工作,严格控制施工后期技术管理,有效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关键词】石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管理方法  0.前言  石
【摘 要】在长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现各种混凝土结构以及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物产生一些质量通病,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对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施工中有计划地控制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本文就从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1.蜂窝  1.1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