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民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az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在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探寻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在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中寻求平衡。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体制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机械和化学农剂相结合的半自动化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对农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对农业用地和周围环境造成很大伤害。第一,使用地膜、农药所残余的化学物质会滞留在水源和土壤中,持续破坏周围生态;第二,畜牧场的排泄物、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料废水没有被恰当地处理,形成污染物;第三, 过度使用地下水源、透支土地养分、消耗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板结等问题;第四,无法代谢的化学农药随农产品在消费者体内积累,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显然,这些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背,亟待改善。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转型策略
  (一)因地制宜,合理分配、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首先要引入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具体分析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土壤养分和当地生态的情况下开发和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实现对现有土壤资源的循环利用。其次,要引入新的农业技术,以更加环保的机械化作业方式取代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低效率生产方式。例如,以搭建沼气池进行生物沤肥的方式替代冬季焚烧秸秆,在充分利用当地生物资源的同时,保证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最后,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降低自然灾害、气候问题等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水土养分的不断流失是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利用现有技术涵养水土,保证当地的水环境,还需要细化到水资源的使用和调配,如从洪涝频发的地区进行蓄水,调配到干旱缺水的地区,以降低自然条件对作物生长的限制,保证作物的产量。
  (二)加强对环境变化的把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我国现阶段处于发展中阶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目前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出现了许多为增产增收而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从长远来看,大量无法降解的化学物质会降低土壤的养分与活力,不仅无法保证作物的产出量,还会对土壤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首先要减少化学农药等的使用,以减少无法降解的化学物质对土壤、水源进行持续伤害;其次要打造农产品、农副产品回收-加工-再利用的有机循环产业链,这样既能保证资源最大化利用也能避免二次消费给环境带来的伤害。
  (三)通过技术手段平衡生产与环境的关系
  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引入具有区域适配性、符合绿色发展标准的新型农业技术。这里技术的适配性指的是要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入时效性较强的新兴技术,并引导传统技术与之融合,以方便当地农民群众更好地接受这一创新。要实现农业技术现代化发展,就要引导农业技术由单一的人力生产或半自动化生产向多领域交叉的全自动化方向转型。如山地地区可引入滴管、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取代原有的大水漫灌,使水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四)构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机制
  第一,要完善宏观层面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制,制定符合绿色理念的、综合性、全局性的总体规划。这不仅包括前期对农业资源的勘察、开发、保护、利用,农业生产现代化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还包括农业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与维护、农业产品的消费、回收与循环利用,以及农田使用后的休养生息和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旨在打造适合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扎根生长的生态圈和经济圈。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推行符合可持续原则的农业产业链发展政策、区域性发展政策、商贸政策和对农业个体户的扶持补助政策等。
  第二,要尽快完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规章制度和农业市场经营管理体制。首先,要针对自然资源开发保护,生产生活环境合理利用等问题建立完整的生态保护体系,规划好定期的农业资源环境状况普查,利用大数据及时进行信息的归档、更新和整理,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进行实时监控,落实农业资源产权保护制度、自然资源核算制度等,进而加大对农业个体的约束力度和对环境资源的修复力度。在农耕结束后,带领农民群众集中进行废水处理、废料处理和农副产品循环利用,合理地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在完善农业市场经营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加强对农产品贸易市场的规划与整顿,引导农产品、农副产品正常地流通与回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生态链。
  最后,规范农业户日常行为,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行为标准。农民群众作为实际农业活动中的劳作主体,其在生产生活中所遵循的传统习俗、常规的生产方式等非正式因素对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推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规章制度的同时,要注意新时期理念与传统观念的有机结合,改进并保留与可持续理念相协调的制度,如将农作物多余的茎、叶埋入地下或利用生物手段进行堆肥和沤肥等;同时要摒弃那些违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传统做法,以确保农民的耕作方法更好地与时俱进,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进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转型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它不但包括对自然资源和农业用地的合理规划与利用,新型农业技术的引入与传统方式的融合,还涉及到对农户进行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和多元化发展的扩充,通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施行,以达到平衡环境保护与生产需要的目的,提高农民群众響应政策、合理生产的积极性。这种以人为本、人与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方式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建设更加全面化、合理化地推进。
  参考文献:
  [1]刘明山.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J].山西农经,2017.
  [2]申俊玲.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 要使美术教学更顺利,就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较轻松的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探索新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有一定的帮助。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帮助者,更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喜欢上美术学习,不断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教学方式 课堂气氛  美
The ISO Council, with resolution 22/2020 has decided to cancel the General Assembly planned for 23-24 September 2020 in Abu Dhabi. A virtual session for ISO mem
期刊
摘 要: 文章针对“地球上的大气”一章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案例形式,就如何用问题探究方式进行阐述,介绍了探究的策略、探究的内容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探究策略 探究内容 应注意问题 “地球上的大气”  “地球上的大气”是高中自然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这是一个长期困扰师生的教学难点。笔者尝试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地球上的大气”课堂教学中
摘 要: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以生为本,本着先激趣,搞活课堂,让学生受益这样的原则,同时不可忽视音乐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思想教育,这样音乐课堂教学内涵将得到提升。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教学定位 教  由于受学生音乐素养的影响,有很多音乐课变成单纯的唱歌课,也有很多课演变成技能课,还有许多课变成讲解课,更谈不上音乐赏析课。一时间,音乐课在学生的心目中由爱上变成不爱上,老师一度成为管理班级纪律的副手,
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创造力对于推动美术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新问题,并能把旧知识广泛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利用VAR模型的有关理论,对四川省的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四川省金融发展规模指标、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和二元对比系数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其中金
摘 要: 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巧妙改造和利用能够“变废为宝”,不仅是节俭的体现,还能为生活增添很多乐趣。小学美术课堂是改造利用废旧物品的良好契机,既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促使其感受到物尽其用的乐趣。本文阐述了在小学美术课中利用废旧材料的意义,提出了几种废旧物料的利用方式。  关键词: 废旧材料 小学美术 教学利用  在小学美术课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废旧材料的利用,例如用塑料
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教育中,一些学生仍将美术归为“小三门”,这势必影响美术教学质量。因此,探索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是相当必要的。  1.注重学生的差异,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审美能力和
摘 要: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的音乐学家奥尔夫提出的,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遵从学生的本心,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达内心所想。对于小学音乐课来说,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享受音乐,发自内心地爱上音乐,这时学生的接受能力将大大提升,有利于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因此,认识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且有效地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奥尔夫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