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教育中,一些学生仍将美术归为“小三门”,这势必影响美术教学质量。因此,探索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是相当必要的。
  1.注重学生的差异,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理解不同,对知识的探究和理解的效率也不同。要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使美术能力得到真正提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风的魅力”时,需要让学生根据对风的理解表现风。在进行绘画创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各种表现风的作品,体会丰富的表现形式。同时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绘画能力自由选择绘画内容。在开放性的学习任务中,学生都积极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运用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绘画能力,促进班级中所有学生美术能力的提高。
  2.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教学资源
  美术教学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美术本身就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需要依靠大量的图表加深学生的理解。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可以促进教学改革的进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比如,讲述海底世界,无论教师形容得多么形象,不了解海洋生物的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一系列相关图片设计成动画视频,以供学生观看,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用信息技术加以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在网络上,有许多名师讲解和一些具体绘画技巧的讲解,让学生学习其中的知识,促进学生的理解。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件,在课件中体现出美术的特色,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内驱力。小学生的兴趣广泛,教师不妨通过讲故事、实物展示、设置悬念问题和多媒体展示播放相关材料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声光电技术对学生形成视觉、听觉冲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美感体验和多元化启迪,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陶冶学生的精神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学“贺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个视频片段:生日蛋糕、蜡烛、鲜花,播放着悠扬的祝福歌曲《生日快乐》。学生正看得入迷,大屏幕上打出一行字:祝王晓晓同学生日快乐。学生立刻将目光投向王晓晓,王晓晓此刻也表现出一副惊讶的表情。视频继续播放,一幅幅精美的贺卡随之展开,上面写满祝福的话语。教师说道:“我得知王晓晓同学今天过生日,特地制作了这段祝福视频,希望能够给王晓晓同学送去真诚的祝福。”学生自发鼓掌,教室内气氛热烈。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制作生日祝福视频,为本课的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4.激发兴趣,从教具趣味演示开始,让美术活动变得更有趣
  美术教学早已告别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时代,教具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一直活跃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正所谓“小人物也可有大作为”。如果运用得巧妙、适当,教具更能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一年级《认识颜色》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经过几个平行班的试教,我发现这节课如果单纯地出示传统的色相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未免有些单调无趣。因此,我上课时先出示了三个空的矿泉水瓶,分别倒入红、黄、蓝色的颜料,对学生说:“我要变魔术了,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大家猜猜会是什么样子?”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三个瓶子上,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举手猜测,很快就有学生猜对,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兴趣。接着,笔者请三位学生分别选择喜欢的两种颜色,将两个瓶子里的颜料混合,这时就出现了三种新的颜色——三间色。这样,以三个矿泉水瓶作为教具,摒弃了死板的观察色相环的教学方式,采用动态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运用直观动态的教具演示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实现了教学目标。
  5.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启发学生的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乐趣,激发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然而在现实绘画中,学生苦于没有创作内容而对美术提不起兴趣,因此,画面缺乏情趣与生活韵味。在教学中引入愉快教育,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创活泼、主动的学习局面。例如,在“包”的教学中,教师课前先让学生将自认为最漂亮的包带到学校。上课时,让学生背上自己喜欢的包,像模特一样走到讲台前,向同学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包,介绍内容包括包的形状、颜色、特殊的功能及自己为什么最喜欢它。学生非常喜欢表现自己,通过各自的讲述,他们对包有了更深的了解。接下来,学生绘画时,心里就有十足的把握,从而快乐地描绘自己美丽的包。
  6.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催化剂。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绘画产生了兴趣,才可能有美丽的创作。在美术教学中,对于一些手工技能课,我把制作的方法、步骤编成顺口溜、歌谣,让学生边唱边做。实践证明,这样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使他们有了很多创新。在学习之余,我会给学生讲一些名人的故事,学生听得兴趣盎然,不由自主就会对这些名人肃然起敬,这时我让学生把名人的故事画下来。学生只要有了兴趣,画故事当然不成问题。我在教学中使出浑身解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会快乐创作。
  综上所述,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体现教学有效性,需要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尤其要注重教学创新,进一步发挥美术教学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美术学科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必修课,通过美术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了解美术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技能,增强综合能力,为专业技能的提升创造条件,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中职美术 学习兴趣 教学观念 市场需  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技能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社会培养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的重要
期刊
摘 要: 要使美术教学更顺利,就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较轻松的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探索新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有一定的帮助。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帮助者,更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喜欢上美术学习,不断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教学方式 课堂气氛  美
The ISO Council, with resolution 22/2020 has decided to cancel the General Assembly planned for 23-24 September 2020 in Abu Dhabi. A virtual session for ISO mem
期刊
摘 要: 文章针对“地球上的大气”一章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案例形式,就如何用问题探究方式进行阐述,介绍了探究的策略、探究的内容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探究策略 探究内容 应注意问题 “地球上的大气”  “地球上的大气”是高中自然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这是一个长期困扰师生的教学难点。笔者尝试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地球上的大气”课堂教学中
摘 要: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以生为本,本着先激趣,搞活课堂,让学生受益这样的原则,同时不可忽视音乐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思想教育,这样音乐课堂教学内涵将得到提升。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教学定位 教  由于受学生音乐素养的影响,有很多音乐课变成单纯的唱歌课,也有很多课演变成技能课,还有许多课变成讲解课,更谈不上音乐赏析课。一时间,音乐课在学生的心目中由爱上变成不爱上,老师一度成为管理班级纪律的副手,
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创造力对于推动美术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新问题,并能把旧知识广泛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利用VAR模型的有关理论,对四川省的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四川省金融发展规模指标、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和二元对比系数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其中金
摘 要: 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巧妙改造和利用能够“变废为宝”,不仅是节俭的体现,还能为生活增添很多乐趣。小学美术课堂是改造利用废旧物品的良好契机,既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促使其感受到物尽其用的乐趣。本文阐述了在小学美术课中利用废旧材料的意义,提出了几种废旧物料的利用方式。  关键词: 废旧材料 小学美术 教学利用  在小学美术课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废旧材料的利用,例如用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