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人的发展为本”、“注重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新的教育理念逐渐被音乐教师们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以理解和运用。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我切身感受到新课改后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强大冲击,真正体会到音乐教师职业生涯有着无限的探索空间,音乐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是推动音乐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师主要应转变以下观念。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转变,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必然条件,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而音乐活动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阵地。在音乐中有学唱新歌、学习乐理、乐器演奏,欣赏音乐等教学内容,这些教学活动内容,无不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例如,乐理教学是最让学生厌烦的一项内容,因为它既枯燥又不联系实际,既抽象又不便于操作,每次进行这个教学内容,都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还是一知半解,好不容易会的一半,没过多久也就忘了,学习效果很不好。可以转换一种思路,把老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学变成学生先自学,学生相互学,师生互动学,比如:“音程”这个问题,有同学自学后提出什么是“先后发响”?什么是“同时发响”?有同学告诉他:比如“1”、“3”两个音,你唱“1”,我唱“3”,现在你先唱,我后唱:这叫“先后发响”,现在咱们同时一起唱,这就叫“同时发响”。老师进一步补充道:“先后发响”的是两个单独音响所以叫“旋律音程”。“同时发响”是一个混合音响,所以叫“和声音程”,这样经过几个反复,学生大部分都能掌握。
二、转变教学角色
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教学评价标准也应当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要求教师更加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从课堂的主讲者转换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有些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误认为不管什么内容和情况,课堂上老师讲的愈少就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则是一种新的挑战。它对教师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正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深刻挖掘教材内涵,掌握较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更深层次地为学生释疑解惑。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这样的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是教师价值的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新课程改革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二者不可偏废。转贴
三、更新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更新,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音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教学生音乐知识的用途,另一方面也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知识并注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为学生今后热爱音乐,继续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和遇到某些音乐问题时通过何种途径去获取相关音乐知识和信息,是几乎所有学生今后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碰到的实际问题,可以告诉同学:一、通过图书馆,这是一个知识库,积累了多年的知识成果,但时效性差,同时也不够方便。二、通过广播电视,那里每天涌现大量的最新信息,但选择性与存留性差。三、通过互联网,那里信息量最大、时效性强,选择性与实用性都比较好,是目前最快捷的信息来源。
四、科学对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的改革要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有利于设计、演示科学有趣的板书和素材,供学生复习和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原理,帮助叙述、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有一定的意义。但我们也要明确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的应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落实。有些教师认为,只有多媒体教学才叫课改,课件成了中心,教室成了电影院,学生成了观众,教师成了放映员。教师的讲授、点拨、质疑,学生的思考、讨论和练习不见了。多媒体喧宾夺主,舍本求末,由“辅助”成了“主教”,双基教学不扎实,思维训练不到位,教育功能不体现,那么教学的实效又如何体现呢?
新课改后的音乐教学全国很多老师都在努力探索,也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从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审美、创新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方式,音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是教学新模式的目标,也是所有音乐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转变,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必然条件,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而音乐活动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阵地。在音乐中有学唱新歌、学习乐理、乐器演奏,欣赏音乐等教学内容,这些教学活动内容,无不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例如,乐理教学是最让学生厌烦的一项内容,因为它既枯燥又不联系实际,既抽象又不便于操作,每次进行这个教学内容,都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还是一知半解,好不容易会的一半,没过多久也就忘了,学习效果很不好。可以转换一种思路,把老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学变成学生先自学,学生相互学,师生互动学,比如:“音程”这个问题,有同学自学后提出什么是“先后发响”?什么是“同时发响”?有同学告诉他:比如“1”、“3”两个音,你唱“1”,我唱“3”,现在你先唱,我后唱:这叫“先后发响”,现在咱们同时一起唱,这就叫“同时发响”。老师进一步补充道:“先后发响”的是两个单独音响所以叫“旋律音程”。“同时发响”是一个混合音响,所以叫“和声音程”,这样经过几个反复,学生大部分都能掌握。
二、转变教学角色
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教学评价标准也应当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要求教师更加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从课堂的主讲者转换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有些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误认为不管什么内容和情况,课堂上老师讲的愈少就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则是一种新的挑战。它对教师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正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深刻挖掘教材内涵,掌握较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更深层次地为学生释疑解惑。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这样的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是教师价值的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新课程改革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二者不可偏废。转贴
三、更新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更新,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音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教学生音乐知识的用途,另一方面也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知识并注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为学生今后热爱音乐,继续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和遇到某些音乐问题时通过何种途径去获取相关音乐知识和信息,是几乎所有学生今后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碰到的实际问题,可以告诉同学:一、通过图书馆,这是一个知识库,积累了多年的知识成果,但时效性差,同时也不够方便。二、通过广播电视,那里每天涌现大量的最新信息,但选择性与存留性差。三、通过互联网,那里信息量最大、时效性强,选择性与实用性都比较好,是目前最快捷的信息来源。
四、科学对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的改革要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有利于设计、演示科学有趣的板书和素材,供学生复习和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原理,帮助叙述、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有一定的意义。但我们也要明确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的应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落实。有些教师认为,只有多媒体教学才叫课改,课件成了中心,教室成了电影院,学生成了观众,教师成了放映员。教师的讲授、点拨、质疑,学生的思考、讨论和练习不见了。多媒体喧宾夺主,舍本求末,由“辅助”成了“主教”,双基教学不扎实,思维训练不到位,教育功能不体现,那么教学的实效又如何体现呢?
新课改后的音乐教学全国很多老师都在努力探索,也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从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审美、创新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方式,音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是教学新模式的目标,也是所有音乐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