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南山区籼粳杂交稻品种再生能力及丰产性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探究籼粳杂交稻品种在赣西南地区作再生稻种植的可行性,选取5个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在赣西南山区进行了再生稻种植比较试验,研究其生态适应性、再生能力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甬优1538、甬优4953、甬优4949、甬优5550、甬优4149等5个籼粳杂交稻品种均可在大余县等赣西南稻作区作再生稻栽培,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但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差异较大,生产上应配套适宜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籼粳杂交稻;再生稻;栽培;研究
  中图分类号 S31,S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4-0041-04
  再生稻即种1茬收2季,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1季稻谷。大余县年平均温度20.54℃,年降雨量1458mm,日照时间1499.3h,光照率39%,全年无霜期长301d,是传统的双季稻种植区,非常适合再生稻的种植。近2年,再生稻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为提高再生稻生产水平,充分利用籼粳杂交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5],本试验以甬优4949等5个籼粳杂交品种为材料,研究其丰产性、抗逆性、经济性状和再生力等[4] [6],以期为再生稻大面积种植提供品种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共6个,甬优4949、甬优4149、甬优5550、甬优4953、甬优1538等5个籼粳杂交品种,以籼稻杂交品种晶两优534为对照。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试验,不设重复,各处理区面积0.3hm2以上。试验在大余县池江镇池江村马龙里项目核心示范区内进行,试验地上年茬口为中稻,肥力中等,地力均匀;土壤类型为中潴灰麻沙田,排灌方便。2季均机收,中留桩收割。
  1.3 田间管理 塑盘育秧,秧龄20d,抛秧密度18万穴/hm2。头季稻每hm2分别施纯N195kg、P2O5156kg、K2O195kg,再生季每hm2分别施纯N195kg、P2O545kg、K2O120kg。田间水份管理遵循“两次晒田,湿润管理”原则,重点防控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
  1.4 观测记载 田间观测记载各品种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群体转色、整齐度、株型及抗逆性等,室内考种调查2茬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再生节位、脱粒性等。各品种按成熟先后及时收获,单独机收计产。
  1.5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进程 由表1可知,全生育期以甬优4949、甬优4149等2个品种最短,为208d,比对照晶两优534短1d;甬优4953与对照相当,均为210d;甬优1538比对照长2d,为212d;甬优5550比对照长16d,为226d。甬优4949、甬优4149、甬优1538、甬优4953和对照(CK)头季生育期在132~136d,均在8月15日前收获;再生季均在9月20日前齐穗。甬优5550头季生育期为149d,比对照长13d,8月25日收割;再生季齐穗期在9月30日,存在遭遇寒露风的风险。
  2.2 主要经济性状
  2.2.1 头季稻 由表2可知,甬优4953、甬优1538、甬优4949、甬优4149等4个品种株高头季与对照相当,在114.1~122.1cm,比较适中;甬优5550株高为133.2cm,比对照高18.9cm。甬优4949、甬优4149、甬优4953、甬优1538个等4个品种的穗长均比对照短,在23.8~24.3cm;甬优5550穗长为25.7cm,比对照长0.6cm。5个籼粳杂交品种的总粒数、实粒数均比对照明显多,以甬优4953总粒数和实粒数最多,分别为252、207粒/穗。甬优4953结实率明显高于对照,为85.2%;其他个4个品种与对照相当。千粒重以甬优5550最重,为25.7g,比对照重3.7g;其它4个品种千粒重在23.4~25.7g,均比对照重。理论产量以甬优1538最高,为11645.2kg/hm2,比对照高2591.1kg/hm2;甬优4953、甬优5550、甬优4949、甬优4149分别比对照高1815.7、904.4、851.1、262.9kg/hm2。
  2.2.2 再生季 由表3可知,再生季以甬优5550株高最高,为91.2cm,比对照高24.7cm;甬优4949、甬优4149、甬优4953、甬优1538的株高在77~80cm。穗长以甬优5550最长,为23.8cm,比对照长5.1cm;甬优4949、甬优4953分别比对照长4.9、3.1cm,甬优4149、甬优1538分别比对照短0.8、1.1cm。5个籼粳杂交稻品种的总粒数和实粒数均比对照多,其中甬优1538的总粒数和实粒数最多,分别为144、119粒/穗,比对照多40、33粒/穗;其余品种依次为甬优4953、甬优4949、甬优5550和甬优4149。结实率以甬优4953最高,为84.6%;其余品种结实率均与对照相当。5个籼粳杂交稻品种千粒重均重于对照,以甬优5550最重,为24.3g,比对照重3g。理论产量以甬优1538最高,为9230.9kg/hm2,比对照高1522.5kg/hm2;甬优4953、甬优4949、甬优5550、甬优4149分别比对照低131.1、578.6、621.7、180kg/hm2。
  2.2.3 再生能力 从表4可知,非碾压区再生穗数以甬优1538最多,为33.7穗/丛,比对照多10.4穗/丛;甬优4149、甬优4953与对照相当,甬优5550、甬優4949分别比对照少2.6、6穗/丛。从非碾压区稻桩的再生率来看,甬优4953、甬优1538分别达到2、1.9倍,再生能力较强;甬优4949、甬优5550为1.7倍,再生能力中等,与对照相当;甬优4149仅为1.3倍,再生能力较差。从碾压区稻桩的再生率来看,甬优4949最高,为1.6倍,比对照略强;甬优4953、甬优1538则表现较差;说明甬优4949的耐碾压能力比对照和其它4个籼粳杂交品种都强。从非碾压区再生穗不同节位的发生情况看,甬优4949、甬优5550基部第1~2节位明显多,甬优4149第3~4节位明显多,甬优4953、甬优1538和对照的第1~4节位均表现较多,说明甬优4949、甬优5550和对照适宜低桩收割,而甬优4149适宜中留桩收割,甬优4953、甬优1538适宜高留桩收割。另外,各品种非碾压区和碾压区稻桩的再生穗穗长均是第1~3节位的明显较长,说明低节位再生穗对再生季的产量贡献较大,适当低留桩收割有利于提高再生季产量。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解宿州市某农业示范区内的河流沿岸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来源及程度,采集研究区内55个土壤样品,测定6种重金属Cr、Co、Ni、Cu、Zn、Pb的含量;应用单因子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土壤的污染状况及潜在风险;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判断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Cr、Co、Ni、Cu、Zn和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9.30、11.66、24.0
期刊
摘 要:变型拖拉机安全隐患较大,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难点和热点,也是目前农机部门最关注的安全隐患。该文从安庆市加强变型拖拉机监管工作中,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其存量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字:变型拖拉机;存量管理;安全隐患;报废淘汰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3-0109-03  变型拖拉机是在拖拉机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特殊农业运输
期刊
摘 要:该文分析了当前建筑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明确实践技能培养目标,保障实践教学的改革效果;完善教学内容,适应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充实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技术+管理”复合型应用人才;增强专业课实务教学教师力量及实践教学相关配备建设等,以期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用人才;土地资源管
期刊
摘 要:伴随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問题也随之凸显,其中,运营问题最为明显,因此产业发展与多产融合尤为重要。该文从理论上探究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然后分析产业融合对田园综合体的推动作用,并研究了小陶社区的产业模式,从农业、特色产业、加工业、旅游业以及多产融合6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田园综合体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以期为田园综合体产业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
期刊
摘 要:以芳樟195#一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正交回旋组合设计,研究了接种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芳樟精油、精油主成分的影响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微生物菌肥处理下,芳樟总精油含量、叶芳樟醇含量、叶樟脑含量、叶1,8桉叶油素含量、枝芳樟醇含量、枝樟脑含量和枝1,8桉叶油素含量产生了极显著性的差异(P=0.001)。芳樟精油含量与芳樟醇含量呈正相关,芳樟精油含量与樟
期刊
摘 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借助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深化校企合作。根据乡村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技术、生产管理和销售等方面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和技术与乡村农业产业链上需求的各类技术人才相吻合的优势,深化产教、产研融合,积极主动地服务好乡村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使学生和教师将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及时有效融入到具体的生产实践当中去。这样既有利于乡村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人才和技术的支撑,也有
期刊
摘 要:为了探究不同种植因素对菘蓝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覆膜方式、浸种温度、株行距、播种期等,在9—10月间对菘蓝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覆膜方式以垄作覆白膜,种子处理以低温、高温变温浸种,株行距以10cm×20cm,播种期在5月7—17日,品种以选用抗抽薹的品种,对提高菘蓝叶片的光合作用最为适宜。  关键词:菘蓝;因素;叶绿素;动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 S567.2
期刊
摘 要:以烤烟云烟97为供试材料,开展密集烤房烟夹装烟方式的不同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工艺比较,变黄期波动排湿和凋萎工艺均有利于烟叶水分散失,促进变黄和失水协调,改善了烤后烟外观质量,分别降低了烤后烟淀粉含量4.24个百分点、1.88个百分点,2糖差分别降低4.83个百分点、2.49个百分点,物质转化更为充分。因此,采用波动排湿和凋萎工艺有利于提高烤后烟质量,以变黄期波动排湿烘烤工艺更加适宜。
期刊
摘 要:该文以民办高校宿迁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结构、教学条件等方面阐述了风景园林专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建设等,分析了景园林专业建设与规划的专业建设与规划模式,并提出了建设与规划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期对民办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建设与规划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建设;规划;宿迁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
期刊
摘 要:该文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昆山市稻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业化开发技术需求给出了建议,旨在为昆山市稻麦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稻麦产业,发展现狀,存在问题,技术需求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4-0036-02  昆山市位于东经120°48′21″~121°09′04″、北纬31°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