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沿岸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73710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解宿州市某农业示范区内的河流沿岸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来源及程度,采集研究区内55个土壤样品,测定6种重金属Cr、Co、Ni、Cu、Zn、Pb的含量;应用单因子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土壤的污染状况及潜在风险;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判断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Cr、Co、Ni、Cu、Zn和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9.30、11.66、24.02、20.13、57.08和28.93mg/kg;单因子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污染评价,Pb为轻度污染,Cr、Co、Ni、Cu、Zn均为无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在12.24~30.47,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土壤中的Cr、Co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Pb、Zn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轮胎摩擦,Ni、Cu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农药化肥施用。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评价;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X53;X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3-0099-04
  Pollution Risk Assessment of Soil Heavy Metals along Rivers——A Case Study in a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Area,Suzhou City
  Zheng Huafeng1 et al.
  (1School of R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ering,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340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sources and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 along the river in a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area of Suzhou City,55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contents of six heavy metals Cr,Co,Ni,Cu,Zn and Pb were determined. Single factor index method,geological 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and Hakanson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method were used to evaluate soil pollution and potential risk. Combined with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the sources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Cr,Co,Ni,Cu,Zn and Pb are 49.30,11.66,24.02,20.13,57.08 and 28.93 mg / kg,respectively. The pollution assessment results of single factor index and geological accumulation index show that Pb is light pollution,Cr,Co,Ni,Cu and Zn are non pollution,and the comprehensiv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is between 12.24 and 30.47,which is low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Cr and Co are the main pollutants in the soil. To be derived from soil parent material,Pb and Zn are mainly from automobile exhaust and tire friction,while Ni and Cu are mainly from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pesticide a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Key words:Heavy metals;Pollution assessment;Relevance analysis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发突出。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来源广、难降解和易富集等特点,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并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从而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1]。由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和健康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2-3]。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土壤重金属的研究和评价方法较多,如单因子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富集系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險指数法等。由于每种方法都有其侧重点,利用多种评价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使其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4]。为此,笔者以宿州市新汴河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区域,采集河流沿岸55个土壤样品,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沿岸土壤污染状况,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研究区的潜在风险程度,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重金属来源,旨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为农作物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新汴河农业示范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4℃,年降水量857mm。地处淮北平原东部,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濉河、澥河、浍河、沱河、新汴河等,土壤肥沃,是传统的农业大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蛋生产基地。   1.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利用GPS进行现场定位及标号,采集地表以下10~20cm土壤,充分混合后用四分法取舍,保留1kg土壤装入密封袋中并做标记。采样点的空间分布见图1,土壤样品前处理参照《土壤环境检测技术规范》。采集的样品放入固体实验室中自然晾干,一般为7d左右。待土壤晾干后剔除样品中的杂草、杂物。使用木锤、木棍对土壤研磨,待研磨充分均匀后,倒入200目的尼龙筛对土壤筛选,把通过200目的土壤粉末放入密封袋中保存。利用手动粉磨压片机对处理后的样品压片。样品测试在安徽省教育厅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进行,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XRF)检测土壤中Cr、Co、Ni、Cu、Zn、Pb的含量(以GBW07430作为标准物质)。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4和Excel 2010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1.4 评价方法
  1.4.1 单因子指数法 单因子指数法是一种判定超标指数来确定评价等级的方法。在针对单因子进行评价分析时,一般选用该方法。计算公式为:
  Pi=Ci/Si (1)
  式中:Pi为重金属i的单因子指数,Ci为重金属i的实测值,Si为重金属i的背景值。其分级标准见表1。
  1.4.2 地质累积指数法 地质累积指数法是德国科学家Mull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研究土壤及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定量指标[5]。计算公式为:
   Igeo=log2(Cn/1.5Bn) (2)
  式中:Igeo为重金属的地积累指数;Cn为土壤中重金属的测量浓度;Bn为元素n的土壤背景值。其分级标准见表2。
  1.4.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是瑞典科学家Hakanson于1980年建立的一种结合重金属生态效应、环境效应和毒性等多学科的综合评价方法[6]。重金属Cr、Co、Ni、Cu、Zn、Pb的毒性系数分别2、5、5、5、1、5[7]。 计算公式为:
   RI=[i=1mEir=i=1mTir×Cif]=[i=1mTir×CiDCiR] (3)
  式中:Cif为单项污染参数,CiD为重金属的测量值,CiR为背景值;Eir为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Tir为某一种金属的毒性系数;RI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级标准见表3。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特征 由表4可知,Cr、Co、Ni、Cu、Zn、Pb平均含量分别为49.30、11.66、24.02、20.13、57.08、28.93mg/kg。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对比发现,Pb含量超过背景值,超标率94.5%;Ni超标率27.3%;Cu超标率40.0%;Zn超标率9.1% ;Cr和Co均不超标。变异系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样品受人为影响的程度[8]。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变异系数在8%~40%,其中Cu的变异系数最高(40%),说明研究区土壤中Cu的含量受人为影响较大。
  2.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由表5可知,Cr、Co、Ni、Cu、Zn和Pb的单因子指数均值分别为0.74、0.72、0.81、0.99、0.92、1.09,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b>Cu>Zn>Ni>Cr>Co,其中Pb属于轻度污染;其他5种金属属于无污染。新汴河周边土壤重金属Igeo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Pb>Cu>Zn>Ni>Cr>Co,均表现为无污染。单因子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均表明,Pb元素为轻微污染,可能与周围的交通运输有关。
  2.3 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由表6可知,Cr、Co、Ni、Cu、Zn和Pb的潜在平均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1.48、3.66、4.05、4.95、0.92和5.45,6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小于40,说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较低,处于轻微水平。此外,研究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介于12.24~30.47,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
  2.4 重金属来源
  2.4.1 相关性分析 采用SPSS 24软件,对重金属元素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相关系数较高,说明重金属间具有一定的同源性[10],其结果见表7。由表7可知,研究区土壤中Cr-Co、Co-Ni、Ni-Cu、Zn-Pb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56、0.586、0.613、0.674,在0.01水平上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上述重金属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其同源性较强。
  2.4.2 主成分分析 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进行载荷因子分析,同一主成分具有较高载荷的金属元素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11]。表8提取了3个特征值>1的主成分,解释率占85.17%。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33.226%,在主成分1上Cr、Co具有较高载荷,分别为0.845、0.812;这两种元素往往来源于土壤母质。因此,主成分1可以被认为是“自然源因子”。第2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8.356%,在主成分2上Zn、Pb具有较高载荷,分别为0.756、0.948。Zn和Pb一般被認为来源于尾气排放和轮胎摩擦。因此,主成分2可代表交通运输的影响。第3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3.586%,在主成分3上Cu、Ni具有较高载荷,分别为0.903、0.665;这2种元素常常受人为因素影响,Cu主要来自于农药化肥的施用,Ni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12-13]。因此,主成分3可被认为是“工、农业因子”。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并结合采样过程中的现场踏勘,研究区内的Cr和Co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Zn和Pb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汽车尾气和橡胶轮胎摩擦);Cu和Ni主要来源于农药化肥和工业生产。
  3 结论
  本研究以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为基础,结合土壤污染评价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对研究区内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定量解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宿州市新汴河农业示范区土壤中Cr、Co、Ni、Cu、Zn和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9.30、11.66、24.02、20.13、57.08和28.93mg/kg。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相比,土壤Pb的含量超过了背景值,超标率为94.5%。
  (2)单因子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分析说明,污染程度依次为Pb>Cu>Zn>Ni>Cr>Co,其中Pb属于轻度污染,可能受到周边公路交通运输的影响。研究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在12.24~30.47,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
  (3)基于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判定重金属的污染来源,Cr和Co主要来自于成土母质,Zn和Pb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Cu和Ni主要来源于农药化肥的施用和工业生产。
  参考文献
  [1]樊霆,叶文玲,陈海燕,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3(10):1727-1736.
  [2]Lingli Zhou,Bing Yang,Nandong Xue,et al. Ecological risks and potential sources of heavy metals in agricultural soils from Huanghuai Plain,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4,21(2):1360-1369.
  [3]Chaosheng Zhang. Using multivariate analyses and GIS to identify pollutants and their spatial patterns in urban soils in Galway,Ireland[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6,142:501-511.
  [4]趙庆令,李清彩,谢江坤,等.应用富集系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研究济宁南部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岩矿测试,2015(1):129-137.
  [5]Muller G.Index of geoaccumulation in sediments of the Rhine River[J].Geojournal,1969,2(3):108.
  [6]Hakanson L. An ecological risk index for aquatic pollution control,a sedimentological approach[J]. Water Research,1980,14(8):975-1001.
  [7]陈景辉,卢新卫,翟萌.西安城市路边土壤重金属来源与潜在风险[J].应用生态学报,2011(7):1810-1816.
  [8]方晓波,史坚,廖欣峰,等.临安市雷竹林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5(6):1883-1891.
  [9]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10]柴世伟,温琰茂,张云霓,等.广州市郊区农业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03(6).
  [11]李苹,黄勇,林赟,等.北京市怀柔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来源分析及风险评价[J].现代地质,2018(1):86-94.
  [12]赵彦锋,郭恒亮,孙志英,等.基于土壤学知识的主成分分析判断土壤重金属来源[J].地理科学,2008(1):45-50.
  [13]王济,王世杰.土壤中重金属环境污染元素的来源及作物效应[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13-120.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高等教育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对于缩小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区间差距和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研究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点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点按教育规模可分为3级教育规模区,其中1级区主要分布在江苏、北京、湖北以及江西,2级区主要位于中部河南、陕西、四川、湖南等省份,3级教育区主要包括西部、南部边陲省份以及东部高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草莓产业在苏北地区发展迅速,但草莓在栽培过程中易发生各种病虫害。该文总结了苏北地区草莓常见的10種病虫害,并对每种病虫害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方法。  关键词:草莓;病虫害;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 S436.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4-0088-03  草莓(strawberries),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虽日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但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该文以宁国市为例,总结了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和经验做法,分析了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认识、队伍建设、技术支撑、宣传培训、品牌培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宁国市  中图分类号 F326.4
期刊
摘 要:农业规划承载着宏观决策、方向引领的使命要求。该文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为研究基础,探索机构设立的功能定位以及组织要素。针对成果审核备案率较低,承担大项目频率低,管理服务职能弱化,聚合优势不明显以及缺乏工程资信等现状问题,从强化管理办法修订,规范过程管理,强化品牌创制,提升服务水平,强化质量管控,提升行业影响等方面,提出了规划设计机构良性运行的建设性发展措施,以期为规划设计机构
期刊
摘 要: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我國北方的重要经济鱼种,为研究运输胁迫对大菱鲆生理免疫的影响,并确定大菱鲆的优选运输方案,采用体长为4.65±1cm(幼体组)和14.50±1cm(成体组)2种规格的大菱鲆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模拟运输条件,分析其非特异性免疫、呼吸排泄及死亡率变化,并探究活鱼苗运输的优选方案,结果显示:(1)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超氧
期刊
摘 要: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该研究利用实地调查法分析了商洛市江山村景区旅游资源现状,针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景区“互联网+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策略,以期为美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乡村旅游;美丽乡村;江山村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3-0008-05  Research
期刊
摘 要:该文简要论述了农业园区科技支撑政策体系的构成及功能,并以江苏南京白马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支撑政策体系建设为例,分析了科技支撑政策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科技支撑政策体系不完善、财政扶持领域单一、政策缺乏可操作性、科技成果应用重视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构建结构合理、前后紧密关联的科技支撑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园区;科技支撑政策;政策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F323
期刊
摘 要:为了筛选适宜在江西红壤旱地种植的优良春花生新品种,江西省红壤研究所于2019年引进21个花生新品种(系),对各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等指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在江西红壤旱地的产量水平相差很大,产量最高的品种是N17048,达到5319kg/hm2,比对照增产21.1%;產量最低的品种是宛花16号,仅为3121.5kg/hm2,比对照减产28.9%,
期刊
摘 要:通过总结前人种植经验以及多次实验,该文针对桂花种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扦插繁育、栽培管理、花期调控、受冻复壮、病虫害防治等一套完备的桂花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桂花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桂花树;扦插;栽培;花期调控  中图分类号 S682.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4-0058-02  Abstract: On the basis
期刊
摘 要:该文以福州市閩侯白沙上寨农业休闲园概念策划为例,通过对资源现状的分析,以营造多形式休闲玩赏一体的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为规划目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依托生态生产本底,探讨了分区原则、设置与项目安排等,为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的规划及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规划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3-014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