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学生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来源 :世纪之星·交流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zh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从课堂教学中营造气氛、创设情境、循循善诱和鼓励表扬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启迪; 思维 ; 培养; 创新; 意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一個热点问题。下面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个方面。
  一、营造气氛,培养创新意识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斯特维克认为“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有助于他们集中精力,增强信心,勇于参与,从而诱发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互动,勇敢发言,对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积极争议。如,六年级数学有一道应用题:“修路队修一条1200米的路,2天修了全长的1/10,照这样计算,几天能修完?”学生解法出现如下多种:①1200÷(1200×÷2)②1÷(÷2)③2×(1÷)④2÷。我先让学生说算理,然后评议哪种算法比较好。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思路,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后三种解法,把工作总量当作单位‘“1”,是六年级要教学的新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创设情境 启迪创新意识
  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的且能激起学生新异感的情境,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巧设悬念情境。孔子曰:‘“疑是思之殆,学之端,”教学中选择教学内容的疑点问“为什么”,目的是达到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把学生带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索性的思维活动。如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上课刚开始,我说:“同学们,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整数,我就可判断它能不能被2、5、3、整除。”同学们一听,半信半疑,都想试一试,一个学生说“125”,“能被5整除。”“270”,“能被2整除、3整除和5整除。”同学们接二连三地说了许多数,我都迅速地判断出来。这时,同学们产生好奇心,并由好奇变成学生的求知欲,于是我因势利导地问学生:“你们想知道是如何判断的吗?”学生带着悬念,对学习新知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打开了他们思维的闸门。
  以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以现实生活为材料设计情境进行教学。如教学《商的近似值》,我以“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每个油桶最多装油4.5千克,要装60千克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得数保留整数)”为例,同学们求得“50÷2.2=22.7……≈22(套)60÷4=13.3……≈14(个),”我以生活实际启发他们认真讨论,从而知道:做衣服要算整套数,必须把得数中的小数部分舍去,答案是“22套”;第2小题是用桶装油,装完整桶以后不够1桶的油也要用一个桶装上,所以必须把得数中的小数部分进一,答案是“14个桶”。
  三、循循善诱,激发创新意识
  学生的思维有时处于一种似是而非的半朦胧状态,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及时启发,循循善诱,启迪学生思维。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策略,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做到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机会和时间。当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有一个理解、领悟、思考的过程,不要迫不及待地给出答案或要求学生回答。对数学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可列举易懂、好记的同类知识引导学生自己想。如教分数除法法则,课文中所介绍的推导过程太长、难懂、难记,为此可先按教学安排学习分数除法法则,而后补充提出:÷3为例根据除法意义和分数乘法意义,想想为什么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让学生根据教师引导的方向认真思考悟出:“÷3按除法意义,表示将平均分成三份,求一份是多少?而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按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成算式是×,而与3互为倒数,所以除以3等于乘以3的倒数。”这样,学生不但对于难懂、难记的分数除法法则的推理过程能理解掌握,牢固记忆和实际应用,而且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
  四、鼓励表扬,升华创新意识
  老师用柔和的表情,激励性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对学生的新发现,及时给予肯定,这样,激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积极探索的心理,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升华。如我在班上说:“××数学家探索到新知识,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发现成果,就命题为“××定律”和“××定理”。以后,假如××同学在学习上有新的发现,我们就命名为“××算法”吧。
  参考文献:
  [1] 杨建.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问题探析.《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2010 (10) :28-28.
  [2] 曲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 《课程教育研究》 , 2016 (38).
  [3] 施育伟. 创新思维模式,构建魅力课堂. 《启迪与智慧:教育》 , 2015 (3).
其他文献
[摘 要]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会影响到学习兴趣的产生。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培养学习兴趣的几种措施。  [关键词]中职; 学习兴趣 ;学习特点; 培养 ;措施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性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它由获得该方面的认知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  兴趣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表现出高度的聚集性、强大的能动性,并且在认知获得满足后有一定的持续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
期刊
环境是一切大自然资源的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在我们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加速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所有的进步,很多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正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护环境已经成了全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成了全世界的共同行动,可持续发展正成为
期刊
[摘 要]依据历年来全国各省高考作文材料,以美术材料题,话题材料题,古文材料题,诗歌材料题,寓言材料题所使用这把万能钥匙的结题过程为论据,客观思考,逻辑推理、立体思考概括简述回答,打开各种形式的万能压实是语文题。它是综合知识渗透后的正确反映,体现了语文是表达人们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总结语文各种材料的中心思想的过程是检测考生综合性分析问题能力的过程,立题写作的过程是检测考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期刊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期刊
[摘 要]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细胞的生命力和执行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水平和未来前途。而班组长在班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炭行业赋予班组长四项权力(安全管理权、生产组织权、薪酬分配权、独立核算权),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考核管理办法中进行了明确规定。如何真正将赋予班组长的四项权力落到实处、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班组自主管理功能,释放班组活力,我们立足实际、抓焦点补短板,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在充填工程部进行了
期刊
[摘 要]当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加速,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改善。高中物理具有逻辑性强和抽象性强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想要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明显,让他们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就必须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老师要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之后,借助信息技术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多,并且使一些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以学习兴趣的提高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高。本文结合乡村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就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乡村;低年级; 数学;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教学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充实。但是
期刊
[摘 要]藏文语在新课程的改革中重点提出要重视在教育过程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提出“藏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藏语文的思想感情”,同时提高学生的个人品德与审美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并且藏族教师同时要具备双语教学的技能。  [关键词]藏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近年来,我国对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因此对教学方法不断的改革创新,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达到人们提高综合素质
期刊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贯彻落实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国语教学,作为新三年级五个班的美术教师和四年级五个班书法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三年级和四年级每个班里都来了15名原哈语班的学生,他们国语不标准、多数学生拼音还不会,和原平行班的孩子存在很大的差距,那么面对如此之大的两极分化,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就成了每个任课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下,教师既要
期刊
[摘 要]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国际上的很多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我国的许多学校和教师在实施和推广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的理论和教學实践常常发生脱节;研究性学习的贯彻实施更是由于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而有所冲淡,基本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理清其发展脉络,明确其发展方向。故笔者结合本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为指导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