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及题型整合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必修Ⅰ把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分成两节内容,目的在于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应该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知道了物体的受力情况,理论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变化就完全确定了.
  
  一、知识梳理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2. 公式: F = ma
  理解要点:
   ①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②方向性:a与F 都是矢量,方向严格相同;
   ③瞬时性和对应性:a为某时刻物体的加速度, 是该时刻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力.
  ④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宏观, 低速运动的情况.
  
  例1 对力、加速度和速度关系的理解]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
  D.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
  答案CD
  解析物体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没有必然联系,一个很大,另一个可以很小,甚至为零.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决定加速度的大小,同一物体所受合外力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故选项C、D对.
  二、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意,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一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
  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建立坐标
   ①若物体所受外力在一条直线上,可建立直线坐标.
   ②若物体所受外力不在一直线上,应建立直角坐标,通常以加速度的方向为一坐标轴,然后向两轴方向正交分解外力.
  4、列出第二定律方程
  5、解方程,得出结果
  
  一、明确两种基本模型的特点
  
  (1)轻绳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可以突变,成为零或者别的值.
  (2)轻弹簧(或橡皮绳)需要较长的形变恢复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不能突变,大小方向均不变.
  
  
  
   类型1:轻绳模型求瞬时加速度
  
  例1 如图1甲所示,图中细线均不可伸长,小球均处于平衡状态且质量相同.如果突然把两水平线剪断,剪断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解析:球质量均为m,对A球受力分析,如图1 乙所示,剪断水平细线后,球A将沿圆弧摆下,故剪断水平细线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a1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向下,即垂直倾斜细线OA向下.则有FT1=mgcos θ,F1=mgsin θ=ma1,所以a1=gsin θ.
  
  
  类型2:轻弹簧模型求瞬时加速度
  
  例2 如图2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 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
  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
  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 )
  
  (A) a1=0,a2=g (B) a1=g,a2=g 
  
  (C) a1=0,a2=m+M Mg (D) a1=g,a2=m+M Mg
  
  解析:在木板抽出后的瞬间,弹簧未来得及发生形变,所以木块1所受重力和弹力均不变,合力为零,则a1=0.木块2受重力Mg和弹簧弹力F=mg,如图3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g=Ma2,则a2=M+m Mg,选项(C)正确.
  
  二、解决两类动力学问题
  
  以加速度a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4.
   
  
  例3 如图5所示,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上,木板B静止于
  水平面上.已知A的质量mA和B的质量mB均为2.0 kg,A、B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若从t=0开始,木板B受F1=16 N的水平恒力作用,t=1 s时F1改为F2=4 N,方向不变,t=3 s时撤去F2.
  
  (1)木板B受F1=16 N的水平恒力作用时,A、B的加速度aA、aB各为多少?
  (2)从t=0开始,到A、B都静止,A在B上相对B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3)请以纵坐标表示A受到B的摩擦力FfA,横坐标表示运动时间t(从t=0开始,到A、B都静止),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在图6中画出FfA-t的关系图线(以图线评分,不必写出分析和计算过程).
  
  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μ1mAg=mAaA,
  
  aA=μ1g=0.2×10 m/s2=2 m/s2
  
  F1-μ2(mA+mB)g-μ1mAg=mBaB
  
  代入数据得aB=4 m/s2
  
  (2)t1=1 s时,A、B的速度分别为vA、vB
  
  vA=aAt1=2×1 m/s=2 m/s,
  
  vB=aBt1=4×1 m/s=4 m/s
  
  F1改为F2=4 N后,在B速度大于A速度的过程,A的加速度不变,B的加速度设为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2-μ2(mA+mB)g-μ1mAg=mBaB′
  
  代入数据得aB′=-2 m/s2
  设经过时间t2,A、B速度相等,此后它们保持相对静止,则
  
  vA+aAt2=vB+aB′t2.
  
  代入数据得t2=0.5 s
  
  
  A在B上相对B滑行的时间为t=t1+t2=1.5 s
  
  (3)FfA-t的关系图线如图7所示.
   
  
  以上就是对牛顿第二定律知识概念的整理重点解题方法,只要掌握基本解题方法,知道解题模型,相信牛顿第二定律不会成为我们高考的难点.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解决的思维方式,是数学意识的体现.它对于思维的起点、方向、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中学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本文结合一道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谈谈数学思想的运用.    题目:当0≤p≤4时,不等式x2+px>4x+p-3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思考1:(函数思想)不等式
高中数学的函数教学是主阵地,采取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能够让学生从繁琐的推导中脱离出来,结合图形更好地理解这些函数的具体含义以及对其进行恰当地使用.    一、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历程    数形结合的教学理论是伴随着数学研究的最基本的两个范畴——数和形——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产生的,这两个基本范畴也是整个数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支柱.将变量引入到数学的范畴中开始,就为我们数形结合的道路提供了很
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致使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并已成为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因此,开展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研
傅新民,号新萌,1949年6月生于江西南昌,现就职于中国厦门。从事绘画、雕塑艺术创作四十余年,现为中国根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被中国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集美大
参数广泛地存在于中学数学的各类问题中,也是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查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结构为标准,含参数的问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的问题是根据参数在允许值范围内的不同取值(或取值范围),去探求命题可能出现的结果,然后归纳出命题的结论;另一种类型的问题是给定命题的结论去探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或参数应满足的条件.  解决第一类型的参数问题,通常要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即根据问题的条件和所涉
[摘 要]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以达到其增长见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所必须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其所能,做好导读服务工作。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导读 服务育人 示范性教育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作用,提高做好大学生课外阅读必要性的认识,认真做好导读工作,增强服务育人意识,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做出贡献。笔者就此谈
在2013年的保送生考试中,一道北大保送生数学试题倍受关注,之所以吸引眼球不是因为这道考题让考生哭爹骂娘,而是因为这道考题的平易近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本文想和同学们一起品味这道试题,希望为同学们带来一点帮助.    题目:    (2013年北大保送生考试题)已知正数a,b,c满足  a1-1-bc 1+b+c>1-1 1+b+c=  f (b+c),  所以f (b)+f (c)>f
在力学中功和能的问题是从能量和能量变化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和运动状态的变化的.因此,在解题中要紧扣功和能的概念.功和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对应确定的运动状态和能量也是确定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对应的能量也会发生变化;而功是度量能量变化的物理量,做功过程就是物体之间能量传递的过程,能量传递多少,就是做功的数值.     一、应用动能定理解题    动能定理通常
当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恰好能构成首尾相接的三角形.在定性判定某个力的变化趋势,或定量求解某个力的极值时就经常会用到力的三角形法.这种判断方法比用平衡方程作定量分析更直观、更方便、更快捷.因此力的三角形法在解决三力平衡问题中应用广泛.但是遇到三个以上力的平衡问题时,力的三角形法就无能为力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其实可以将其中的某两个力或多个力等效成一个力,将多力平衡问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直观,使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和谐地结合起来.  众所周知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许多数学问题,如若借助于数形结合,能够得以较快解决.但是种种原因是,如图形欠精确,刻意几何化,思路不简约,考虑不全面等,在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图形的蒙蔽和误导,从而导致解题的失误.对此结合实例做一些分类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