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主体阅读教学略谈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qiulong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寻找一种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方式,构建一种语文阅读教学的互动模式。“学习者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们自己构建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教学法过程就是学生主体的自学过程,是学生自主构建意义的过程,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
  《语文课程标准》将阅读明确地界定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实现这一主旨,一定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要弘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多少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读”的训练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即使有的教师已经开始重视“读”的教学,但时间投放不足,形式单调,效率不高,“读”的过程被大大简化。
  第二,对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重视不够。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与语言同步发展,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第三,教法单调,模式陈旧,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缺少应有的兴趣。教师的字、词、句、段、篇有条不紊,学生却是哈欠连天。
  以上所列的三个问题,是从阅读教学具体操作层面上作的一点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这里只就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两方面作分析,这是最现实的,也是教师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把阅读教学与新课标的新理念结合起来,进而培养出适应时代的具有全面语文素养的创新人才呢,肯定的回答是:要尽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欲望和兴趣,把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的能力当作现实工作的当务之急。对此,不妨从以下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主体阅读能力。
  
  一、强化审美感知,培养审美能力
  
  叶圣陶先生主张,“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在求真、崇美、爱美的道路上昂首前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分析,语文美育作为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姚鼐的《登泰山记》时,学生对文言文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教师可以不必急着去朗读和疏通,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描绘泰山日出的景色,并进行绘图创作,然后再把课文中的关于日出的片段拿出来比较。这种过程往往能使学生兴味盎然,在不知不觉中一篇文言散文就领会于心。
  
  二、敢于超越文本,实现审美创造,即利用课文空白激活学生思维
  
  任何艺术作品,都会留下一些“艺术空白”。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去填补“空白”,使作品达到“余音绕梁”的境界。
  
  1 利用叙述中的“空白”,激活思维的求异性。例如,教学《项链》时,小说在玛蒂尔德知道项链的真实价格时,就戛然而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女主人公此时的心理活动,以一种倒果翻因的形式,迅速指导学生全面解读小说。
  
  2 利用细节描写的“空白”,激活思维的深刻性。如:孔乙己的“排”,阿Q的“扔”。
  
  3 利用标点符号的“空白”,激活思维的发散性。这一点各篇文章比比皆是,教师切勿忽略。
  
  三、退讲还读,合理搭配课堂的讲解时间
  
  首先,教师要倡导学生自由品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阅读课文前,教师可以不必预设问题,而是待学生读完之后,自由提问,自由讨论,然后教师巧妙加以理顺、连缀、深入。其次,注意示范朗读,调动学生的兴趣。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是培养学生领悟能力的重要环。再次,营造体验氛围,提倡多样性阅读。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可以让学生观看舞蹈录相,感受腰鼓的排山倒海的气势,继而进入角色阅读。最后,特别要引导学生注重延伸阅读,扩大阅读面。
  
  四、从主体阅读走向创作动机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生的智慧之火被点燃之后,学生会从一种热烈表述的过程走向强烈的创作欲望。反过来,学生的这种创作欲望,又会促使其调转马头,重新解读课文,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主体阅读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正如萨特所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接受、索取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发现、构建甚至创造形象。为了切实有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就让我们给学生创造个开放、自由的阅读空间吧!
  
  责任编辑:王锋旗
其他文献
口腔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近30年来迅速发展和普及。其中,口腔相关组织的数据采集是前提和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决定数字化修复的成败。口内数字印模技术具有卓越的
一、以爱岗敬业的精神赢得学生的尊重    教师是知识的精神传播者,一个班主任首先要必须具备教师的基础素质。曾有资料显示,当代学生把心目中的班主任形象特征摆在最前面的是“爱岗敬业”。班主任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具有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只有爱岗敬业,才会以严谨的态度去正确对待知识,以顽强的毅力去不断追求新知,从而用心去征服学生;只有爱岗敬业,才会“时时在意,步步留心”。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
纵观各地中小学发生的学生伤害教师的案件,其中相当部分源于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刁难。  教师对学生的刁难,从表现上看,有两种类型:一是显性刁难。其特点是教师在知晓学生信息的情况下,故意不实事求是对待学生——对学生作出不公正的行为。如班主任明知张同学个子矮且视力不好,可排座位时却偏偏把他安排坐在最后一排。二是隐性刁难。其特点是教师在不知晓学生信息的情况下,对学生作出不公正的行为——凭经验、凭感觉来处理学生
近年来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大量语料提出词块这一概念,认为语言不是由传统观念所认为的语法和词汇组成的,而主要是由词块组成的,它融合了“形式”和“功能”,体现出语义、句法及语用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语法规则的发展,有助于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和准确性,减轻语言产出及处理的负担。本文拟从词块的定义和分类出发,探讨并归纳词块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利用词块进行教学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议,以期对大学英语写作教
声乐歌唱的发声及演唱过程,主要是通过正确的发声状态和长期不断刻苦训练,以及演唱者的技巧来逐步建立的。    一、呼吸的训练    歌唱中的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唱歌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方法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不可能有优美悦耳的声音。呼吸的方法有三种:上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以及胸腹式联合呼吸。其中腹式呼吸是近代中外声乐界公认而普遍采用的、科学的、合乎生理机制规律的呼吸方法。了解了呼吸方法还不行,还需要长
高校经济效益外部化,在推动我省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审计亦任重道远。笔者结合审计实践,就如何提高高校教育资源配置、高校社会供给、办学质量以及提高高校社会贡献率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应进一步强化高校社会贡献率意识    高等教育社会贡献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大,应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贡献、创新贡献、人才贡献、智力贡献,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强化高校的生存意识、忧患意识
新课程突出了学科教学要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故此,学科教学便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而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以权威者自居,训斥学生:要尊重学生,平等待学生。“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出和谐、民主、自由、宽松的教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