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时期八桂书风的发展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k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广西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无数红色书法和革命艺术家涌现,因此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阶段。“八桂书法”在此时登上中国书法的历史舞台,本文将从研究中梳理文化发展的脉络,阐述红色革命时期书法的发展背景,找寻广西书法发展的源动力,领略独特的文化风采。
  关键词:广西书法、红色革命、八桂书风
  引言: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本是偏僻之地,但是古老的百越文化发祥之地,民国时期,桂系在广西地区独领风骚,经济地位跃然而上。“西学东渐”以来,广西学习西方先进知识的热情有增无减,科举废除,书法的實用作用降低,步步紧逼的处境反而激发了广西艺术家爱国热情,谋求革新。抗日战争爆发后,广西成为抗战大后方,来自全国各地的先进文人学者齐聚桂柳,抗战文化城的形成,鉴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广西书法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湘江战役、百色起义遗址的考察
  项目组成员在适逢建党100周年的春天来到了湘江战役的遗址并展开了学术考察活动。广西桂林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素材,因此项目组主要考察了桂东、桂东南等地。著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 七军、右江革命根据地均发源于此,小组成员到达全州县以后,参观了湘江战役历史纪念园,聆听了讲解员的讲解,察看战壕遗址,穿过山上黑石林等觉山铺战斗遗迹,深刻体会了战斗的惨烈和革命果实的来之不易,紧接着参观了参观位于兴安县 城南郊狮子山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观摩了碑园的群雕、主碑、陈列馆,主碑和群雕间曲折蜿蜒的中轴线台阶连接,代表着了红军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的艰难险阻。小组成员通过现场的讲解,参观过程中对文物及文艺创作作品的观瞻、乡野调查和实地考察,深刻感受到了在湘江战役中革命志士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心壮志对这一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第二天项目组来到了右江革命根据地遗址参观了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百色起义英雄雕塑园、邓小平手迹碑林。深刻感受到了邓小平、陈云、韦拔群等同志发动百色起义的深远意义。
  二、广西地区书法文化在民国及革命时期的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广西地区也有着大批的红色革命力量正在积极的相应工农红军的号召,积极领导地区武装割据行动,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是中国红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复杂的社会背景,国际形势的影响,“八桂书法”在历史舞台上展现了独特的风采,作为新生的文化温床,书法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此地有了许多开创性的发展。
  清末民初,由于西方列强势力的影响,中国传统文艺受到了空前的冲击,自新文化运动中“改良文艺”的提出,越来越多文学艺术面向大众,使得书法保守的艺术体系受到破坏,受限于固有朋友圈的书家开始向市场出售作品,也使得这一艺术的展览逐步走向社会。动荡时期一众爱国的艺术家们聚集起来,在广西美术会,集美书画馆,广西省立艺术馆美术部等地开办展览赈灾救济劳苦大众,其中不乏有西泠印社社员,吴昌硕、沈尹默,尹瘦石、徐悲鸿等大家的书法作品,其中主题大多以救亡图存,谋求变革为主,是近代书法史上宝贵的财富。全民族抗战的爆发,更是使得书法家们将爱国热情投入到创作中去,旅桂书法家尹瘦石在桂期间,活跃于广西省立艺术馆美术部、桂林美术工作室等书画团体,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画展,为宣传抗战、推动教育、筹建学堂均作出巨大贡献。像这样取法新出的书家来到桂林,毫无保留的分享自己的学术理念,间接的传播新的文化知识,灌输新的学习理念,为革命时期广西书法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色彩。
  广西作为革命时期发展起来的地区,艺术市场和展览市场并不发达,但在革命时期成为了革命文化和艺术家的聚集地,展览和艺术发展随之兴盛,广西在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时期是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时期,它使得书法真正从案牍走向广大群众,也使得书家眼界有了更高的提升,真正使书法从古代书法走向了近现代书法篆刻。
  三、发扬红色文化,做新时代书法文化的传播者
  广西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遗存,数不胜数的革命英雄事迹,这些都是推动我们将广西红色文化和书法传统艺术进行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重要的文化传播资源。
  毛主席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为人民的”,因此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身为文艺工作者,不能只将个人的私情作为艺术而抛弃群众的日常生活情感,更不能做了文艺就忘了本,忘记历史又会将书法变回了曲高和寡的古代艺术,那样的艺术在当今的社会是很难生存的。我们应当尽我们的所能,肩负起历史使命,使书法成为弘扬我国优秀文化和伟大历史的载体,使传统文艺成为新时代精神的基础,将书法文化作为传播红色革命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的桥梁,向世界发出属于中华民族的声音,成为民族自信的保证,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小结:
  习主席在十九大工作报告上强调“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本文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对于广西红色革命历史及书法创作者的历史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坚定了让“传统文化走出去”这一目标,让更多的人感悟红色文化,深入了解广西红色文化,进一步提升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参考文献
  [1]肖佰芳,叶明明《民国时期广西书法的文化背景》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论文。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二年五月)》
  作者简介:刘浩宇,男,汉族。籍贯:吉林长春。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18级在读学生,本科,专业:书法,研究方向:碑学,导师:魏波教授。
  广西艺术学院2020年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广西红色革命历史内容的书法创作与研究”。项目编号:202010607092
  (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影行业逐渐繁荣,已然成为各国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各类电影作品不仅具有娱乐性,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感受异国文化,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电影字幕的翻译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本文选取了经典的电影字幕翻译,基于归化和异化视角,对电影字幕英译策略及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归化异化;电影字幕的翻译  一、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概述  1.1归化翻译策略  1831年施莱尔马赫在《论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某高层钢框架科研楼地基基础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条件并结合当地的工程经验,从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出发,对本工程的地基基础形式进行了不同方案比选,并最终得到了最优地基基础方案。  关键词:地基基础;方案比选  1工程概况  某科研楼工程于海南省海口市。总建筑面积约为1.3万m2,其中地上2~8层,共计1万m2,地下一层,面积约3000m2。主要功能为报告厅、会议室、办公室、
期刊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民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渐提升,相较而言,文化活动亦向互动向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美术馆作为民众获取精神文化信息的重要路径,是文化活动的具体表现之一。美术馆通过以美术作品展览为媒介,向民众传播道德规范、人文精神以及思想内涵等信息,能够有效引导民众树立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以及民族观。在美术馆发展沉淀的背景下,美术馆内的美术作品逐渐多样,单一化的展品陈列难以满足美术馆艺
期刊
摘要:古筝作为传统艺术的表达形式,以其特有的弹奏技巧给人们带来独特的美的感受,能够使人在演奏和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淡雅、端庄的感觉,《渔舟唱晚》作为一首传统典型的古筝曲,深受古筝演奏者和观众的青睐,本文就阐述一下全曲的演奏方法和技巧以及分析思考它的美学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渔舟唱晚;赏析;演奏技巧;美学和审美价值  公元前237年 李斯上书秦始皇称:“夫擎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乎呜呜夫击瓮叩缶,弹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提高,审美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开始寻求更高的精神上的满足,这使室内风格的多样化到了很大的进步,我的文章《新中式风格在大空间家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是从对中国传统中式装饰风格与中国传统装饰风格的发展及与现代社会家居装饰风格的融合中,寻求适合现代大空间居住环境的具体表现方式。在对新中式风格的特点以及大空间家居空间发展的研究中,通过对传统中式风格艺术美学的研究
期刊
摘要:民间故事是瑶族人民生活的记录,是瑶族社会历史的表现,是瑶族审美意识的结晶。通过这些民间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其纯洁的心灵、奇妙的理想和瑶族氏独特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瑶族;民间故事;审美价值  如果勇敢、豪迈、威武的英雄是瑶族人民理想中的英雄,那么在审美追求上就要强调刚毅、阳刚之美。那么,一个不怕苦,不怕强暴,就是瑶族的理想英雄。他们在审美追求上特别强调强烈而坚韧的风俗。瑶族人民有战斗的意志。
期刊
摘要:每个运动项目都有符合人体运动特性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特指依据科学原理而确立的,人们在技术训练中所需遵循的模式化需求。体育舞蹈的技术规范在历史的锤炼中逐渐生成,在时代的演进中持续革新,在无数体育舞蹈践行者的个性化探索中不断拓展,在动态化的发展变化中使体育舞蹈显现出体艺融合的特质,以及历久弥新的活力。  关键词:体育舞蹈;竞技;表现力;探究  引言  体育舞蹈作为体育与艺术类相结合的竞技性运动项
期刊
长宁县文化馆成立于1950年,馆舍建筑面积2080㎡。作为全县文化活动和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一直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公益性原则,致力于基层群众的艺术普及。近年来,随着文化馆免费开放的深入推进,更是把阵地服务、流动服务的建设和艺术普及作为重要工作,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围绕群众的公益性分馆建设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美
期刊
摘要:散打文化是我们的“国粹””、“优秀文化遗产”等,被世界认可的有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散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项目,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现在已经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华民族的散打文化传播到,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影响力。但是,散打运动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限制了散打运动的持续发展与影响力。因此,有必要进行散打软实力特点研究,以促进散打软实力的提升。  关键词:散打;青少年;软实
期刊
摘要:在当前社会化媒体时代中,社会化媒体为公共管理营造了开放式创新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公众参与其中,进而形成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关键词:媒体时代;公共管理;开放式创新;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社会媒体正逐步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社会化媒体公共服务模式,增进公共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弥补传统公共管理的不足,进而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社会化媒体对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