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培育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48291485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是高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针,也是当前培育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故而,佳木斯大学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着力培养学生对学术科技的兴趣,充分挖掘校园科技创新人才,致力于推动全校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与此同时,打造精品科技社团品牌,完善科技社团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指导队伍,进而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培育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更好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培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8-0069-02
  引言
  2015年1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卜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一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具有蓬勃创造活力的民族,四大发明在世界发明史上熠熠生辉。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创新图强的步伐从未停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坚持自力更生,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改革开放点燃了博采互鉴、以开放促进创新创造的火种,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创新让世界瞩目。”因此,佳木斯大学依托佳木斯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在全校形成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为广大学生创新创造提供丰厚肥沃的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一、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
  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必然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苦付出,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或者问接地反映了学校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外科技活动有利于教学相长,有益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更利于教师深度挖掘自身的不足。具体体现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同时,也会从中发现新问题和新思路,教师也会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充电,并因此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为今后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打好基础。与此同时,学生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设想也会对教师产生一定启迪或引起共鸣,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科研的开放性、针对性以及时效性。
  (二)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增强高校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佳木斯大学科技创新协会为例,校科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不断创新优化人才培养途径,坚持“自主性、原创性、强基础、重实践”,白2011年以来,佳木斯大学科技创新协会成员在全国“挑战杯”大赛、“全国机械工程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令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全国华为杯新材料大赛”、“全国TRIZ杯创新大赛”等等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国家级奖项40余项、省级奖项200余项,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外观专利17项,100余名本科生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45篇,毕业成员受到工作单位一致好评。这些人才培养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校科协积极开展的学生创新活动。故而,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增强高校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促进高校优良学风形成的有效方法
  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是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佳木斯大学科技创新协会开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学校第一课堂教与学的延伸和拓展,对改善学风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佳木斯大学科技创新协会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力强、普及面广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而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也有效的填补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把很多迷恋网络游戏或无所事事的学生吸引回来,使他们走进图书馆、走进实验室,为科研项目的实施而不懈努力,从而无形地改善了学风,使得校园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二、大学科技创新协会在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地位和优势
  佳木斯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简称“校科协”)是隶属于佳木斯大学团委的一个致力于科技创新知识的普及与传播、科技制作与创新的研究创新型社团。佳木斯大学科技创新协会成立于2011年,自成立以来,校科协坚持以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活跃校园的学术氛围,积极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服务宗旨。因此,作为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在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中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
  而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优势表现在:一是具备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覆盖范围广,组织结构清晰,紧密联系学生;二是直接与各个院级创新社团、学生创新基地、学生创新团队直接联系,具有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平台;三是拥有一批政治素质高、创新精神强、朝气蓬勃的学生创新团队干部队伍,能够组织承担起大部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宣传和独立开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的机会,但如何组织管理好各种项目的实施,以便更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这是有关各级部门与学校都在探索的问题。
  (一)实施国家级、省级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12年,学校开始组织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使得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有机会参与和接触科研工作,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动手实践能力。校科协根据学校要求,积极组织科协成员积极申报,截至目前,共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余项,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百余项。校科协在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实施的过程中,按照“项目牵引、注重过程、分享经验”的实施原则,从项目申报到项目运行、从经费使用到项目结题,都以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倡导本科生进实验室
  目前为止,佳木斯大学为鼓励更多学生能够有机会、有平台参与科研工作,共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24个和56个本科专业开放实验室,保证学生各类课外科研实验的有序实施。校科协依托学校科研教学平台来培育学生查阅文献、课题设计、标书撰写、数据分析、实验操作以及实物制造等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分析力与实践力,进而为社会培育更多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三)建立激励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佳木斯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经验,依托校团委积极出台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鼓励支持政策,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管理模式,从而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定期进行大学生科技活动的评比工作,对在科技活动中积极组织、宣传,以及努力开展科研攻关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推动科技活动继续向更高层次发展。例如,佳木斯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依托校团委与校其他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于2012年制定了《佳木斯大学资助学生发表论文版面费的有关管理规定》、《佳木斯大学资助学生申请专利相关费用的有关管理办法》、《佳木斯大学学生科技实践与创新活动管理制度》、《佳木斯大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奖励条例》以及《佳木斯大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条例》等一系列制度,从课题申报、评审、经费管理成果验收、项目资助以及相应奖励等几方面做出了详尽的规定。而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学校将科技创新、学科竞赛与综合测评、保研加分、国家奖学金评定、评优表彰等一一挂钩,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工作量评定以及对所指导的项目给予额外奖励。
  结语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人才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作为负担着培养和塑造适应社会竞争力的组织,必须准确定位、明确方向、发挥优势,积极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服务广大学生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渠道,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也在不断增强。以湘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物流管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与实施措施,并介绍取得的成效,旨在为同类院校的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递进式;实践教学;物流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伴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当前市场正在走向高端市场,必将推动大学生进行创业。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创业意向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和针对少数民办高校创业者的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查研究,对现行的创业环境和政策体系进行分析,并对发现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促使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信创业、科学创业与成功创业。 
期刊
摘 要:随着游客自主意识增强,参团旅游的人数逐年变少,旅游散客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旅游业也即将迎来“散客时代”。最能体现散客个性是一种叫作“定制旅游”的旅游方式,旅游客户要求旅行社给他们提供个别的服务,定制一条与众不同的旅游线路。在这个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高科技时代,旅游APP是“定制旅游”发展至关重大的因素,通过对国内旅游中应用较多的APP深入了解,着重分析旅游APP在游客自主“定制旅
期刊
摘 要:曾几何时,推行标准化的工作使得酒店的服务规范化,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但是,这也带来“千店一面”的负面效应。在面临激烈竞争的时候,酒店开始提倡个性化服务、服务创新。业界对服务创新的必要性早有定论,服务创新的一些方式和做法也不乏描述,但是,怎样在酒店组织中推动服务创新?服务创新的动力何来?就不是太多人能关注到的。从授权入手,指出授权能为酒店的服务创新提供动力,并对授权的做法和需注意的问题做
期刊
摘 要:在众多收购案例中,浙江吉利收购沃尔沃可以被看做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推行国际化战略,谋求技术创新的典型。旨在通过此项收购案例浅谈技术创新扩散模式,以及对汽车行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技术创新;扩散模式;吉利;沃尔沃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285-02  一、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
期刊
摘 要:城市色彩作为城市的霓裳,具有塑造城市风貌、彰显城市个性、传递文化信息等功能。目前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处于初步阶段,国内学者对城市色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色彩的概念、意义和设计原则等方面,而对城市色彩与城市旅游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关注较少。为更好地提升我国城市旅游形象,以昆明市为例,结合城市色彩规划理论,分析昆明城市旅游形象的现状,并通过对昆明城市色彩问题的归纳和剖析,进一步提出昆明城市色彩形象
期刊
摘 要:探讨组织理论演变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出现和变迁,并将焦点放在法国决策分析学派对组织所处环境的看法上。通过在行动领域中对组织过程的重建,法国决策分析学派弥合了传统组织分析中理性与情感、行动与结构相互对立的局面。但是由于其对组织环境和文化要素的特殊重构,导致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决策分析学派本身也沦为了同它所批判的组织制度化理论同样的一般化的概念工具。  关键词:组织环境研究;变迁;决策分析学派  
期刊
摘 要:乡村旅游发展将近三十年,其发展模式已不再局限于“农家乐”模式,“洋家乐”模式的发展对三九坞乡村旅游的乡村文化变迁产生了影响。通过阐述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与现状,对乡村文化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探析三九坞的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社会文化、经济文化、理念方面在乡村旅游“洋家乐”之后的变化,最后提出乡村旅游开发的文化保护路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文化变迁;洋家乐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日益重视,为中原地区,特别是给河南省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信阳市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立产业聚集区,促进信阳市的经济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并不顺利,由于缺乏高科技人才、工业基础薄弱、影响力不够导致信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缓慢。为了促进产业聚集区的发展,为其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达到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信阳市;产业集聚区;挑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发展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特别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然而,广大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上较为滞后,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农村农业发展出现瓶颈,农民增收触碰到天花板,农村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乡村治理水平与城市依然有较大差距。为此,党中央提出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农业的丰产丰收、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社会安定平稳,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基础。但是,我国现在的城乡发展趋势仍然存在着不平衡,其中人才的缺失是农村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