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教学法在《出纳实务》中的运用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a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策略中的支架式教学法,借助“脚手架”搭建概念框架,帮助学习者从一个发展区攀升到一个发展区。本文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出发,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借助支架教学法探索《出纳实务》的教学,为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当前知识的建构提供有效支持和帮助,直至无须教师指导也能在出纳岗位技能的知识框架中继续攀升。
  【关键词】支架教学法;有效教学;知识攀升
  
  1引言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课程结构等方面经历一场洗礼,教材、教法等课改活动进行得轰轰烈烈,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下,高耗低效,成为教与学的阻碍。《学记》中有“善教者”“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教师扼要透彻,精微妥善,例不多,却能说明问题,学生“小叩”则“大鸣”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所向往的。
  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不仅面临就业的压力,而且缺乏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自信,虽然他们完成《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实操》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对出纳岗位的工作却战战兢兢,自觉不能胜任。这就暴露了学生会计技能掌握程度不是很深,缺乏连贯性,会计专业的知识的学习不能灵活地应用于实际就业行业、就业单位。
  为避免“炒”《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实操》的“剩饭”,过多重复教学,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借助支架教学法构建《出纳实务》的教学体系尤为有意义。探索《出纳实务》在学习、教学、课程这三方面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进步,为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当前知识的建构提供有效支持和帮助,甚至无须教师指导也能在出纳岗位技能的知识框架中继续攀升。
  
  2理论依据
  
  2.1支架教学法(ScaffoldingInstruction)在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有关文件中定义为事先确定学习主题,然后围绕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即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框架的建立遵循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通过概念框架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实际发展水平(第一发展水平)提升到潜在发展水平(第二发展水平),将学习者的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如同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支架教学法中的支架最后在建筑物搭建完毕后是要拆除的。在《出纳实务》教学中搭建支架,让学生对出纳工作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以至熟练掌握。当学生毕业后,也就是拆除支架的同时,他们也能驾轻就熟地胜任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出纳岗位工作。
  2.2有效教学讲究“教学的科学”,讲究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即“师逸而功倍”,并且能能激发学生强烈教学需要和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教学有“明确任务指向”,有“学生高度参与”,能促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是“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
  有效教学渗透在《出纳实务》支架教学法中,可以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研究、主动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可以避免学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一毕业就将所学知识抛之脑后。从而提升岗位综合能力,实现教学的效益。
  
  3支架教学法促进《出纳实务》有效教学的探索
  
  出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岗位,是现金、票据收付的关口,主要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办理外汇出纳业务;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
  出纳同时维护财经纪律,执行财会制度,抵制不合法的收支和弄虚作假行为。也是一个单位会计管理水平和财务水平的窗口。
  而职中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现有知识结构分为可以较好完成的和较薄弱的环节两种。其中可以较好完成的包括:
  ①可以熟练登记银行存款、现金日记账。
  ②可以对原始凭证复核。
  ③可以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④可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⑤可以编制试算平衡表。知识薄弱点包括:
  ⑥对原始凭证复核知识不够全面。
  ⑦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不够准确无误
  ⑧对有些票据的填制似是而非,对支票的填制熟悉,对背书不清楚
  ⑨对有关现金的业务能填制相关的凭证,对背书支付的业务不熟悉
  ⑩票据不能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的要求填写,支票和银行汇票不能正确背书。
  B11对企业自行保管、送交客户、提交银行的凭单不能正确处理。尤其对银行“核对印鉴、折角核对”等票据审核技能不了解。
  《学记》中认为学者有四种类型——“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有的贪多务得,有的狭隘寡闻,有的轻率勇为,有的畏难而止。有效教学则要针对学生的心性不同以及可以较好完成的和较薄弱的环节搭设进行支架教学。
  支架教学的几个环节:搭脚手架、进入情景、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几个环节。针对《出纳实务》中学生对出纳岗位技能要求的缺失,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有效搭建脚手架。按照“最临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这些框架的搭建主要针对学生以上的薄弱环节建立以下支架:
  Ⅰ票据支架:包括票据的填制、审核、传递
  Ⅱ凭证支架: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填制
  Ⅲ账簿支架:日记账
  Ⅳ表格支架:包括余额调节表、试算平衡表
  ②有效进入情景。基于自我创业基础之上建立“模拟公司”,包括企业名称、住所、企业类型、经营范围、纳税登记号、开户银行以及账号,同时设立相应的开户行、工商税务局、相关联的客户公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建立好“模拟公司”后进入相关的有效情景。
  ③有效独立探索。在搭建的票据支架、凭证支架、日记账支架、表格支架后,给出学生有关的经济业务单据,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探索,探索开始对稍生疏需要老师点拨的部分(如票据传递),有老师启发提示,然后自己去分析;在探索过程中促使学生沿支架节节攀升。引导逐步减少,到最后争取到教师无需引导。
  ④有效协作学习。在组建公司的时候,将“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的不同类的学生进行分组,给学生以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同时,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强调相互合作。协商合作的结果对以前所掌握的似是而非得知识在“是”上有所增加,在“非”上有所减少,使原先紊乱不确定不自信的复杂的情形随着支架的搭建、讨论的深入逐渐清晰、明朗起来。“在共享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出纳岗位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从而强化出纳岗位技能。
  ⑤有效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依托出纳岗位职业道德以及工作规范设立,包括自主学习、对小组贡献、学生行为、言谈礼仪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方面,给他们一种竞争的环境和意识。
  
  4支架教学法促进《出纳实务》有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搭支架时要删掉无关的枝节,避免学生的无谓攀爬。如,对日记账的登记、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试算平衡表的编制等学生掌握的较好的地方就可以搭建隐形的支架让学生自行攀爬。
  4.2进入情景时要有效,让学生寻求自我创业阶段可能的“生意伙伴”作为小组成员,让学生当作自己公司来核算,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要注意让学生不要偏离出纳岗位的工作,有部分小组的学生在组建公司之后,过多时间讨论自己公司的运营,宣传而忽略运营、宣传过程中作为出纳岗位的工作内容。
  4.3小组独立探索时教师应该“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避免学生形成一种依赖心理。老师要把握需要牵引的内容,最好在小组不能解决时才予以指导。
  4.4协作学习上推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求小组协商讨论。协商不要局限于课堂上,应该将时间空间扩大,让学生的合作更广泛,可以敬网络运用起来,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
  4.5进行效果评价时应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避免学生凭感情意气评价,应将职业道德以及工作规范设立,包括自主学习、对小组贡献、学生行为、言谈礼仪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方面综合起来,将知识、能力外化,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形成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人类可以同时拥有言语、音乐、逻辑、视觉、身体、自知、交往以及自然观察者多元智力。
  
  5结束语
  
  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借助支架教学法探索《出纳实务》的教学,能为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当前知识的建构提供有效支持和帮助。利用这种模式搭建支架应用于《财务会计实操》训练,其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利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搭建的支架更清晰,有效教学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1998,(3)
  [2]余国艳《出纳岗位实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3]王宏明《浅谈出纳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工会财会》2005年第05期P17
  [4]张炳林、宁攀.《支架式教学法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04)
  [5]金忠《支架式教学为学生搭建攀升知识的阶梯》[C]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教学观摩及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福建•连城2007年11月)
  [6]彭丽《网络环境下支架式微观教学范式的研究》[N]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04期(137)
  [7]钱剑波《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年第10期(22)
其他文献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们的阅读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阅读教学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因为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汲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所以阅读教学既担负着上述重任,又还要学生喜欢阅读、轻松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期刊
【摘要】一体化教学就是根据这一宗旨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把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融为一体。针对当前中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常规教学;电工电子    中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目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一方面多数远离学生的实际认知接收能力、远离生产实际上,另一方面理论教师
期刊
基金项目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论会计人员的心理优化》课题组,基金项目编号:JA2008001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对会计人员心理健康的关注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一个健康的人应有健康的体魄,同时也应有健康的心理。会计人员的行为受心理过程影响,健康的心理过程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人员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利于促进会计组织的合理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
期刊
【摘要】结合医药类院校的特点,分析公文写作课不受重视的原因,探索公文写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切实扭转公文写作的被动局面。  【关键词】公文写作;医药;高校;人文    公文写作是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公务活动中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与直接社会效用的文书写作。在现代社会里,公文写作是人们交流思想、互通情况、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经常用到的工具。    1医药类院校的特点简析    以笔者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等工科院校学生进行材料力学实验的必要性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指出当前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对于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局限性,提出改革实验教学模式,调整实验流程,实验工程化,结合实际情况整合实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造就实践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  【关键词】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实践能力    1引言    目前,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除了金
期刊
【摘要】轻微自闭症儿童既不同于自闭症患者又异于正常学生。在教学中我们针对其特点,积极学习有关特殊教育理论,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特别的耐心,采用多次反复法、一对一指导法、游戏活动法、适时奖励法进行教育,努力帮助其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使其能够接受普通教育,达到普通小学生的状态,成为一个正常儿童。  【关键词】小学;自闭症;儿童;教育方法    2008年秋季,我接了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和班主任工作。班上有个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职院校当前所面临的教学改革的难点。高职院校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以课程建设和改革为重点,实现由学科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职业能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有别于学术型、工程型和技能型人才。人才质量的高低与特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人才的培养过程,
期刊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日益提高。语文素质是民族文化素质形成的基础,语文教学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因语文的基础性而为更多的人所瞩目,多年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在一定程度上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的语文教学取得的进步与成绩是任何人也不能随意抹杀的。尤其是作为语文教学与时俱进的产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
期刊
湖北省郧西县位于鄂西北边陲,是一个典型的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的山区穷县。全县现有18个乡(镇)、场(区),各级各类学校163所,专任教师4102人。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和历史原因,专任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相对陈旧,很难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已经参加过新课程、新课标培训的教师不能很好的学以致用,形成学用“两张皮”现象,致使少数教师“穿新鞋,走老路”;教学设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研究,初步设计了观察操作型、演说交际型、读写积累型、采辑编创型、考察探究型五种实践性作业类型。语文作业因实践而精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多元智能,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实践性作业;类型;开放;探究;合作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