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个人见解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leard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学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时间虽短,感慨颇多。回忆读书时对数学的印象,除了做题就还是做题。记得那时自己就在心中默默发誓:长大我要是当数学老师,就决不布置这么多作业,让学生们天天玩。儿时的想法虽然多少有些幼稚,但细想想,教师每天让小小的孩童们握着铅笔,埋头练习、计算,沉迷于题海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实在不可取。既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不符合儿童的数学发展规律,更不能引起儿童对数学的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裨益。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 ”,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在数学情境中,趣味盎然的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于数学情境之中,乐不思蜀。这里的“情境”主要指教师通过讲故事、创设生活场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数学的氛围中。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小兔子的好朋友给他过生日,小熊住在森林深处,一大早就赶来了。他带了2桶最好的蜂蜜送给小兔子。看,隔老远,他就喊起来了,“小兔,小兔,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兔子早就闻到蜂蜜的甜味了,她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不一会儿,小花猫也来了,送给小兔5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6桃给她。小鸡也赶来了,但她什么也没送,还偷吃了3个苹果,小兔子不高兴了,请小朋友们算算看,小兔共收了多少水果?最后还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听完了这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他们就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结果:5+4=9 5-3=2教后,我又鼓励学生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习算术,学生们学得兴高采烈,主动积极。
  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掌握,但教师如能根据条件,因地制宜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尤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优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更有利于教学。低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如:口算、乘法口诀等口答类题目。具体细节就不一一再谈了。另外教师还应努力拓展学生的眼界,促使学生主动的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里设立“生活数学栏”,展示学生采集的生活数学题。总之,这种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在竞赛中,紧张积极的学习
  大量事实表明,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教学中,可开展“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算术擂台赛”等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比一比,赛一赛”“夺红旗”之类的竞赛活动。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当我们面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还是少点埋怨、苛责,多在提高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他文献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最大风险就是长期存在并日益突出的农业问题与农民收入问题.农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由于其固有的弱质性,加入世贸组织后,在
1 背景rn芬兰现代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八十年代初,新的DNA重组技术的出现大大刺激了商业的应用和兴趣.国际上对这一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遗
21世纪已经到来,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当今教育的主流是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切实可行的。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略谈几点我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些都说明让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粗浅的就如何提出有效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问题;引导策略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上学生能否提出有效的问题,近则决定着当堂课堂教学的优劣与成败,远则关系到教师对于准确了解教育
摘 要:为了能够提高煤矿井下瓦斯远程监控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深入地研究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其中的应用。首先介绍煤矿井下瓦斯远程网络技术监控系统的功能作用;讨论煤矿井下瓦斯监控传感器节点的设置;分析现代化瓦斯监控系统在煤矿生产当中的应用,同时对瓦斯监控系统的重难点以及设计方面的重点等进行综合性的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煤矿瓦斯监测监控;应用  随着现代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煤矿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
摘 要:本文从环境侵权的概念入手,对其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在认识我国环境侵权与救济现状的同时,就如何减少环境侵权行为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利不受侵害,本文尝试着在推动环境法制建设与促进环保文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定建议。  关键词:环境侵权;环境权;法制建设  一、研究环境侵权行为与公众环境利益保护问题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每一次的科学发展与技术革新无疑都为广大
基于学校制度和班主任个人原因,有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使个性与集体教育走向极端:一是注重集体风貌,忽略每个孩子张扬的个性,强调团结协作多于平等竞争,讲整齐划一多于个性发展,甚至许多情况下不惜以牺牲个性换取集体统一,从而使学生缺乏自主精神、竞争观念、探险勇气、交际能力和创造意识;一是过分注重个性,甚至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使学生个性得不到有利发展、指导和及时纠正,从而使其偏离正确轨道。当今社会既注重个性
奥斯卡·汉德林是 2 0世纪美国史学家中颇有影响的一位。他的学术兴趣极其广泛 ,研究范围涉及移民史、政治史、历史编纂学等 ,迄今已出版的作品达 30余种1。在他的众多著作中
200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在西安召开“货币政策目标与操作国际研讨会”.会上,美联储Thomas F.Brady先生做了题为“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报告.系统地介
研究戈尔巴乔夫时期意识形态的变化是探索苏联解体原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俄国学者就此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和专著,如契什科的《解体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