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洹寺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i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道宣律师,根据法显与玄奘的西行记述,结合长安城布局,于坐化当年(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撰写了《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祇洹寺是道宣构想的理想寺院,也是中国早起院落寺院的理想形制。道宣严密地安排祇洹寺的院落布局,使其成为一个理想的神圣寺院。
  【关键词】:祇洹图经;祇洹寺;道宣;理想寺院;神圣性
  道宣律师,俗姓钱,丹徒人,生于隋开皇十六年(596)。道宣十五岁厌俗,十六岁落发,二十岁从智首律师受戒,后从智首习律。贞观年间,玄奘在长安组织译经,道宣曾应诏参与玄奘的译场。显庆三年(658),唐高宗诏道宣为西明寺上座。道宣持律严谨,在当时赢得了社会僧俗的崇敬,玄奘、窥基、孙思邈等都与道宣律师交往密切。道宣于乾封二年(667)十月三日坐化,春秋七十二,僧蜡五十二。据赞宁《宋高僧传》记载,道宣撰有《广弘明集》、《续高僧传》、《三宝录》、《羯磨戒疏》、《行事钞》等二百二十余卷。[1]其中,《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简称《行事钞》)是他最著名的著作,道宣以《行事钞》开创律宗,又因其常居终南山,故后世称其学为“南山律宗”。
  道宣于乾封二年(667)所撰的《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以下简称《祇洹图经》),却少有人提及。《祇洹图经》中道宣详细描述了中天竺舍卫城外的祇洹寺布局。道宣本人并未到过舍卫国,他对祇洹寺的构想大多来自当时西行僧人的记述、佛教经文和其对唐代宫殿和寺院建筑的了解。本文通过解析道宣想象中祇洹寺的结构,探讨其理想寺院的神圣性是如何建构的。
  一 、《祇洹图经》缘起
  道宣在《祇洹图经》序中写道:
  “余以祇洹本寺,主久所居,二十五年,一期化迹,七处八会之鸿业,形不从于此园;五部四含之玄藉,法多从于斯寺。由是搜采群篇,特事通叙,但以出没不同,怀铅未即。忽于觉悟,感此幽灵,积年沈欝,霈然顿写。然夫冥隐微显,备闻前绝,于宝《搜神》之录,刘庆《幽明》之篇,祖台《志怪》之书,王琰《冥祥》之记。广张往往,未若指掌,流俗佌璅之俦或生果论,未达通方之臣,昌斯传不足以闻。又有旌异述异之作,冥报显报之书,额叙烦摄,光问古今。余即所列事等,文宣天王之录,亦同建安石佛之作,觉梦虽异,不足怀疑。恨以八十,位年情爽,顿绝面藉指授耳,聆曲诲及至修疎,十不存一。紬络图传,发未闻想,诸同俦恕其梗概之云尔。”[2]
  按道宣的自述,《祇洹图经》是感梦所出,而佛教多有如文宣王这样的感梦事迹,所以感梦出经也是不足怀疑的。道宣撰写《祇洹图经》时,感觉自己年岁已高,故对祇洹寺的描述只是一个梗概。祇洹寺作为佛教早期圣地,给孤独长者和祇陀太子为佛陀建立精舍的故事散见于各种佛经,佛陀在祇洹精舍久居二十五年。而道宣提到的“七处八会”,应出自《华严经》,即由佛陀主持的在七个地方的八次集会,目的在于宣讲《华严经》的各个部分,其中三处在人间,四处在天界,而第八次集会被认为在祇洹寺。因此,祇洹寺作为圣地,其神圣性是不可否认的。
  道宣在《祇洹图经》中主要引用的是隋代灵裕大师的《寺诰》和《圣迹记》、东晋法显的《高僧法显传》以及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而前两者如今已佚。道宣认为灵裕的《寺诰》和《圣迹记》是以法显的《法显传》为底本而撰写的,[2]所以在图经中仅有几处参考《寺诰》的地方,道宣也只是单纯的引述。相对的,道宣更重视法显和玄奘的纪实游记,当法显到达舍卫国时,祇洹精舍尚在,按《法显传》卷一记载:
  “出城南门千二百步道西,长者须达起精舍。精舍东向开门,门户两边有二石柱,左柱上作轮形,右柱上作牛形。精舍左右,池流清净,树林尚茂,众华异色,蔚然可观。即所谓祇洹精舍也。……祇洹精舍大院各有二门,一门东向,一门北向。此园即须达长者布金钱买地处,精舍当中央,佛住此处最久。”[3]
  而当玄奘至舍卫国时,祇洹精舍已不复存在,仅留东门左右石柱和中央佛室,其形状同《法显传》记述。《大唐西域记》卷六记载:
  “城南五六里,有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祇陀,讹也),是给孤独园。胜军王大臣善施为佛建精舍,昔为伽蓝,今已荒废。东门左右各建石柱,高七十余尺,左柱镂轮相于其端,右柱刻牛形于其上,并无忧王之所建也。室宇倾圮,唯余故基,独一砖室岿然独在,中有佛像。”[4]
  由于玄奘到时,祇洹精舍已荒废多年,《法显传》中对于祇洹精舍的描述就至关重要,所以道宣在选择文献材料时,更偏重法显的描述。然而,法显对祇洹精舍的概括性描述,不足以完成道宣对祇洹寺的宏伟构想。所以,《祇洹图经》并不是按照印度的寺院来撰写的,祇洹寺应当是中国早期院落寺院的标准和理想形式。
  二 、祇洹寺的建筑布局
  《祇洹图经》序言后,有“祇树给园图”条目,但并未附祇洹寺图,该寺结构图则收录在道宣撰写的《关中创立戒坛图经》中。有学者认为,该图可能是在绍兴二十二年(1152)经文再版时被刻上的。[5]此外,还有一个竖版绘图于延佑二年(1315)所作,它可能是1152年祇洹寺图的另一尝试。[6]
  祇洹寺占地面积有两种说法,“八十顷地,百二十院。准的东西,近有十里,南北七百余步。”[2]道宣解释说,两者差异巨大是由寺院经多次修建而造成的。而该寺120个院落,道宣在《祇洹图经》中仅描述了72个。道宣描述的祇洹寺是由中央佛院和周围院落组成的大型寺院。大院主要有东、南、西三道大门,东、西大门间为中永巷,该巷将寺院分为南北两块。南面29院,主要为佛学教育院落,且分类明确,包括比丘、比丘尼、居士、缘觉、菩萨、外道、天神等。南面中央大门五间三重,向北为乌头门,过乌头门为端门,端门九间七重,与端门正对为中院南门,亦七重。
  中院之东有七院,北面三院为佛陀起居之用,南面又分经、律、论和戒坛四院。中院北面为杂学研究区,包括吠陀、医方和阴阳书籍等。中院西面为后勤区,包括流厕、浴坊、病坊、献食坊等。此外,寺院的四角还有护法诸神的院落。整个寺院的核心区域为中央佛院,中院南门以北有大方池,大门东西两侧各设一戒坛。大池北部有大佛塔,塔内为迦叶佛爪发舍利,佛塔两侧为钟台。塔北依次为大佛殿,第二大复殿和三重阁,三大殿宇皆配有东西夹殿和楼台。中院西北、东北二角分设两佛库,用以储存佛教珍宝。中院东、北、西三面为明僧院,或称绕佛房,为佛陀弟子、阿罗汉和僧人居住。中院南面建塔,北面建殿,是典型的隋唐寺院格局,且大殿多配有楼阁。中院大佛塔虽然在寺院中轴线上,但道宣对其描述甚少,可以看出以佛塔为中心的寺庙,到唐代已经形成以楼阁为中心的寺院布局。[7]   大院东门外为供僧院,分为南、中、北三块区域。南面包括果园、竹菜园、出家处和解衣处。中大院为供食院,主要为僧众制作食物,此院西南角为维那居住,东北角为典座居住。北大院名僧食所,是僧众进食之处,该院还配有浴室和药房。
  可见,道宣构想的祇洹寺,规模宏伟、功能齐全、院落分工明确,可以说是中国早期佛寺的理想形式。
  三 、祇洹寺布局的象征意义
  道宣在描述祇洹寺时,最先提到的是寺院大门。南面三门,五间三重,三重者,表三空门,即空门、无相门、无愿门,又名三解脱门。《大毗婆沙论》和《大智度论》都对三空作出具体解释,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的三三昧,谓观于空、无相、无愿,使心集中,置于不乱的状态。三门是寺院与世俗的分界线,进入三门即表示自身已舍弃尘世进入圣域。后期寺庙的山门,就是三门演化而来。从南门往北,穿过乌头门、端门, 到达中央佛院南门,此门七门七重,规格比三门更高,且七重表七觉意,七觉是佛教开启菩提智慧的七种修行方法。对比三门,七门的修行境界可谓更高,在三门处得三解脱,使心不乱,到佛院七门处,则要修行七觉,开启智慧,证得菩提。所以,佛院仅佛陀可以居住,弟子僧众的修行次第还没有达到佛地。此外,大院东门为另一重要门户。“大院东门对于中道,东西通彻。此门高大,出诸院表,上下重沓一十二重,横阁布地十七门,庄饰之奇,挺冠空野。四方道俗初来礼觐,未敢北面,多历此门。”东门是进出寺院的主要门户,相比前面两门,东门高至十二重,横阔十七门,其规格远胜前两门。然而道宣并未赋予东门任何教义的象征,根据法显与玄奘的叙述,舍卫国祇洹精舍东向开门,且东门两侧立有石柱,道宣应是遵从法显和玄奘的纪实描述,所以特别地将祇洹寺大院东门构想的十分宏伟。但是,大院东门不在由南向北的轴线上,无法体现由凡入圣的次第,所以道宣并未赋予东门教义的象征。
  在南大门与端门之间,是祇洹寺的南部诸院。从各院的职能上看,主要是施行佛陀教育的地方,例如居士出家,教授比丘和比丘尼,为缘觉和菩萨宣说四谛与十二因缘,甚至诸天、龙、魔王供养佛陀都在这一区域。这种排列暗示着修行次第,在获得三解脱后,佛教徒需要进一步的修行,了解佛教四谛、十二因缘等基本教义,在向佛、菩萨问法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启示,渐渐走上证悟菩提的道路。
  中央佛院是道宣描绘最细致的部分,也是整个寺院的核心区域。若将祇洹寺与道宣当时生活的唐长安城对比,不难发现,整个祇洹寺布局与长安城极其相似,且中佛院如同长安城的宫城,一个是佛陀所居,一个是帝王所居,其至高的神圣性不言而喻。佛院大佛塔以北,有三大殿宇,大佛殿是佛陀说法的主要场所,按道宣的描述,殿内有莲花藏,象征着《华严经》中的华严世界;复有珠塔,塔内有释迦、多宝二像,此则出自《法华经》。佛陀在殿内还演说《大宝积经》、《涅槃经》、《般若经》等佛教大乘经典。在道宣的层层堆砌下,中佛院特别是大佛殿的神圣性已无以复加。
  纵观祇洹寺的整体布局,暗示了道宣所提倡的教化方式。佛教徒应在学习四谛、十二因缘和八圣道后,不断问法、听法,静心禅思。而由南向北,经三门、乌头门、端门、中院南门,最后到达佛院,象征着由凡入圣、涅槃成佛的途径。道宣在图经中写到:“故有来者,自北面观,重复绮丽,惊神悚污,拭目瞻视,五情俱解。”[1]来访者向北望去,层层大门恢弘壮丽,心灵必将受到极大的震撼。而慢慢穿过诸门,最后到达中佛院,信徒会感受到佛法的威严与神圣,身心也会出现一种变化,即抛去世俗的影响,接受佛法的洗礼。这正是道宣构想祇洹寺的初衷。
  四 结语
  道宣在参考法显与玄奘对祇洹精舍的记述后,按照当时的长安城布局,构想出了一个理想的祇洹寺。他以大院南门至中佛院为南北轴线,静心安排各院落位置。南部为佛法教化区域,东部为三藏和戒坛,北部收藏杂学,西部为后勤区。中央佛院类似长安城的宫城,是整个寺院的核心。在构建中佛院时,道宣引经据典极力渲染佛法的神圣性。寺院从南至北,即是道宣暗示的由凡入圣的途径。
  注释:
  [1]《大正藏》第45册,第886页。
  参考文献:
  [1]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 [唐]道宣:《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图经》,《大正藏》第45册。
  [3] [晋]法显著,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4] [唐]玄奘、辩机 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5] 何培斌. 理想寺院:唐道宣描述的中天竺祗洹寺[J]. 建筑史论文集,2002,02:277-289+295。
  [6] 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5卷,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
  [7] 段玉明著《中国寺庙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研究进展明显提速。智慧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了教育改革,同时也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信息技术向教育和学习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学习方式,技术如何有效地促进学习是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技术;智慧教育;学习方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教育技术学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
期刊
【摘要】: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教育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教育质量也是每个国家的当务之急,而教师队伍的质量则关系到一个国家基础教育的发展,担任培养国家师资力量的师范类院校在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师范生的性别比例是关系到教育质量提升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就是在分析师范类院校性别比例现状的基础上,对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师范院校性别比例失衡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提出
期刊
【摘要】:班级是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场所,和谐的集体氛围能够引人向上,互助共赢。在脱离父母管辖的大学里,大学生易变得懒散、脆弱,自私,自我封闭,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然而当今大学生班级管理普遍存在班级归属感弱、师生联系性浅班级规章认同度低、班级活动参与度低等问题,本文主要剖析了合理管理大学班级的重要性以及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为改善当前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班级管理;现状;
期刊
【摘要】:地方名人文化与精神对当地儿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将地方名人文化与精神融入到儿童教育,是提升地方文化教学实效、增强地方名人文化育人效果的有益途径。  【关键词】:地方名人文化;儿童教育;对策  一、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杜威认为:“学习室主动的,它包含着心里的积极开展。它包括着从心里内部开始的有机体的同化作用。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期刊
【摘要】:陶行知师从杜威,二者的儿童教育观有一定的师承关系。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不同,他们的观点又呈现出许多不同之处。本文试将其二者的儿童教育观的异同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对当今教育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杜威;陶行知;儿童教育;比较  一、杜威和陶行知  杜威根据西方进入工业化后所呈现的复杂现实和当时教育成人化、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现实[1],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方名人文化与精神对当地儿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方名人文化:儿童教育  在物质消费丰富的当今中国,对儿童的教育也逐渐提上日程,我们在对物质满足的前提上,更注重对精神的追求,而我们把这种精神追求更多的是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因此将孩子早早地送入早教等机构接受教育。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们都极力追求孩子在教育中的公平,在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与推进,英语作为世界上最多国家使用也最多人数使用的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及活动的交流之中。特别是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素质教育的不断兴起,教育之余学习者更多的在于知识的应用与实用。而对于幼儿与少儿的英语学习教育,也达到了一个比较空前的高度。本论文正是从当前我国的幼儿少儿英语学习所出现的问题入手,并对这些的问题对策进行相应
期刊
【摘要】: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 要想彻底地改变当前小学语文作业所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作业设计这个层面入手。本文在分析小学语文作业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  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作业的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语
期刊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美文化对于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工作中,由于教育体系的缺陷和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的英语教学严重忽视了文化交融教学。本文从文化交融的概念出发,对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文化交融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文化交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流  我国系统的英语教学产生于20世纪初,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英语教学实践了国内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就要顺应改革潮流,力争打造高效完美的课堂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新课改下就要在课堂上巧妙导入和搞好课堂氛围以及加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关键词】:新课改;导入;氛围;自主;合作  一、巧设导语导入  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每篇文章的开课非常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