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t4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是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场所,和谐的集体氛围能够引人向上,互助共赢。在脱离父母管辖的大学里,大学生易变得懒散、脆弱,自私,自我封闭,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然而当今大学生班级管理普遍存在班级归属感弱、师生联系性浅班级规章认同度低、班级活动参与度低等问题,本文主要剖析了合理管理大学班级的重要性以及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为改善当前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班级管理;现状;对策
  一、合理管理大学班级的重要性剖析
  1.1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掌握各方面能力等。大学的班级更像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在这样一个社会学习,才具有了一定适应社会的能力。既然是社会,就应该有合理的管理,大学生活自由,没有父母的督促,容易形成懒散的风气;大学生还易对知识产生厌烦心理,对毕业后的人生感到渺茫。如果集班级管理合理,就能人心所向,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集体的实力就能得到增强。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前,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庞大的大学生队伍进入社会既是对社会力量的一个有力补充,但同时也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麻烦[1]。所以,必须合理大学班级管理,以至于能够培养更多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二、大学班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2.1班级缺少集体凝聚力,归属感弱
  多项调查显示以及自身经历,大学的班级普遍缺少集体凝聚力,学生的归属感弱。他们往往以小团体的形式进行活动,对于集体事务关心度极低,且大多数人以自己的利益为首要考虑因素,对集体的利益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即使是上课,也与他人鲜有交流,对于班级的集体会议,也经常认为与己无关。大学生因为地域、文化、思想、价值观等差异往往不愿改变自己去融入集体。
  2.2师生缺乏沟通交流,联系性浅
  众所周知,大学的班主任和中学时期的截然不同,他们不会紧盯着你的学习成绩,甚至只是几个月里用一个小时开一次班会。那这样的班级管理者就形同虚设。其实大学时期是学生心理重要转变的敏感时期,学生容易变得懒散,堕落;也很有可能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遇到了问题,迷失了自我,但是难以找人排解,因为所谓的班主任自己并不熟悉。
  2.3班级缺乏完整规章制度,认同度低
  班级制度建设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制度也是班级文化的一种象征。所以,大学里大多数班级都会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往往由部分班委制定,缺少班级成员提议讨论的成果,而且一些规定过于死板刻薄,而忽视了让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大家不愿意遵守,就视而不见。
  2.4班级活动举办不够合理,参与度低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能否为学生组织有意义的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样的活动要既能让大家增进彼此的感情,又能学到知识与技能。但是因为大学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班级活动若不能开展的丰富多彩,让同学们满意,大学生普遍更愿意参加有趣的社团活动而选择放弃乏味的班级团体活动。
  三、大学班级管理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3.1大学生缺少集体意识
  大学的一个班级总是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那么个体和个体之间总是存在地域、文化、情感、价值观的差异。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大学生都是被家长捧在手心的“90后”,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主要表现为追求平等,独立自主意识强[2]。
  3.2班级管理者缺乏责任感
  众所周知,在很多大学,班主任往往只是一个“兼职”,他们承担的主要是教学任务以及科研项目。而且评比教师的职称时,往往依靠的就是其科研成果,所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大多数老师都把班级管理的工作放的很轻,对班级管理的责任意识不强。
  3.3班委欠缺班级服务意识
  一个班级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就是班委,大学的班委是需要真正会为班级着想,有强烈服务意识的人担任的。而这些班委往往会忙于自身事务忽略了对班级同学的服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也容易草草了事,缺乏对班级大多数同学意愿的考虑。
  3.4组织者思维缺少全面性
  必须承认的是,组织好一次班级活动实属不易,如果要大部分人都满意更是难上加难。但是,组织者的思维缺少全面性,无法考虑周全,比如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和时间安排是否能够统一,如果这些都没有思虑周全,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没有创新性的想法,活动就难以符合大部分人的心理预期以及兴趣所向,那么活动开展就会力不从心。
  四、解决大学班级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4.1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以提升班级凝聚力
  若要形成一个强大有力的班集体,班级的每一个个体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班级荣誉感,如此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每一个学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每个人又要意识到自己都是集体的一份子,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尽量让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一致,以产生共同的愿望。学生也在为集体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分享到集体的欢乐与幸福,体验到班级存在的意义,寻找到自我归属。这样的过程就是培养和形成学生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的过程袁这种刻骨铭心的体验是提高班级凝聚力不可缺少的环节[3]。
  4.2增强班级管理者的责任感以加强双方沟通理解
  在大学这样一个敏感时期,班级管理者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班级管理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因为他们是学生生活、思想、实践的直接辅导者。班级管理的另一个重点是,班主任要帮助同学树立远大志向,通过生活中一些成功人士的事例鼓励大家明确奋斗目标,激发奋斗热情,提倡精神文明,树立正确观念,追求思想进步,培养科学态度。在班集体里形成竞争与协作并存的良好氛围[4]。
  4.3提升班干部的服务意识以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班干部可谓是班级建设的核心人物,因为制度化管理是班集体得以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管理制度为同学们提供了行为准则和调控依据。为了制定合理有效的班级规章制度,班干部应该集合所有群体的反馈意见,尽可能考虑到每一位同学的诉求,反复论证,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并结合年级的量化管理条例来制定,并且在执行过程中我们还应不断收集资料,进行比较,不断修改和补充,使之更加完善[5]。
  4.4建立组织者思维的全面性以开展合理有益的班级活动
  开展班级活动是培养集体的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形式。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就应该建立全面的思维,结合每个时间段团体的心理以及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活动要注意合理性,创新性,让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从中获得乐趣,提升彼此的感情。
  五、总结
  大学班级管理着实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生,必须要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以团队利益为先,为了集体而努力奋斗;班级管理者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实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变化,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班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班级认同度;组织活动思维也要更全面创新,旨在能够让大部分人从中获得欢乐和知识,为班级营造和谐的氛围。相信大学班级管理模式优化,会培养出更多社会的栋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未来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陈发初.关于新时期大学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1):110-111
  [2]戴红秀.浅析如何增强大学生班级凝聚力[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7):165-166
  [3]陶曜天.新时期提升大学生班级凝聚力研究[J].科技视界,2015(14):31-32
  [4]刘泉,黄小龙.大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0(24):180-181
  [5]颜友容.关于做好大学班级管理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 2009(33):250-251
其他文献
【摘要】:低碳的包装设计需要包装既要满足实用又要兼具审美,同时需要包装尽量的减少材料使用、能重复利用、循环再生,作为设计师在设计时选材上应该选择低碳的包装材料、设计出合理的造型结构,使用绿色的印刷技术和环保的油墨,来实现包装的整体的低碳化,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包装。  【关键词】:包装;低碳  低碳,意味着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在人口数量上升、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后各项政策的落实与推进,促使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非常重要。其中高校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路径,为此,本文就高校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展开研究,以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进一步提升高校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学
期刊
【摘要】:广告词,又称广告语,是北京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职业模块)“表达与交流”写作的内容,本文论述了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广告词的写法,了解广告的作用、广告的多样性和广告词写作的基本要求等问题。在课堂写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广告词;案例知识;实践活动  广告词,又称广告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词是指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和招贴形式向公众介绍商品、文化、娱乐等服务内容的一种
期刊
【摘要】:为了实现现代的素质教育,舞蹈艺术教育是有效的方式,在高校开设舞蹈教学课程,能够推进舞蹈事业的发展,提升对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基于此,在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有效的舞蹈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舞蹈教学;探讨  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完美结束需要教师探究有效的教学措施,老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对教学主题的理解,让学
期刊
1 Introductio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a marvelous example of modern tragedy. Many readers come close to tears at the end when Tess is taken away to her death. Tess is a victim of fate. Unyieldi
期刊
【摘要】:先秦两汉时期,五尺道是沟通西南夷各地最为重要的道路之一。有关五尺道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很多细致的研究,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疑点和问题,笔者试着从五尺道的开通、秦汉王朝对西南夷地区的开拓,以及五尺道的开通对西南夷地区的影响诸问题作探讨,以此就教于方家学人。  【关键词】:五尺道;西南夷;影响  一、五尺道的开通  秦王朝建立后,在西南地区推行郡县制。为了有效的控制西南地区,在夜郎、滇等地
期刊
【摘要】:现代汉语中存在一些“衬字”,如:稀里哗啦,黑不溜秋。除此之外,一些民歌中也大量地使用“衬字”,如:青海民歌“花儿”。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外国人,尤其是其汉语水平处于“高级阶段”的外国人,少不了接触到衬字,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衬字十分困难,本文以民歌为例,初步探讨“衬字”的教学方法,以引起国内外学者对“衬字”与汉语国际教育之间关系的重视。  【关键词】:衬字;汉语国际教育;第二语言
期刊
【摘要】:由于各民族的差异性,使得各民族的酿酒工艺具有明显的民族性。至今,侗族传统酿酒工艺在锦屏县桥问村侗族聚居区还保存得比较好。本文根据笔者的实地调查资料和相关文献,详细阐述了锦屏县桥问村的传统酿酒工艺流程,并总结了当地酿酒工艺的特点。  【关键词】:侗族;酿酒工艺;特点;调查研究  一、前言  平秋镇位于黔东南锦屏县西北部,2009年,平秋镇总人口15955人,其中侗族15861人,苗族40人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研究进展明显提速。智慧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了教育改革,同时也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信息技术向教育和学习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学习方式,技术如何有效地促进学习是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技术;智慧教育;学习方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教育技术学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
期刊
【摘要】: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教育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教育质量也是每个国家的当务之急,而教师队伍的质量则关系到一个国家基础教育的发展,担任培养国家师资力量的师范类院校在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师范生的性别比例是关系到教育质量提升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就是在分析师范类院校性别比例现状的基础上,对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师范院校性别比例失衡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提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