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高校学风建设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风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分析高校学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应该通过对学生的“自我识别、自我培养、自我选择、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五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高校学风建设。
  关键词:学风建设;自我识别;自我培养;自我选择;自我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0)03-0097-04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via the cultiv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DAI Chang-qing,YUAN Hu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Hefei230601,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tyl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ny problems of learning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holds that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promoted via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ies of self-identification, self-cultivation, self-decision, self-evaluation, and self-control.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tyle; self-identification; self-cultivation; self-decision; self-evaluation
  
  高校学风是指大学生的学习风气,它是学生群体或个人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具体指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总和[1]。学风是一所高校的灵魂。学风建设关系到学校的长久发展,因而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只有培养优良的学风,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优良的学风使学生感觉到压力和紧迫感,促使学生不断进取,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才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高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高校学风逐渐出现一些不良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学习态度不端正 
  一部分学生仍然保持着传统的观点,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找工作而混一张专业文凭;有的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认为找工作还得靠关系,学好学坏无所谓。致使不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依靠抄袭完成。把大量的课余时间花在上网、逛街、娱乐等活动中。
  (二) 学习自控能力不够
  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旷课现象;上课时讲话、睡觉、玩手机游戏、看电子书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些现象都说明一部分学生学习自控能力较差,这些学生往往寄希望于考试时授课老师划范围或划题,考试时铤而走险作弊,勉强通过课程考核。
  (三)学习缺乏主动意识
  习惯于教师单边讲授,被动听课的学习方式,就书本学书本,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学习上避实就虚,不求甚解,被动接受,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和整合能力。上课不主动发问,下课有问题不请教,与老师缺乏应有的互动。
  (四)学习能力先天不足
   有的学生入学时因基础较薄,跟不上教学进度。学不会,问题积压多了、时间久了,产生了厌学心理;还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低,听课抓不住重点,不会针对自身实际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事倍功半、效果差,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二、 培养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以上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学生是大学专业知识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自主程度是衡量人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培养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如何学习,帮助学生明白“如何学”而不是“学什么”。当今社会,要想使我们的大学教育更有成效,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关键。
  自主学习能力一般指学习群体或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的过程或能力,包括自我识别、自我培养、自我选择、自我评价、自我控制5个组成部分。
  (一) 自我识别
  学生的自我识别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识别,具体指学生对学习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认知。这种能力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
  1.学生的心理因素。主要指学生对自己学习对象的兴趣、态度、注意程度、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因素,学习者要对这些因素有清楚的认知,并能进行自我控制,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
  2.学生的任务因素。主要指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任务、材料、策略等因素,学习者要对这些因素保持清楚认知,并能进行自我控制。
  1994年,日莫曼(B.J.Zimmerman)提出的“WHWW”结构体现了学生对学习活动相关因素的自我识别的要求[2]。“WHWW”分别是why(为什么)、how(怎么样)、what(是什么)和where(在哪里)的首字母。在“why(为什么)”的问题上,自我识别的内容是动机;在“how(怎么样)”的问题上,自我识别的内容是方法和策略;在“what(是什么)”的问题上,自我识别的内容是结果和目标;在“where(在哪里)”的问题上,自我识别的内容是情境中的物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二) 自我培养
  根据日莫曼提出的“WHWW”结构,对于学生来说,能否成功地培养控制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结果、物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决定着学习的成败[3]。因此,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培养。
  1.学习动机。
  一部分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往往都是因为没有学习动机或学习动机不明确;还有的学生有了学习动机,但因为很难控制自己的学习动机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动机的培养应该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是学习动机的设置应该合理。学习动机设置过高,会使学生很难实现自己设置的学习动机,从而会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习效果低下;学习动机设置过低会失去学习的意义。其次,要善于针对学习动机进行自我奖励或惩罚。这样,能够激励自己在困难面前坚持下去,控制自己的学习动机。
  2.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优秀的学生往往拥有较多的学习策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他们知道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学习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策略的培养可以通过观察或模仿学习榜样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自我培养成功的学习策略,并能够独立自觉地使用这种学习策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控制学习结果。
  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自我控制学习的结果。一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能不断地将学习的结果与目标进行比较,以保证自己向着目标前进,并在偏离目标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他们能够对学习结果的满意程度进行自我评判,以调整自己的行为,决定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付出多大程度的努力,或者调整学习的环境条件以适合自己的学习。
  4.物理和社会环境的控制。
  成功的学习者应该具有为实现学习目标而构置适合自己学习的物理和社会环境。能够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学习的场所,并能排除各种外来的干扰;能够选择何时需要单独学习、何时需要合作,以及何时需要向老师或社会资源等寻求帮助,充分控制影响自己学习的物理和社会环境。
  (三) 自我选择
  大学里课堂教学往往是提纲挈领式的,有些教学内容甚至不在教材上。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课外去攻读、理解和掌握,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学生需要在课外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在当今知识信息快速增长的时代,一个人如果不加选择,见什么学什么,最后就会被淹没在知识和信息的泡沫中一无所成。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培养对众多的知识信息自我选择的能力,明确判断和理智选择那些与自己的学习活动相关和对自己的成长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根据学者温元凯的《学习成功和学习方法》的报告,当今大学生应该选择阅读的书籍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哲学、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学。当今大学生是一个学习自然科学的人,应该学习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尤其是科学学、人才学和创造学,它们讨论科学发展的各种规律、科学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因素,创造发明的规律和方法等。这些知识信息会使当今大学生得到启发和鼓舞。
  2.科学史和科学家传记。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可以使当今大学生了解历史上重大科学发明和发现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突破过程,开阔他们的眼界、坚定他们学习的奋斗决心和信心。了解科学伟人的生平和贡献,从中获得启示。收集一些科学家的至理名言,这些闪光的智慧结晶可以成为当今大学生一生努力学习的路标和指南。
  3.专业理论和相邻学科知识。大学学习是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的掌握为主要任务。其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学习以专业基础为核心,围绕专业而展开。其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都具有专业领域的特有要求。从广度上说,现在学科专业的发展相互交叉,要求当今大学生要掌握相邻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综合应用,具有本专业领域广泛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从深度上说,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学习较深刻的和较高学术层次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最新科研成果,把握好本学科专业的前沿。
  4.业余生活爱好知识。当今大学生也要培养一些业余生活爱好,如文艺、体育、养花等活动都是很有必要的。加强业余爱好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如体育运动,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训练竞争能力,满足自尊心理,体现个人价值,促进社会交际能力等。
  (四)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评判,是对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以及结果与预期目标是否吻合的价值判断。评价的目的在于做出决策和改进。因此,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自我评价,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进行更好的调节控制而进行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学习的全过程。
  学习的全过程的自我评价包括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和学习活动结束之后三个阶段的评价。
  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准备工作做出评价。学习计划是指学生应该对自己准备做什么、如何去做、时间安排以及结果等做出安排。学习准备是指学生要检查自己是否准备好相关学习的工具,是否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与精神状态。
  在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应对学习活动的目标、学习任务等有清楚的认识和对自己的活动方法和执行情况做出评价。根据学习目标,评价自己是否依据学习任务、学习材料与个人特点制定了有效的学习计划,选择了适当的学习方法,确定了相应的程序。同时,还要随时对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因素是否相互适应做出评价。若各种因素相互适应,学生就维持该学习行为;若各种因素存在某些不相适应,就要采取措施随时修改学习行为。
  在学习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评价学习活动的质量和学习效果,若发现存在问题,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性措施,积累经验,吸取教训。
  2.学习的结果。
  学习的结果的自我评价主要包括对知识、态度等的自我评价。
  知识是人类经验的积累与归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与结晶。对知识的评价,是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是看积累了多少知识,而是评价是否做到了对知识的发展。评价我们是否共享或传播了已学到的知识,是否将知识整合并将它推广应用到了新环境领域之中。换句话说,学生对知识的自我评价,就是看学生通过学习,是否把人类的经验转化为个体的人生经验,是否拥有了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今天,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基本看法及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言行表现。学习态度的好坏,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科学的学习态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科学的学习态度,首先应该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追求、从接受型转向研究型的学习态度。现在一部分高校仍然是“灌输式”教育,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要将学生的学习与自己的成长发展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从而形成一种从主观上热爱学习、乐于学习的强烈愿望,培养一种边学习边思考、积极、主动、认真的良好学习态度。其次,变刻苦学习为快乐享受。学习不能过分强调“苦”的内涵,我们要树立一种学习即享受的观念,变苦为乐,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学习,不再感觉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五) 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自我控制是学生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学生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
  据此,可以利用目标管理的理论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使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成绩。目标管理的思想认为,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使班级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实现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对于班级成员的工作成果,可以依据明确的目标作为考核标准,从而使对班级成员的评价和奖励做到更客观、合理,因而可以大大激发班级成员为完成班级目标而努力。
  实行目标管理,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班级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班级成员的分目标。在推行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要确保目标得以实现,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加强学生的自我控制。
  1.目标要体现班级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统一。
  每个学生都有个人目标的追求,只有班级的目标与学生个人的目标一致时,才能在学生内心产生推动力和自我控制力,确保班级目标以及学生个人目标的实现。例如,要创建优秀专业班级的目标与学生个人的优秀成绩目标就是一致的。只有学生个人的优秀成绩目标实现,才能确保优秀专业班级的目标得以实现。
  2.强化班级全体成员参与管理。
  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实施参与管理,能够发挥班级成员的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也是满足班级成员受人尊重、信任的高层次需要。同时,在参与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可以使班级成员了解班级的远景规划和发展目标,了解学生个人在班级目标实现中的价值所在,了解班级目标的实现对个人目标实现的意义,使班级成员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学生个人与班级的一体化。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班级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本专业班级所特有的,且为班级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及其在班级活动中的反映,体现了班级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引导,激发班级成员的自觉行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能够带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由,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并取得一定的创新。因此,高校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高校的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 段雪辉.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史资料,2007(5):20-21.
  [2] 王云峰,孙素英. 学生的自我识别与自我评价[J]. 学科教育, 2002(3):45-49
  [3] Myron H,et al. Self-regulation of Academic Learning in Middle-level Schools [J].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Chicago,2000,100(5),473-490.
  [责任编辑:范 君]
其他文献
水资源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支撑物质系统。水资源的利用及其承载力研究是区域水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管理的重要依据。以黔南州为实例,分析了当地水资源变化趋势和用
[目的]已有研究对目标价格政策的分析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但对籽棉交易价格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影响籽棉交易价格的相关因素,试图找到植棉农户交易风险的重
文章基于农业职业教育与农户收入增加的影响关系,依据2009年陕西省养殖农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考察基本变量对农户参与养殖的行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状况是决定
编辑心灵的一朵奇葩──评《编辑心理学》张勤之薛鸿瀛同志的专著《编辑心理学》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以喜悦的心情拜读了《编辑心理学》,教益匪浅。《编辑心理学
关于果园生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研究报道较多。高九思等报道,连种3年三叶草,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3个百分点,达到1.1%~1.4%。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在黄河故道沙地苹果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经广泛地注意人的整体,由偏重于人的生理病变转向同时注重人的心理反应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期刊
护理文书是对住院病人的检查、治疗、护理及病情变化的重要记载,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和现代医学的法定性文件.
期刊
【正】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不存在“市场”,出版者和读者并无什么名牌意识。出版社不是市场主体,而是国家事业单位,市场竞争不充分不规则,则谈不上创名牌的积极性,名牌也就无
苹果是异花授粉树种,自花坐果率很低。在苹果商业化栽培中,选择适宜的授粉品种对主栽品种产量、质量均有重要影响。金世纪和玉华早富是陕西主栽苹果品种,目前生产中普遍存在果园授粉品种选择不当、授粉树配置不足等问题。我们以金世纪和玉华早富苹果为对象,选择14个苹果属野生或栽培品种资源,系统调查了苹果不同种间花粉对其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1.试验目的  使用不同苹果属种间花粉,对陕西主栽苹果品种金世纪和
蛋白质视网膜上杆体细胞的功能主暗视,锥体细胞则主明视。杆体细胞对微弱光线之所以敏感,是因为它包含有一种特殊的视素质:视素质是由蛋白质和维生素A合成的,缺乏它便会引起夜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