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4例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632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4例,随机将入选病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的药物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给予法莫替丁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显效患者23例(占62.16%);有效患者12例(占32.43%);无效患者2例(占5.41%);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显效患者10例(占27.03%);有效患者14例(占37.84%);无效患者13例(占35.14%);总有效率为64.86%。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泮托拉唑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泮托拉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R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212-02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急症之一,轻者主要表现为呕血和黑便,而重者可由于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循环衰竭进而危及生命[1]。因此,为了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特对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泮托拉唑的药物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4例,男43例,女31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0.75±5.68岁。所有入选病例均经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8例,胃溃疡患者14例,复合性溃疡患者12例,并于治疗前均经相关检查并严格排除食管静脉破裂以及恶性肿瘤等原因而引起的出血。随机将入选病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和年龄以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后,研究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的药物治疗,将40mg的注射用泮托拉唑(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170)加入100ml 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行静脉滴注,2次/d,5d为一个疗程。而对照组患者则给予注射用法莫替丁的药物治疗,将20mg注射用法莫替丁(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379)加入1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行静脉滴注,2次/d,5d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3d内止血;②有效:3~5d止血;③无效:5d未止血。判断止血标准:符合下列之一为出血停止:①临床症状好转,且血压和脉搏以及肠鸣音正常;②大便由黑色转变为黄色或大便潜血转阴;③胃镜证实出血已经停止。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本研究74例患者中,研究组显效患者23例,占治疗总数的62.16%;有效患者12例,占治疗总数的32.43%;无效患者2例,占治疗总数的5.41%;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显效患者10例,占治疗总数的27.03%;有效患者14例,占治疗总数的37.84%;无效患者13例,占治疗总数的35.14%;总有效率为64.86%。与对照组相比,其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研究组
  37
  23(62.16)*
  12(32.43)
  2(5.41)*
   35(94.59)*
  对照组
  37
  10(27.03)
  14(37.84)
  13(35.14)
  24(64.86)
  注:与对照组相比 *表示P < 0. 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症状,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2]。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以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粘膜损害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等原因最为多见。尽管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或局部喷洒止血药等治疗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持续出血或再出血而继续行手术治疗[3]。因此,如何寻找一种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药物来促进溃疡愈合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关键。
  泮托拉唑作为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药物,其能够有效抑制由促胃液素和组胺以及胆碱引起的胃酸分泌现象,同时迅速改善和提高胃内pH状况,从根本上抑制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并有效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有助于血小板在出血部位的聚集和凝结,也能有效防止已凝固的血凝块发生溶解,最终达到止血的目的[4-5]。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泮托拉唑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新民. 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2011,31(1):41-42.
  [2] 杨淑平, 张洪霞. 泮托拉唑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2):159-160.
  [3] 王春虹. 静脉输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6):1350-1351.
  [4] 王光荣, 刘晓珊. 泮托拉唑注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2010,(3):104.
  [5] 白赞, 崔晓云, 杨铭. 泮托拉唑两种给药方式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J]. 中国药师,2008,11(11):1357-135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因素。方法: 选取4447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跟踪观察,检验其相关指标。结果: 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有疾病、药物及样本3个方面。结论:分析血凝檢验结果要结合患者病情等因素考虑。  【关键词】血凝试验; 凝血酶原时间; 疾病; 药物; 样本  【中图分类号】R1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208-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手术指征、手术操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高州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LAVH 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顺利完成手术,3例因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为94.6% (53/56),平均手术时间为(96.40±23.5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15±26.25)ml,平均术后住院3~7d.无严重并发症发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集510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技术,诊断按TBS标准,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510例TCT检测的患者中,宫颈变发生率达80.2%,其中良性病变261例(占63.8%),宫颈上皮内病变137例,(占26.9%)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肾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46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B超或CT及MRI检查46例患者术前确诊41例,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33例。4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6例行剜除术,7例行肾切除术,33例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确诊为良性肾肿瘤10例,恶性肾肿瘤36例。随访1-2年,45例患者未出現复发,1例患者出现肺转
期刊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其他风湿性疾病抗核抗体检测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另外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风湿性疾病患者92例,对比不同病症患者的抗核抗体阳性率。结果:12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阳性118例,阳性率为95.16%,系统性硬皮病抗核抗体阳性9例(42.86%)、原发性干燥综合症抗核抗体阳性10例(41.
期刊
【摘要】  在医疗行为中发生医疗纠纷是常见的,但借解决纠纷的医闹行为,是以贬损医疗机构的声誉等非法手段迫使医院答应其不合理的要求的行为,严重干扰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本文通过对一起因手足口病死亡致恶性医闹事件的分析,认为改善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严格执行医疗技术规范是防治医闹事件发生的基础,提高医患双方依法赔付和索赔的意识,建立由法律、医疗鉴定、司法机构参与的处置机构,提供公正
期刊
【摘要】  目的:提高對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认识并引起对该病的重视。方法:对1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PLAM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活动后呼吸困难、咯血和乳糜胸等。肺功能呈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胸部CT示双肺纹理增多,呈网状散在小囊状透光区阴影,中下肺为著。病理学特
期刊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退行性改变、外伤、劳损或过劳、受寒受湿等因素致腰椎之间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010年1月-2011年4月我们对3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矿泉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48例患者,男187例,女161例,年龄在17-68岁不等,住院天数短者14天,长者52天,平均住院32天。其中好转107例,占31%;显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B超检查人工流产致漏吸及残留情况,并分析发生漏吸和残留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至2009期间接受人工流产妇女1008例,采用B超检查诊断漏吸和残留情况,调查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分析导致漏吸和残留的相关因素。结果:漏吸和残留的总发生率为16.97%。比较漏吸和残留各自的相关因素的比例,结果得出影响漏吸和残留的因素的相关性依次为: 胎囊偏小、孕龄不准、剖宫产、子
期刊
胃淋巴瘤占胃恶性肿瘤的2%-5%,占结外淋巴瘤的24%,是结外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与胃癌发生率之比为1:50。在最常用的胃镜检查中区分胃淋巴瘤与胃癌非常困难。本文总结了17例胃淋巴瘤的胃镜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旨在提高对胃淋巴瘤的认识,以期能早期诊断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病例资料  1.1病例选择。  复习我院2004-2010年胃粘膜活检诊断为淋巴瘤的病例17例,其中女11例,男6例。年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