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7989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集510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技术,诊断按TBS标准,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510例TCT检测的患者中,宫颈变发生率达80.2%,其中良性病变261例(占63.8%),宫颈上皮内病变137例,(占26.9%),对137例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符合率为82.5%。结论: TCT技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具有准确率高的特点,配合阴道镜检查能及时发现宫颈早期病变,是防止宫颈癌发生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宫颈癌;阴道镜 ;TBS系统
  【中图分类号】R1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223-02
  
  
  宫颈癌是妇科学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位,而宫颈上皮内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一组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从CIN发展为浸润癌可能须要10~15年[1],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癌前病变,是防止宫颈癌发生的关健。我院采用最新的TCT技术进行宫颈病变的普查,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收集,2009年5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婦科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TCT宫颈细胞学检查510例患者,年龄19~72岁,细胞学检查异常者396例。
  1.2 方法:标本采集,使用特制的颈管刷在宫颈外口及宫颈管旋转5周收集脱落细胞,并将其洗入盛要保存液的小瓶内,采用湖北德立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TCT-08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处理制成均匀的直径为2cm的薄层涂片,95%酒精固定,染色,阅片。采用2001年TBS诊断系统标准。
  1.3细胞学诊断方法:采用TBS分级系统的诊断标准,即:(1)正常范围(With in nomal limits WNL );(2)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3)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宫颈癌(CA)。仍采用细胞学和组织学相关相对应的诊断术语,LSIL即CINI;HSIL包括CINII和CINIII。
  1.4 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将经TCT细胞学检查出的异常病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多点活检,进行病理检查。首先行碘试验,选择病变最重的部位取材并作多点活检,如无明显病灶可选择宫颈管鳞柱交界处3.6.9.12点处取材活检。
  2 结果
  2.1TCT细胞涂片异常情况分布: 510例TCT检查中异常409例,宫颈病变发病率为80.2%,其中良性细胞改变261例(占63.8%),异常宫颈内病变137例(占26.9%),CA2例,HSIL 17例,LSIL49例,ASCUS 71例,HPV感染6例,滴虫3例,念珠菌2例。
  2.2阴道镜活检与TCT细胞学检测诊断比较: TCT于组织活检病理符合率;CA 100%(2/2),HSIL 82.4%(CINII 6/17,CINIII8/17),LSIL 72.3%(34/49),ASCUS88.7%(63/71),总符合率为82.5%。
  3 讨论
  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细胞学诊断新技术。在传统的巴氏涂片中,取材器上的病变细胞没有被转移到载玻片上,有40%的涂片因质量差而影响正确诊断[2],而TCT采用液体存储宫颈细胞,具有分散细胞,隔离标本中无诊断意义的物质,自动化制片,制成细胞单层、背景清晰的薄片,避免了常规巴氏涂片中因粘液、血液及炎性细胞的遮盖导致的漏诊[3]。薄层细胞分布均匀,细胞形态完好,有利于诊断医师观察,从而大大提高了异常细胞的检出率。
  本文510例TCT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宫颈病变发生率达80.2%,HPV感染6例,其中2例合并CINI-CINII。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明确关系[4]。性生活过早、过频及多性伴侣的出现,导致HPV 感染的机会增加,使得宫颈癌的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TCT检测还能对各种微生物如滴虫、霉菌、细菌、HPV感染等提供诊断,从而方便了治疗。
  文献报道液基细胞学较传统巴氏涂片有较低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5],TCT检测阳性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可进一步确定病变的部位、性质和范围,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特别是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本文137例TCT阳性病例,进行阴道镜活检,总符合率为82.5%。因此,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配合阴道镜活检对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有重要意义,TCT检测是早发现、早预防宫颈癌发生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 彭兰芝.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命名分类病理及转归.中国适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8):454-456。
  [2] 潘秦镜.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的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1,23(4):311
  [3] The 1998 Bethesda Systerm for Reporting Cerrvical/vaginal Cytological Diagnosis.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Workshop. JA-MA,1989,262(7):931-935
  [4] Saranath D,khan Z Tandle A, et al.HPV16/18 prevalence incervicallesi ons/cancersand p53 genotypes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form India Gynecol oncol, 2002,86(2):157-162.
  [5] 顾美皎.TBS系统中异常上皮细胞的诊断和处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8):466-467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从我院导致剖宫产的主要因素分析,探讨如何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住院分娩总数2603例,其中剖宫产数1145,剖宫产率45%,并统计分析导致剖宫产的因素及所占比例。 结果:从导致剖宫产的因素看,有绝对指征为527,占46%,其次为无任何异常366例,占32%,再次为相对指征252例,占22%。结论:剖宫产率上升与诸多因素有关,只有通过医生、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B超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47例临床诊断为妇科急腹症的患者用B超观察子宫、附件及其盆腹腔的情况,将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B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临床症状等相符者43例,符合率91.5%,误诊率8.5%。结论:超声对妇科急腹症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但是对于复杂病例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超声诊
期刊
我国目前有关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的报道多为个案,而对加替沙星对血糖代谢影响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通过对加替沙星致血糖异常的病例分析和文献检索的方法,来研究其导致血糖异常的某些规律和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旨在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现将该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使用介绍如下:  1 药代动力学  加替沙星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6 % ,达峰时间40~130min ,半衰期为2. 7~3. 2 h[2] 。
期刊
作者简介:高彩霞(1981-),女,汉,河北康保县人,学士学位,护师。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孕妇对保健知识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20例住院孕妇的调查;结果:正常组孕妇最希望得到的是新生儿护理知识,异常组孕妇最希望得到的是自身疾病对新生儿的影响情况。  【中图分类号】R10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190-02    1 资料与方法  1.
期刊
【摘要】  目的:通過此方法,探讨所制备的血小板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方法:冲红后按下机器暂停键,将输入程序内的血小板调低20×109/L;将收集袋内冲红的血小板通过采集管路转移至离心杯进行再次分离,同时将原采血速度降低10-20ml/分钟后开始正常采集。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红细胞混入量、白细胞混入量、血小板含量所得结果分别为4.7±0.28VS4.8±0.32, 0.94±0.38VS0.95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眼眶内侧壁骨折的临床特点,并评价CT检查对其诊断价值。 方法:以56例眶内侧壁骨折为研究对象,均行眼眶横断及冠状位薄层CT检查。 结果:56例均能明确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其中8例为双侧。 结论:薄层CT检查是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最好的方法,能为临床治疗及司法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眼损伤;骨折;计算机体层  【中图分类号】R10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目的: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属孕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及健康,严重的可在短时间大量出血,迅速出现失血性休克,產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又是产后出血中最常见的原因,随着近年剖宫产率逐渐增加,术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机率相对往年呈上升趋势,现就我院剖宫产中发生子宫收缩乏力42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电子结肠镜与高频电凝发生器,在内镜直视下摘除息肉。结果:987例经肠镜明确诊断的大肠息肉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全部病例切除率100%,其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本组全部病例发生率为1.1%。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大肠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费用低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大肠息肉;结肠镜;高频电凝切术;分析  【中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因素。方法: 选取4447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跟踪观察,检验其相关指标。结果: 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有疾病、药物及样本3个方面。结论:分析血凝檢验结果要结合患者病情等因素考虑。  【关键词】血凝试验; 凝血酶原时间; 疾病; 药物; 样本  【中图分类号】R1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208-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手术指征、手术操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高州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LAVH 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顺利完成手术,3例因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为94.6% (53/56),平均手术时间为(96.40±23.5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15±26.25)ml,平均术后住院3~7d.无严重并发症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