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劳技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本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师本教育而言的,它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它是主动的假设,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其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中,其中有一个就是“抛秧启示”,类比到教育上来,老师就好像插秧的农民,主观意愿很想丰收,但没想到当农民强行对秧苗进行密植时已经破坏了自然规律。但“生本教育”并不这样认为,它提出“学生才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教学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规律为教学前提”。因此,在初中劳动与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人的自然规律,发展学生的天性,发挥学习的潜能。现以《工艺制作》为例,谈谈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瑞士人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强调每个学习者都应通过现实的亲自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获得操作体验。尤其在《工艺制作》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带好制作作品所需的合适工具,利用一些材料制作一些工艺品,学会一些简单工艺制作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时,劳动技术课堂才能真正地生动活泼起来,才能富有成效。
  例如在《工艺品项目的确定和设计》这部分内容中,要求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常用材料,如纸、纸板、竹、木、石、石膏、可塑泥、塑料、金属、织物、废弃物等进行工艺制作,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于是,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个易拉罐工艺品的制作,从先画出若干张设计草图、确定设计草图,到最后的分工动手制作,有的小组制作了成小汽车,有小组制作成了带有装饰作用的笔筒,还有的小组制作成了机器人等。通过废旧易拉罐的工艺制作,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在创新中优化课堂教学
  一个良好的课堂可以让师生愉快地进行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不是就技术学技术,而是以完成一件制作、从事一个任务、形成一样产品、进行一项设计的项目形式展开。它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目标的统整,注重学生的劳动与技术能力与共通能力发展的统一。因此,劳动与技术课程既要体现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又要反映技术的静态结构和发展态势。教师要加强劳动教育在日常生活和日常学习活动中的有机渗透,充分利用一切有益起源,调动一切教育因素,提升劳动教育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促技、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的目的。
  例如《工艺制作》课共16课时,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使用,但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实践活动时间。教师可以文字、图片、作业、实验等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力求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趣味性强。并且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通过查找信息、观察、研究、调查、实验等方式,获取工艺制作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三、在资源整合中突出合作和探究
  生本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属性特点就是强调学生小组学习。小组合作的模式也非常适合劳技课的特点。劳动与技术课程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同时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和循序渐进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劳动与技术学习领域内各科目、各项目、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统整,构建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符合技术特性、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体系。就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程来说,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学习手段,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观,能有效促进劳技课程与信息、研学领域的整合、联动。
  例如《绣出美丽的画卷——刺绣的制作》是工艺制作教材中活动篇的实例七:刺绣的制作。对中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没有接触过刺绣,所以选择刺绣项目作为教学内容重在知识性,了解和艺术欣赏等,感性上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技能训练上基本掌握绣品外观设计和一般针法的应用即可。因此,笔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前在网上搜索刺绣制作的相关材料,以及对刺绣历史、刺绣文化、刺绣在生活中的作用的了解,增长知识面。在进行十字绣过程中,笔者考虑到完成一幅作品时间比较长,学生会多少产生一些不耐烦情绪或者遇到困难就要放弃的念头,所以笔者也同样采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安排两学时让学生小组完成一幅作品,并办了一次十字绣展,展示周围同学的作品来激励学生。
  总之,通过在初中劳技课中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笔者明显感到,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能将劳技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时代呼唤教育改革,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今天的我们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或多或少的指明了方向。我们希望“生本教育”理念能让初中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黄晓)
其他文献
本刊讯(王从友报道):中国基督教两会本届第十次主席、会长会务(扩大)会议于2011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上海举行。会务会议成员出席了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督教两会主要负责同
几乎所有人都会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够美满、幸福,但是随着日益抬头的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娱乐精神"等美其名曰的花头不断出现,传统的爱情观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如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率,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准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就是预先想要达到的结果。我们知道,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很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密切,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的知识又是前面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因此,要根据教材内容,直至各个知识点,准确地把握住每一具体要求的区分度。各个具体要求十分清楚。再就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要应对高考,又要应对新课改。如此一来,如何搞好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就成了一个既严肃又尖锐的课题。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笔者在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和尝试,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喜欢上思想政治课
多媒体技术在学科教学合理运用,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
美国圣公会首席主教凯瑟琳·杰斐特·肖瑞一行,于2012年2月22日下午,访问了中国基督教两会。傅先伟长老、高峰牧师等接待了来访客人,并与之进行座谈。
阳春三月,柳絮飘飘,鲜花盛开。同学们在兴奋和期待中迎来了他们的外教——一个来自美国的漂亮黑人姑娘Nikki(化名)。前面三节课,同学们跟着Nikki学习了购物方面的知识,从开始的不敢说到后面的跃跃欲试,每周都在期待着外教课。这天,同学们像往常一样等待着Nikki,看到她早早地来到教室,同学们都很高兴。今天的话题是Location and Direction。这本是“Go for it!”教材第二单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授的事业就好像做买卖一样,有卖的,有买的,方才可成交易。教的人不能不细细体察究竟学的人需要什么,缺少什么,能学什么,已经学到我教的什么。若不能细心体会儿童的本能和他的需要,闭了眼睛,一味只顾教书,那就和有卖没有买的商人一样了。”有的教师往往注重怎么教学,把教学步骤设计得严谨、精巧,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实际需求。如果教学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形,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是对牛弹琴
问:我是一位刚从神学院毕业、入农村教会工场不久的同工,最近为一事烦恼,就是当地基督教两会给我们一个通知,要动员教会为青年同工购买社会保险。可是,教会内一部分人认为: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