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对甲烷水合物球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直径对甲烷水合物球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设计了甲烷水合物球燃烧特性的复合实验测试系统,分别构建了水合物火焰特性以及分解特性实验测试装置.定量分析了火焰高度、火焰温度、脉动频率等水合物火焰特性以及质量变化速率、表面形态演变等水合物分解特性,结合这两类燃烧特性,探讨了甲烷水合物球燃烧的复杂传热传质过程.结果表明,受火焰传热以及水合物分解的作用,甲烷水合物球燃烧过程中的直径变化满足D2定律;甲烷水合物的火焰高度主要受质量变化速率与水合物球初始直径两方面的影响,随着水合物球直径的增大,质量变化速率迅速增大,火焰高度也显著增大;较大直径的甲烷水合物球燃烧均匀稳定,利于直接燃烧应用,而较小直径的甲烷水合物球燃烧性能差,利于天然气储运应用.
其他文献
为揭示高温熔融铝液柱遇水作用后的蒸汽爆炸压力及固体产物分布特性,开展了不同温度和下落高度条件下的熔融铝液柱与水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通过对爆炸后固体产物粒径的统计分析,获得了不同条件下的产物粒径分布图.将熔融铝与水相互作用分为未爆炸、局部爆炸和完全爆炸3种类型.当熔融铝质量为200g时,发生完全爆炸的超压在100kPa~200kPa之间,而局部爆炸的超压在30kPa~60kPa之间.基于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的临界波长和临界韦伯数理论对维持熔融液滴稳定状态的最小直径进行计算,发现液柱的温度
将T-S模糊算法与传统PID控制策略相结合,生成9种分段控制规则,制冷系统高阶复杂非线性模型在所对应的分段控制规则下输出为4段分段线性函数进行控制调节.搭建试验平台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基于T-S模糊算法控制的PID策略下,系统达到稳定时间比传统PID算法提高40%,系统动态参数波动范围减少32%,过热度控制精度提高50%,压缩机COP提高12%.该算法具有响应速度快、鲁棒性良好、调节精度高等特点,对制冷系统稳定性具有提升作用.
深部工程岩爆灾害孕育过程中硬岩破裂模式的合理识别对岩爆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本文在硬岩微震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微震信号的硬岩破裂模式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巴西圆盘与直剪试验分别采集花岗岩张拉破裂及剪切破裂的微震信号;然后,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两类信号进行分解重构,将样本熵与微震信号幅度作为特征指标并构建训练样本;最后,采用训练样本训练支持向量机,建立硬岩拉剪破裂模式与特征指标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研究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硬岩拉剪破裂演化过程识别,可为岩爆灾害的合理预警提供有效手段.
针对极端测试环境中采集的低质量测试图像,提出一种解析高精度变形场的高阶时域DIC(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算法.采用模拟散斑方法建立了含高斯白噪声的亚像素级位移图像,通过最小二乘迭代法求解高阶时域DIC算法的位移量,分析了算法的测试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光流方程能够描述变形前后像素点灰度变化的时间连续性,解析变形的速度项和加速度项;高阶时域DIC算法对图像灰度变化不敏感、测量精度高,解决了从低质量散斑图像解析高精度变形量的难题.
为建立岩石工程灾害精准预测预报体系,本文进行了红砂岩试件震源时空演化特征及破裂机制实验研究.采用单轴加载方式,以声发射技术和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基于矩张量反演方法,分析岩石变形局部化带相对位移速率和震源体积参数、裂纹能量的对应关系,探讨岩石破裂机制及前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岩石承载力受变形局部化结构演化控制,变形局部化带的变形集中是引起岩石应力-应变曲线非线性演化的主要原因;(2)声发射信息与岩石的拉伸和错动变形具有相关性,当变形局部化带相对拉伸和错动位移速率突增时,声发射裂纹体积参
为提高熔融沉积成型(FDM)制件的表面质量,采用回归设计试验与响应曲面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打印速度、喷嘴温度、层高、走线宽度以及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对FDM制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确定了影响表面粗糙度的显著性因素和使表面粗糙度达到最小的工艺参数组合,基于最优参数组分析了倾斜角度对于表面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顺序为:层高>外壁线宽>喷头温度>外壁速度,当选取工艺参数为外壁速度55 mm/s、喷头温度210℃、层高0.20 mm、外壁线宽0.6 mm时,表面质量最佳.零件斜面倾角越小(
为实现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过程的可视化,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具有浓度可视化功能的砂箱实验平台.以地下水污染物前向扩散与反向扩散过程为例,采用荧光素钠作为污染物,通过数字图像分析和标准曲线测定,建立了荧光素钠溶液吸光度-浓度-图像灰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了多孔介质中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及变化过程的准确捕捉.结果表明,在可视化实验中,获取的图像边缘清晰,空间分辨率高,最低检测浓度在(10-2~10-3)mg/L,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可靠性.通过对所获取图像的“逐像素”校准,实现了对污染物迁移过程的有效分析,为污染物迁移
探地雷达方法是检测隧道衬砌空洞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模型试验,分别利用1.0 GHz和0.5 GHz探地雷达天线,对衬砌内部空洞、二衬与初衬脱空、衬砌背后空洞等工况进行探测,并对雷达图像进行处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0 GHz天线的穿透能力有限,0.5 GHz天线对各类空洞都表现出良好的探测能力,衬砌内部空洞的反射回波呈现出明显的双曲线特征:二衬与初衬脱空在雷达图像上表现为水平同相轴,衬砌背后空洞不再表现出明显的双曲线特征,但可以通过多次反射来判别.试验结果可为实际检测工作中天线频率选取、空洞识别提供参考
设计了TiO2修饰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综合实验.采用水热法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锐钛矿型TiO2修饰介孔分子筛的光催化复合材料(TiO2-MCM-41),运用多种分析手段(SEM、XRD、FT-IR及UV-Vi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其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溶液模拟污水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探讨了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颗粒较为均匀地负载在介孔分子筛的孔道及表面,TiO2-MCM-41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纯TiO2,其2 h后的降解率可达86.2%.TiO2负载量
构建了一个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机器人,由视觉模块、计算机、机器人以及软件组成,通过视觉模块获取对象图像,并进行分析,得出目标的坐标位置.运用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算法对控制器的脉冲输出进行补偿控制,从而使得机器人各关节的运动更加平滑可靠.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可以实现按预设连续轨迹精确运行,以取代人工进行涂胶、打磨、装配、焊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