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学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im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理念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应努力探究实验教学的新模式,使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教学法”是美国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其“发现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搜集材料、自行探索的一种方法,其着眼点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深刻地掌握知识,而且在于通过学生展示论证的思维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对这种情境发问并收集证据,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苏联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出来的,因此,新课改形势下的物理实验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发学生认知能力的方法,通过物理实验,使学生发现真知,根据布鲁纳发现教学法理论,下面以《如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的实验教学为例,简述发现教学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热点一:关于转基因食物,    1、我国为了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都采取了哪些监控和预防措施?
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型教师的共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即研究者”不仅已成为人们倡导的一种观念,而且已落实到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中。本来,“教师即研究者”的倡导和实施是想让教师获得主动的自我发展,享受到教育教学的幸福,但是由于没有搞清楚何谓研究、教师应成为怎样的研究者等问题,致使“教师即研究者”不仅没有让教师感受到研究的乐趣,反而使研究成了教师的一种额外负担。这种现实迫使我们思考:什么是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的实质,就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论解决不断变化的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一种研究类型和活动。下面以《简单的复式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