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区:“幸福岗”多了, “幸福感”浓了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cis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我一直在广东从事销售工作,前不久刚参加了区里的线上直播招聘会,但没有找到自己对口的工作。没想到现在通过现场招聘会成功找到了一个本地的家具销售岗位,能够在家门口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我感到无比的幸福!”来自赣州市南康区的返乡农民工王恒宏在南康区文化广场的“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上开心地说道。
  3月13日,南康区文化广场门庭若市,前来找工作的求职者络绎不绝。为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认真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鼓励全区农民工等就业群体尽快返岗就业,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南康区在该区文化广场举办了2021年“春風行动”就业招聘会。据了解,此次招聘会共有220余家企业参会,提供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了50000余人次进场求职,现场便有近5000余人达成了就业意向,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只是南康区人社部门助力农民工就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对就业工作的不利影响,实现农民工就业与收入持续稳定,南康区人社部门多措并举,拓宽人民群众的就业渠道,不断增强农民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此外,今年3月,南康区人社部门还出台了进一步做好当前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方案,从四个方面为农民工送去“幸福岗”。
  一是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南康区人社部门用足用好减税降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以工代训等援企稳岗政策,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行动,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督促企业将补贴资金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开展在岗转岗培训,加大对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家政服务、家具等行业的针对性政策扶持,推动市场加快复苏,最大限度稳定农民工就业岗位。
  二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南康区充分发挥家具首位产业对于农民工就业的带动作用,加快优化升级家具产业链,以家具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工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持续加强求职服务,加大岗位归集发布和劳务对接力度,广泛收集跨区域岗位信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布,适时举办网络直播招聘会,进行农民工与企业双向推荐。此外,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优势对接用工企业,持续开展各类就业活动,集中为农民工开展政策宣传、提供就业服务,实现招聘信息下得去、求职需求上得来、就业服务到得了。
  三是多渠道灵活就业。南康区支持农民工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多种形式实现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支持政策对城镇户籍居民和农民工一视同仁,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农民工,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零工市场或劳务市场,搭建企业用工余缺调剂平台,鼓励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特色小店,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场地支持等,支持引导城乡农贸市场设立一定的自产自销区域供当地农民免费摆摊。
  四是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南康区加强创业服务能力建设,组织协调企业家、科技人员、创业成功人士等成立创业服务专家团队和农村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为返乡入乡创业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开业指导、科技培训等专业服务。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入乡创业农民工,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创业政策扶持。此外,进一步支持农民工依托平台创业。对创业孵化基地、促进就业基地等平台内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可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并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降低平台服务费、信息中介费、加盟管理费等费用标准,支持农民工从事网络直播、社区电商、拼购团购、网约配送、共享出行等新就业形式增加收入。
  据了解,截止2021年3月中旬,南康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21人,农民工稳就业各项指标稳步提升。“下一步,南康区人社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为百姓持续送上‘幸福岗’,让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浓!”南康区就业局工作人员阳磊说道。
  作者简介:邱俊霖,南康区就业局。
  ■责任编辑:朱晨光
其他文献
去年寒冬,吉水县水田乡桑园村周三根正忙着将养殖的3500余只鸭子喂得饱饱的,希望能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卖个好价钱.“今年养鸭挣了 14万左右.”周三根高兴地说.在过去的几年,周
期刊
走进永丰县瑶田镇梅坑村里假自然村,常能看到一位50多岁的种植户,卷起裤腿,放飞无人机喷洒农药。随着一阵轰鸣,无人机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渐渐融入青山绿水的背景之中。这位种植户叫黄晓明,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粮王”,也是曾经的贫困户。  双手撑起致富梦  黄晓明有三女一儿,母亲瘫痪并患老年痴呆症,常年需要药物治疗、专人护理,一家人曾经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耕作,生活过得异常艰辛。  2014年,黄晓明一家被纳入
这是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8年时间,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摆脱绝对贫困,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rn这是一个书写历史的时间坐标——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
期刊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鹰潭广袤的乡村田野上春意盎然。“产业下沉”车间里留守妇女们笑语盈盈,乡村旅游点上“打卡”游客流连忘返,稻田里轰鸣的农机忙着修整沟渠……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大地上徐徐铺开。近年来,鹰潭市委、市政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不断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编斗笠,篾条在手中飞舞;做蜂箱,刨花从空中飘落……很难想像,这些熟练的手工活出自一位残疾人——吉水县丁江镇铅坊村委蕉坑自然村梁细生手中.尽管事先知道他是生活在小板凳
期刊
远处青山叠嶂,层林尽染;近处溪水潺潺,村容整洁。深秋时节,走进新干县溧江镇溪边村,犹如来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而这只是新干县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其中一角。  近年来,新干县以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突出“精”的理念,紧扣“全”的维度,全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庄长效管护五大攻坚行动,让“清净整
春来树芽绿如新,幼草探头露嫩尖。早春三月,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何源镇燕窠毛家村的赤松茸长势喜人,一颗颗小脑袋迫不及待地探出地面,赤红的菌帽、白色的菌柱甚是可爱。工人小心翼翼地拨开覆盖在赤松茸上的秸秆,从根部割下赤松茸,用刀修整好,整齐放入白筐。  近年来,金溪县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整合农业和旅游资源,形成集吃、住、游、娱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采取“公司(民宿)+基地+农户”的方式,因地制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作为国家层面开展新闻发布活动的重要平台,国务院新闻办(简称国新办)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等27家中央部委、央企以及部分地方政府,于2020年策划举办了34场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是这一年令人印象深刻的政治传播现象。该系列新闻发布活动,主题鲜明、体系完整、效果良好,成为内生性新闻发布的又一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