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传统道德思想体系,正当现代教育高速发展的时候,如何为德育教育注入新的理念,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教育部曾经提供的资料显示,自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又提出了更强劲的要求,如何利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职业学院教育中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关键词:德育教育、孝心教育、爱心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心理扶贫教育
  
  目前,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感觉到,学生道德水平整体有所下降,使得素质教育受到了极大影响,为了改变现状,我们认为在强化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学校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在德育教育的引导下,向健康的方向顺利发展。
  一.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教育学中,德育是这样定义的:是指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德育、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学校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学生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我们在教育中应该给学生灌输一种集体观念,设法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将对德育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存在,个人对集体将会产生何种影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集体生活中重要作用。不能利用强硬手段使学生接受集体,而应该设法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来吸引学生尽快融入集体,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的集体观念得以强化,以此来促进学风建设。
  二.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观念,凝聚新的教育思想
  由于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在“处处受宠”或“无人问津”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们的“唯我独尊”思想十分强烈,不愿接受学校的严格约束、不爱学习、对违纪行为不以为然等现象,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的效果。
  因此,我们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应该强化学生的传统教育,孔子曾倡导人们的“有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我们应帮助学生提高是非的辨别能力,加强基本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更多的了解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
  三.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确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
  德育工作不是一个概念的输入,而是一个反复操练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教育目标,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道德观念施加影响,使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身心得到净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孝心教育、爱心教育、赏识教育、心理扶贫教育等,现介绍如下。
  1.孝心教育
  俗话说“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要求学生学会做人,一直是 “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祖先“百感孝为先”的论断,足以证明孝心在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地位。试想,一个不懂得关心自己父母的人,能谈得上爱国、爱人民吗?但现在感觉到职业院校的学生和家长的交流甚少,有的几乎没有。
  为了配合学生德育教育,我们可以开展如:《我能为父母作些什么?》等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深入主动的去了解家庭、了解父母。
  所以应该在德育教育中,强化学生的“孝心”教育,以启动学习内在动力,将会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2.爱心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会关爱他人也是我们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可以肯定,一个自私自利的学生,是不可能受到别人欢迎的,更不用说其以后能立足于社会。
  为了引导学生融入和谐的集体氛围,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我们可以不失时机的向学生灌输团结与关爱的理念,发掘学生内在的动力,使学生学会宽容与理解,便可避免矛盾的发生。如开展爱心捐款活动、义务献血等活动,计入学生的德育考评中,实行德育考评卡,体现整个在校德育情况。
  3.赏识教育
  教育学家提出的“赏识教育”的观点,其志在强调现代教育应该注重人的本性,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关爱。
  目前,由于我们所面对的职校生认知偏低,不大喜欢学习,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心,如果我们继续抱怨下去的话,结果只会变得更糟。因此我们不应去抱怨和注重学生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学生自暴自弃。
  进行赏识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在学生心理上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可以成为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使其心理状态得以舒展。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因为无论怎样的学生,都有其自身的闪光点,哪怕一丝的闪光点,进行正面及时的引导,使其树立起自信心,将自己的潜在优点逐渐发掘出来,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渐得到提高。
  4.心理扶贫教育
  对于那些有条件在校就读的机会,但不思上进的学生,我们应该对这些学生实施一种“心理扶贫教育”。
  我们可以开展学生扶贫结对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到,那些条件远不如自己的学生是如何进取的,从而引导自身行为向好的一面发展。通过这样的教育,既可以帮助“心理贫困”的学生,又可以帮助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引导学生离开心理困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工作实践过程,深深地体会到,在职业院校的教育中德育教育尤为重要。我们不能只为管理而管理,应该依托于志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得到真正成长。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其他文献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一教育口号提出后,我们教师更加感到教育的魅力应该体现在给每一个学生一方“拥有梦想、实
纠正学生自私的行为习惯,应该从小抓起,从小事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步一步地纠正他们的自私行为,这样才能树立集体主义的整体观念,才能使他们将来在社会上成为一个受欢迎的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发展的核心,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读者服务满意程度决定了一个图书馆的整体水平,为了提高新形势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针
作为一名职校班主任,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方面要应对学校布置的各种临时的、层出不穷的任务,又要处理班级内各种突发事件,还要耐着性子听课任教师的种种抱怨,甚至还要帮助
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一直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摸索尝试。以往的高职英语教学偏重于书面教学,而面对如今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生就业形式日趋艰难。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英语口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教育实践中创新如沐浴着春风,承载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迎面走来。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让科学
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
自从新课改正式实施以来,学校在教学方面也进一步积极响应,表现出对素质教育发展的认同和支持。而同时,新课改给予了教师在教学方面更大的挑战,对教师掌控课堂效果的能力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