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彩蔬果 有益健康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il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志谦:中山大学营养学教授、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历任三届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委员,国际营养基金(INF)的顾问,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的营养学顾问。
  
  2500年前的名著《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黄帝内经》把食物分为四大类,其中三大类为植物性食物,谷类为主食,蔬菜与水果各占一大类,这是中华民族饮食的主基调。直到今天,我们56个民族的饮食习惯中,蔬果类食物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食用的蔬菜水果虽以本土原产地生产为主,但也善于采纳世界各民族的优良品种,比如西洋菜、番茄、土豆、洋葱、胡桃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我国的优良食物如大豆等,也为各发达国家所珍视和优先种植、发展。
  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本能
  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仅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更将植物性食物的品种进行了极大丰富,可以用“五花八门”和“色彩斑斓”来形容。“神龙尝百草”的神话故事告诉人们,神农氏身体力行,亲自体验本草药性,为百姓选择可食用、可治病的“百草”,可视为中药的重要起源。“百草”的“草”,并非单指今天人们所称呼的草本植物,而应包含树上的果类和一切可食的植物。至少在原始社会,可食用的植物就已经非常多了。进入农业社会后,先民们将尝味认定的有益食物进行人工种植,并且通过生活智慧和实践经验传承下来,使得中华民族种植和识别的植物性食物或草药都居于世界民族之冠。没有食物不可能生存,这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以后,随着实践的引导,人类在生与死的过程中,发现除哺乳以外,不能靠单一食物生存,必须要食用多种食物,才能合理生存。
  “色、香、味”反映深邃科学内涵
  随着食物分析科学、循证医学和营养流行病学等学科的发展,食物的特性被更深入地认识,此时,我们好像对祖先的饮食习惯恍然大悟,他们世世代代食用五花八门的蔬菜与色彩斑斓的水果,从古至今繁衍着一代又一代,食物不仅与生存有关,而且食物与人类的健康和寿命也息息相关。
  人们评价食物往往以“色、香、味”为依据,这原本是感性的。以感官的因素作为依据,虽不能说是错的,但至少还不够科学。其实,食物的“色、香、味” 反映的不仅仅是单一感官感受,实际上具备深邃的科学内涵。人类认识到,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时,可以致病或者致死,并把这些经验总结为食物的“色、香、味”口口相传了下来。比如,人类很早起就认识到需要吃“绿叶”蔬菜,但究竟原因为何,祖先们并不知晓。同样,葡萄很甜,颜色也很诱人,早先人类并不了解它的营养价值,却一代又一代享用着这些食物,直到现代研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1740年,英国海军在极地远航因坏血病几乎导致全军覆没,后来才发现是因为严重缺乏蔬菜和水果,使得维生素C缺乏,由此发现了维生素C与坏血病的关系,这可以视为确认食物颜色与健康关系最早、最明确的经典案例。从维生素C与坏血病的关系被证实的200多年来,人们认识到有40多种营养素是人体必需的,哪怕是缺少一种就可以致病,由此“诞生”了均衡营养的概念。但是,怎样才算营养均衡,人们还在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自由基致细胞损伤
  生命科学的发展、人类基因的测定、人类生存过程的矛盾、外界与自身内在因素的冲突,在今天已比任何时代都明确得多,也比任何时代认知通晓得多。重要的是:人类可以受外界各种有害因素伤害,受战争因素伤害,也可以受自身不可避免因素的伤害。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引起衰老、疾病,以致早逝。
  人类必须进食而生存,但食物代谢中生成的废物和体外接触的种种废物却是人体叛逆性攻击的物质,永不休止地对人体细胞进行侵袭和破坏。这是人们看不见,感觉不到的潜在过程,科学上称这种侵犯性物质为“自由基”(也可称为“氧自由基”),它们每天以万次计攻击人体的细胞,而人们却不可能悉知。氧化可以使钢铁生锈而腐蚀、破坏,同样,“氧化”也可以使得人体的细胞变性、变质,进而使细胞的基因受损,甚至成为致病因素。
  抗氧化物质对抗自由基损伤
  20世纪末的研究发现,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人体对抗侵犯性物质——“自由基”(又称为“氧自由基”)。抗氧化物质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们虽然不是必需营养素,但对人体的健康与寿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抗氧化物质对抗的“氧”不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空气中的氧,而是在体内因代谢过程产生的自由基,在结构上只有单价电子的氧,是“叛乱性”的氧。抗氧化物质其实一直存在于人类的植物性食物中,护佑着人类的健康,但几千年来,人们浑然不知它们的珍贵作用。
  现代研究最初发现,抗氧化物质主要存在于深色的蔬菜与水果中。所以,人们在宣传食物的营养价值时,一度推荐人们多食用深色的蔬菜和水果。但是,在营养学实验中,判断食物抗氧化能力强不强,是以食物中对抗氧自由基的吸收能力作为依据之一,吸收能力大,对人体的抗病作用空间就越大。实验研究以记分的方法表达抗氧化能力(DRAC),分值越大,抗氧化能力就越强。下面以2009年美国营养中心对食物的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为例说明。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到,深色的蔬菜与水果都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是浅色食物如木薯和甜菜,也有不错的抗氧化能力。所以,从前认为的“只有深色蔬果抗氧化能力强”的认识是有偏颇的。
  随着实验科学的发展,我们对于抗氧化作用的诸因素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但是今天我们至少可以认识到多食用各种颜色的蔬菜是对健康有利的。食物的颜色不仅会影响人们的食欲,还能反映其广义的营养价值。现代萃取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将植物性食物中的抗氧化食物提取、浓缩,将人们从食物颜色中发现的秘密转化成真实的、可食用的产品,应用到人类的健康元素补充中,这是现代人的生存智慧。
其他文献
在现代医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如果将蝇蛆用于治疗外伤,大多数人可能认为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有些令人作呕。其实,蝇蛆确实可以发挥辅助生物清创作用。    生活实例    山东淄博的张老汉今年60岁,平日身体不错,平常用拖拉机搞运输。去年,他在运输途中不小心与一辆装熔炉灰的货车迎面相撞,被撞翻的拖拉机压住臀部和双下肢,而且被热炉灰包埋1小时后才被救起,导致严重的热压伤和重度烧伤(烧伤面积60%),部分组织呈
食物强化,有利无害   食物营养强化是国际公认的改善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重要途径。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均高度认可和积极参与各国的食物强化策略。经过了将近百年的发展,食物营养强化无论是从经验上和技术上都非常成熟。食物的营养强化有国家标准,以对健康有利无害为原则。什么食物可以加什么微量营养素,哪些微量营养素可以添加在哪种食物中,可以添加多少量等都有严格的标准。这些
“自从进入45岁后,突然感觉身体好像变矮了,做家务也腰酸背痛,小腿还经常抽筋,背也不挺了。市面上有一大堆针对更年期的补钙产品,真的需要服用那么多,那么麻烦么?”——王女士(46岁)    王女士这样的情况,大部分进入更年期的女性都会遇到。为此,我们采访了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为大家做权威的解答。   补钙顾问:更年期女性出现以上表现,往往与身体钙流失有关。人体骨骼中的钙不断地在骨、血中进行动态流动,
读者疑惑    近两年,一种含有钛,锗的项链很流行,据说可以缓解颈椎疼痛,治疗颈椎病。周围有几个朋友戴过,有人说有效,有人说没感觉。我在网上和购物宣传册上看到,说这种项链含有钛、锗元素,可以调节人体电流,改善微循环,不仅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还能调节血压,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动脉硬化,调节血糖平衡,延缓大脑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等。这是真的吗?    钛、锗到底是什么    钛是一种银白色的过渡金属,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卫生局向全国推广了12项中医药适宜技术。这些特色鲜明又特别适宜在社区广泛应用的技术,具有简、便、验、廉、效的特点,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受到群众欢迎。本期介绍的电针疗法治疗腰突症即是其一,今后还将陆续选择介绍。  电针治疗腰突症  吴耀持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25-45岁的年龄段,青少年得此病者多为急性扭挫伤引起,而中老年则更多是由于退变或积累性劳损等原因所
去年九月,我和家人一起去四川九寨沟旅游度假。黄龙是九寨沟的著名景点,海拔三千多米,登高远眺,美景尽收眼底,让人流连忘返。因为海拔较高,氧气稀薄,导游特别提醒游客,要根据自己的体力量力而行,不要进行过度的体力活动,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游览完黄龙,我们上车准备回宾馆。汽车正在缓缓启动,导游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一位游客。这时,一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跑过来,边挥手边大声叫着“等一等、等一等”,他跑
在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过头痛的经历。有时候,头痛突然袭来,让人措手不及;有时候,一阵阵隐隐的头痛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头痛以后,该不该去医院就诊?到了医院该看哪个科?需要做什么检查?该怎么治疗?在接下来的几期中,我刊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李焰生教授向大家介绍头痛的诊治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不久,我在门诊遇到的一位73岁的老先生。他一进我的诊室,就显得非
葡萄 我国现有500种多种葡萄,市场上常见的品种有巨丰葡萄、玫瑰香葡萄、牛奶葡萄、龙眼葡萄、玫瑰露葡萄、无核白葡萄、香葡萄、小白玫瑰葡萄等。  保健功效: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能很快的被人体吸收,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吃几颗葡萄或葡萄干就可很快使症状缓解。葡萄中的多量果酸、酒石酸有助消化、健脾和胃的作用;葡萄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
对听力障碍患者而言,没有听力、无法用嗓音表达语言是阻碍他们融入社会、参与人际交往的重要障碍。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听力补偿手段的陆续诞生,让越来越多的耳聋患者,特别是儿童,告别了无声世界,学会用语言进行人际交流。    基本条件:补偿听力  言语学习的过程是先听清,后模仿,再理解,最后交流。听力障碍患儿要获得言语功能,首先必须获得足够的听力补偿。一般情况下,听力的清晰度越
关键词:冬病夏治 小儿 4个配合     盛暑季节,各地中医医院的冬病夏治门诊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所谓冬病夏治,就是依照中医历来主张的“治未病”原理,对疾病进行预防性治疗,包括对宿疾旧恙复发的防治。  体弱儿童大多肺脾气虚、抵抗力低下,容易反复发生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过敏体质的患儿还容易反复哮喘。到了夏季,随着气温转热,这些疾病会相应得到缓解。此时,及时进行冬病夏治,使得入秋以后不发病或少发病。